佛法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佛法所說的「因」,就是我們的發心。發心正確,就是正因。因能感果,有了正因,將來就能得正果。菩薩在因地中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發了長遠心、精進心、慈悲心,就能感得正果,成就正道。
修行的法門很多,可略分為三種:感應法門、方便法門、究竟法門。無論出家或在家,如果不知道這些道理,這一生就不容易契悟佛法。
什麼是感應法門?最初開始修行學佛時,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與庇佑,得到一些感應,乃至於得神通。例如,觀音有三十二應身,有滴水觀音、馬頭觀音、送子觀音、水月觀音……哪一尊觀音靈感,就信仰哪一尊,祈求家庭平安,事業順利,或祈求能得到什麼,這就是感應法門。
第二、方便法門:如持咒、誦經、禮佛、念佛等種種加行,或為將來生淨土而修行,無論生東方淨土、西方淨土或兜率淨土,都屬於方便法門。
第三、究竟法門:佛法中的解脫分為――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三乘。但最究竟的解脫,還是中道實相──無念、無住、無相。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道,每一個人都能成佛、成菩薩。
修行是為了究竟脫離生老病死苦,所以要了解「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道理,一方面自覺,二方面覺他,直至覺行圓滿,證得無上菩提。所以,靜坐的目的也在於解脫,透過靜坐達到定心、淨心、明心,契悟本心。本心就是道、就是佛、就是解脫。這一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照一如,有止有觀,有定有慧,定慧不二。從這個地方去用功,這一生就能了生死、得解脫、證菩提,屬於究竟法門。
一般人都喜歡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生極樂世界。假使不知道今世就可以了生死,只知道念佛以求臨終往生外在的西方淨土,就是一種方便法門。
站在心性的角度來看,淨土也屬於究竟法門。所謂「淨土」就是淨心,心清淨,佛土就清淨了。佛法講因果,現在種淨心的因,未來感淨土的果報,因與果是不二的。而且淨土有四種──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如果從這四種淨土來看,它又是究竟法門。方便和究竟,端看從哪一個角度來解釋。
知道人人都能成佛,這念心由相對達到絕對,不論東方、西方、南方、北方,一切都在這念心當中,這就是究竟法門。舉例來說,人類認為晚上是黑暗的,但是很多動物晚上才看得清楚,夜晚就如同白晝,那麼此刻到底是白天還是晚上?真正契悟到佛性,就知道白天、晚上都是相對的境界,虛幻不實,根本沒有日夜之分。
《維摩詰經‧佛國品》中有一個公案,舍利弗尊者曾經問佛:「世尊,每一尊佛都有淨土,您既然已經成佛,怎麼還在這充滿荊棘砂礫、穢惡的娑婆世界中?」此時,佛陀以足往地上一按,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便現出了珍寶嚴飾的佛國淨土。同樣是在娑婆世界,為什麼所看到的會不一樣?所以說,心淨則佛土淨。佛因為六根清淨、六根歸一了,時時刻刻都是光明,白天是光明、晚上也是光明。這念心超越了時間、空間,就是真正的淨土,就是菩提、涅槃,這就是究竟法門。
我們可以反觀自己屬於哪一種心境,是用感應法門、方便法門、還是究竟法門來修行學佛?
