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禪者,佛之心;教者,佛之口;律者,佛之身」,佛經提到,這念心就是道。在禪堂裡靜坐,就是要悟到諸位聽法的這念心。禪七,就是傳佛的心法。打禪七的目的,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要達到這個境界和目的,這條路不能有絲毫的錯誤,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道」,裡面是個「首」字,外面是個「辶」字。「首」代表思想。一般人的思想很多,太複雜。「辶」代表行,要去實行,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換句話說,言行要合一。佛法裡面講,身、口、意三業要清淨、要相應,這就是言行合一。
人有上根、中根、下根。古人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根的人聽了這個道,感覺實在是很微妙、很真實,是我們生命的目標,一定要去做。每個人都想要悟道、明道、成道,這不是簡單的事情。暑假是最寶貴的時間,大家都沒有去度假、遊山玩水,而是把握這七天,在這個地方靜坐,聽聞佛法的道理,這不是簡單的,證明大家都是上士。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中根之人對於什麼是道,感到無所謂,聽也可以,不聽也可以;雖然如此,聽了道,還是覺得有一點意思。「下士聞道,大笑之」,下根的人聽聞這個道,哈哈大笑,要先顧肚子,然後再顧佛祖,這是很現實的。
釋迦牟尼佛上半夜悟到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是聲聞道,證到羅漢果;中半夜悟到十二因緣,證到緣覺果;後半夜夜睹明星,大徹大悟,證無上菩提果。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後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一切眾生」,除了人,還有動物──空中、水中、陸上的動物,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
「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一個是妄想,一個是執著,「執」有我執、法執。我執,就是執著身體假相為實有。破除我執,就證到我空。世界上沒有一個真實的東西、沒有一個獨立的存在,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修行就是破妄想、破執著。
一切法都是仗因託緣所生,不管是世間法、出世法,都是因緣。不管是善因善緣、惡因惡緣、淨因淨緣,都是因緣。以舉辦禪七為例,要有禪堂、監香,要準備禪七的活動、開示、食衣住行,還要有人報名……這些都是因緣。因緣和合、具足了,禪七就辦得很好。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就是悟到諸法緣起、緣起性空,這是第一步。
悟到空,第一步是我空;進一步,還有法執,法也是虛妄的,要看破,就證到法空。悟到法空以後,最後虛空粉碎,因為空也是一個境界,所以最後跳脫虛空,見到本心,悟到實相。
佛經裡面講,悟到我空,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悟到法空,斷塵沙惑,證菩薩果;悟到三輪體空,最後虛空粉碎,悟到中道實相,成就無上菩提,三惑永斷、二死永亡,這是最高的層次。禪宗祖師說:「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不著空、有兩邊,入金剛定,破無始無明。
每個人心當中都有三堆垃圾,一是見思惑,一是塵沙惑,一是無明惑。無明惑,無始無明是本具的,一生下來就有。例如現代醫學所說的基因,基因是遺傳的,沒有辦法改變。基督教稱為原罪,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有罪,要消滅這個罪,要向上帝贖罪。佛法不講贖罪,只講懺悔。懺悔可以消除業障,知過、改過就能消除業障。貪、瞋、癡、慢、疑,這些是很粗的煩惱;至於細微的過