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感應,祈求平安順利,就是「感應法門」。如果為了了生死,自化化他、弘揚佛法、護持三寶,就是一條正路、正因,更是菩薩行。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煩惱分分破,真如分分現」,就能由凡夫位到達賢位菩薩、甚至地上菩薩的境界,這就是「究竟法門」。
一般人不敢肯定自己的佛性,認為「即心即佛」的究竟法門要靠自力,還不如靠他力――念佛求生西方才妥當,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敢走這條大路。這樣的觀念就失之偏頗。譬如我們在社會上找工作,若智慧不豐富,缺乏專業知識、熟練的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如何在社會上生存?即使可以透過親友介紹、關照,都不是長久之計,也都靠不住,因為因緣是變化無常的。假使沒有實力和強健的身體,即使職位再好,也無法勝任愉快。所以,一切都得靠自己。
佛法講因緣果報的道理,有自己的努力為「善因」,加上對外廣結人緣、廣結善緣,因緣和合,事業就很容易成就。所以佛法常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結人緣還是要靠自己;如果不努力,別人也沒辦法幫忙。修行也是如此,要先斷除自己的煩惱,修福德、慈悲、定力、智慧,能夠做到,心自然而然就定了,這樣就是行菩薩道。想要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也要靠自己念佛,觀照自心,精勤修定。假使自己不用功,即使十方諸佛也幫不上忙。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他力乃是自力的轉變。
一般人對自己沒有信心,不肯定自己的努力,只相信外面的加持。既然如此,也不妨礙相信三寶的功德力,藉著仰仗三寶的前方便,不斷地修加行,等到業障逐漸消除,善根、福德增長,本具的定慧現前了,自然就會有信心。
學禪、靜坐達到一念不生,為的是能夠究竟解脫。若認為自己根機、因緣不好,短時間不容易做到,也可以配合修方便法門——例如念觀世音菩薩,或是誦大悲咒、觀音靈感真言、準提神咒。但一次只宜修一個咒,修太多種咒,心容易雜亂,不會有感應。認真持誦,精進不懈,心自然就會定下來,心清淨就有感應。
一般人只以為咒很靈,不知道這是由於持咒使「心定」的緣故。如果持咒很靈,應該任何人都會相同,但為什麼甲念咒很感應,乙念咒就沒感應?因為甲除了持咒,還有戒行、功德、信心;乙只知道持咒、有所求,卻不知道自己還要修行,修慈悲、功德和戒行,當然沒有多大感應。
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不論修任何法門,信心最重要。沒有信心,就難以成就。修究竟法門也需要信心,才能與無為心相感應。「無為」是當下這念心無所住,不想過去、現在、未來,安住當下,心靜如止水,猶如一面明鏡,感應就現前了。因此,究竟法門與實相感應,與本心本性感應,這就是道。要達到這個境界,就要相信人人都有佛性,佛法所說的道理都是真實不虛,諸佛菩薩都是由此修行而成就。
修方便法門也是一樣,要相信《佛說阿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以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生淨土需具備的三個條件:「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相信這就是因,因就是要去實行、努力。有淨土的因,將來一定感淨土的果報。
修感應法門也要有信心,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求觀音菩薩,就要相信觀音菩薩有大慈悲、大神通,相信佛力、菩薩力不可思議,無所不在,則有求必應。不但要有信心,還要具備智慧。沒有智慧的信,就成了迷信。所以,信與智慧,二者都不可缺少。
社會上有些人研究佛法,把佛法當作哲學來研究,講得頭頭是道,但是沒有信心、也不去實踐,而是以自己的意識心思惟、檢討、考證,很容易產生邪見。現在坊間到處都有佛法的小冊子,但內容不一定正確。
反之,只有信心,沒有智慧也是問題。很多人信仰佛教十年、二十年,心裡的煩惱仍然很多,因為他是情感的信仰,並非智慧的信仰,因而禁不起考驗。一段時間之後,甚至認為學佛這麼久,事業還是不順,身體也不健康,覺得佛菩薩沒有保佑,心當中就起了無明和煩惱,這就是有信無慧。
修行學佛,信心、智慧都要具備,如同鳥之雙翼,缺少一隻翅膀,就沒有辦法在空中翱翔。佛法上有一個公案:一位老和尚在外行腳,忽然看到山下有一道紅光直衝雲霄,想必有特殊因緣,於是前往觀看。原來是有一位老太太,在山腳下的茅棚裡修行。老和尚問她修行多久了,用什麼法門用功?老菩薩答:「我在這裡修行二十多年,專持六字大明咒。」老和尚說:「請妳念給我聽看看!」老太太就念:「嗡嘛呢叭咪牛。」老和尚便說:「老菩薩,妳念錯了,應該念『嗡嘛呢叭咪吽』才對,最後一個字不是『牛』!」老太太聽師父這麼一講,心生懊悔:「糟了!我二十年都白修了!」老和尚離開之後,走回山上一看,茅棚原本的光明沒有了,才知道他的一番話使老太太失去信心,所以持咒不再有感應。於是立刻回到小茅棚,向老菩薩講:「我剛才是考驗妳的,其實念『嗡嘛呢叭咪牛』才對。」老太太很高興地說:「師父,您真是作弄人。」又念起「嗡嘛呢叭咪牛」。老和尚再回頭一看,紅光又出現了。
這個公案說明了無論打坐、念佛、持咒,如果有信無慧,不能善分別,就容易因他人的話語對佛法產生懷疑,失去信心。所以,修行一定要有智慧,智慧即是深信人人本具佛性,也就是師父說法時、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每個人都有。雖然都有,但因為我們心當中有煩惱,煩惱遮住了本心的光明。因此,修行就是要化掉心中的煩惱,心清淨了,光明自然就現前,如佛經講:「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這念心若達到絕對清淨,一定有感應。
心,好比一杯水,眾生和佛菩薩同樣都有這杯心水。然而佛菩薩從水中任取一滴,就可以遍灑三千大千世界,普潤有情。眾生的這杯水卻沒有作用,因為水裡有無明煩惱。所以修行用功,就是要澄清、平靜當下的心水,使心不起波浪。波浪代表煩惱,患得患失、人我是非,想東想西、想過去、現在、未來,甚至想到晚上睡不著覺,念念遷流,乃至於波濤洶湧。這一切煩惱都是由外面的境界所引發。例如看到別人擁有豪宅別墅、高官厚祿,自己是貧窮、卑微,什麼都沒有,愈想愈煩惱,以致失去了自我。或看人家買名車、吃美食,也想跟人家趕時髦。這就是被八風吹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種境界現前,這念心作不了主,波浪便一層層翻湧而來。
因此,修行先要看破外在的境界,不隨外境所轉,波浪自然停止,這是第一步。第二,要打坐,忍心不動,無論是修數息、參話頭、中道實相觀、持咒、誦經,目的都是在澄清這念心。不知道這個道理,修行就沒有方向,無法落實。譬如有人身體生病,聽說誦《藥師經》可以消除病苦,就修這個法門;隔一陣子,運氣不好,家庭很亂,孩子又不聽話,聽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於是改誦《普門品》;沒多久,仍然覺得做事不順利,晚上心不寧靜,聽到風吹草動,便疑神疑鬼,又想到要誦《地藏經》。誦了幾天,覺得人生煩惱很多,有生老病死苦,開始想要成道,就誦《金剛經》。
由於每部經的功德不一樣,因此《藥師經》、《普門品》、《地藏經》、《金剛經》……,每一部經都誦,乃至於還持咒。在時間不足之下,起了大煩惱,問師父說:「以前不誦經還沒有壓力,現在愈誦壓力愈大,煩惱愈多,究竟該誦哪一部經好呢?」這種一小時要誦多少經、念多少佛的修行方式,稱之為趕經懺,達不到什麼效果。一旦起了「趕」的心念,就沒有感應。要知道法法平等,心靈則福至,無論哪一部經都不要分別,只管一心持誦。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保持安詳、自在、平靜。如果是誦《金剛經》,就專誦這部經,不論早上、晚上,天天如此。最後心清淨、安定了,就能心想事成。
修行假如不明白這些道理,就容易走遠路。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是用來對治我們八萬四千煩惱。如果這念心的妄想、煩惱、執著……種種習氣都沒有了,經也不需要誦了,因為這念心本自具足大智慧、大神通。釋迦牟尼佛因為心清淨了,什麼道理都講得出來。古人說:「誦經有一部無字經,念佛有一個自性佛。」要明白念佛的目的是什麼?所謂「以毒攻毒」,佛號是對治我們的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心中起了煩惱,念一句「阿彌陀佛」,煩惱就轉過來了;或是持咒、誦經,都可以對治煩惱。事實上,法法平等,目的在於轉化煩惱,最後要達到心當中不起波浪的境界。
第二個功夫,要用打坐在靜中養成定。靜中養成後,還要在動中磨鍊,使心當中的渾水澄清、沙子沉澱下去。心定、心淨之後,有了感應,這時要用第三個功夫,也就是斷煩惱、破無明。所謂「煩惱分分斷,法身分分現」,破一分無明,就證一分法身。這時,泥沙已經沉到杯底,若能將它化除,化腐朽為神奇,把煩惱轉化得乾乾淨淨,破了「無始無明」,連一粒泥沙也沒有,便可究竟成道,入於聖人果位、了生死。
人人都有佛性,都能超凡入聖,有了這種正知見和信心,再以對治法門轉化心中的煩惱,最後歸於無能無所,這一生就能究竟成道。
八萬四千法門,是在對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煩惱。如果是上上根機的人,悟到心性,覺性一直到底,動靜閒忙就是一念不生。這念心,沒有妄想、昏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夠作主,保持下去,直了本心,就能成就佛道。道理聽起來雖然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第一步,先試試這念心能否保持五分鐘,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不打妄想。做到以後,第二步,心是否能不夠昏沉?第三步,沒有昏沉,會不會感覺無聊?如果有這三種毛病都屬於眾生。
因此,打坐時這念心若能不妄想、昏沉、無聊,本具的智慧自然就會顯現,不需要另外去求。清清楚楚的心,就是智慧;沒有妄想,心不動就是定,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就是道。所以,道不是修出來的,是本具的。修道,屬於加行,使自己不起煩惱,這念心保持平靜、寧靜,修行才能成就。
明白這個道理,找到了心性這一條大路,就要發長遠心直下行去。因為幾十年來,我們的心都在妄想、昏沉當中,作不了主,要對治這些毛病,就要以四大菩薩的「悲、智、願、行」,作為自己的修行目標。
什麼是「智慧」?了達諸法空性,就是智慧。有大智慧還要有大願心,生生世世永不退轉。此外,還要有大慈悲心,觀眾生苦,發菩提心。明白三世因果,知道眾生都是自己過去的親眷,發大心度化眾生。在日常生活上,修一切善,斷一切惡,修一切大行,就能和普賢菩薩相感應。修了以後,還要了達「修無修修,念無念念」、「修一切善法,不執著善法」之理,才不會有我慢心,否則又是另一重障礙。
本著這個原則落實佛法,這一生的所作所為就是行菩薩道,不需要另外去找菩薩。精進用功的這個心就是菩薩心,就能與佛菩薩的法界感應道交,到任何地方都有龍天護持,這就是一條正路、大路。所以,要發長遠心,要有智慧和信心,這就是在因地修菩薩行。
有些人認為,修行有感應才是進步。但佛法上所謂進步,不是有神通、感應,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時常反觀自照,檢討、反省自己的身口意是否清淨?有沒有智慧?能安住在定力、慈悲心、平等心上,便是進步。煩惱、我慢心減少,以前是心浮氣躁,現在這念心比較清涼且落實多了,這就是進步。當心真正清淨,就具足一切,心想事成。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轉識成智」,必須從這方面去努力。
其實神通、智慧、感應是本具的,心清淨自然就有,不需要去求。若是求感應、神通、智慧,表示這個心已經不清淨了,本具的功德、妙用當然不會現前。沒有感應,表示自己的這念心和戒行不夠清淨,功德還不夠。然而,即使感應現前,也不能執著,只是代表修行沒有走錯路、走遠路,應該繼續保持這念心的定力、智慧和慈悲。
佛法並非不要感應,有些人認為禪宗不談神通、不要感應,這並不正確。什麼是禪?「禪者,佛之心」。禪就是心,心淨、心定,自然而然就有感應、就有神通妙用。歷代祖師講得很清楚,挑柴運水無非心之妙用。契悟了本心本性,這念心有定力、有智慧,起心動念就是神通妙用。
《華嚴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眾生心和佛心本來是一個,但由於修證不同,作用便相去甚遠。如來的起心動念都是智慧、神通、妙用,而眾生的起心動念都是煩惱、無明、妄想。《地藏經》亦云:「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為什麼?因為眾生的心沒有經過一番沉澱和修正。
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明白、深信這個道理,就應該從現在開始努力修行。修行是自己的事,不是為別人而修,這一生沒有修成,來生還是要受輪迴。甚至不必等到來世,今世老病死苦的業障現前,就要受報,那時候才想要修行,已經來不及了!
修行貴在平時,現在就要修一切善、斷一切惡,廣集福德資糧。修善法,而不執著善法,這念心時時保持平靜、寧靜,就能得解脫。《金剛經》講:「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能持之以恆,不需要多久,心自然而然就能寧靜下來,此生就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正念現前,有正念就能得正定,有正定就永不退轉。
打坐、禪修,以大慈悲心使正法廣傳,普度眾生,是真正的菩薩行,是一個大福報,功德不可思議,所以修行應該要發長遠心。古人說:「不負初心,成佛有餘。」什麼是初心?有些人剛聽聞佛法,覺得很充實,但經過一、兩年,道心漸漸不堅定,也不太精進,認為打坐兩腿酸、痛、麻,工作和家務事又多,實在抽不出時間聽經聞法、參加禪七。而且學佛必須自我反省檢討,要求太高,還是其他宗教比較簡單,拜一拜神明,就會保佑自己,於是便退失了道心。所以修行如果無法堅持長遠心,或對於佛法的道理不甚了解,便會像俗語所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西天;學佛三年,向佛要錢。」甚至藉著佛菩薩的名義,利用佛法賺錢,完全沒有道心,造大罪業。
如果真正明白佛法的道理,就不會退失道心。無論是出家、在家,修一切法門,都是在幫助我們產生正知見、得正定,這是修行的最高目標。《六祖壇經》講得很清楚:「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正見、正念、正定,不需要另外去找極樂淨土,也不需要另外去找佛、找菩薩。這念心經常在正念、正定上,就和諸佛菩薩同一法界。發大願,自然能辦得到,心想事成,事業成就,道業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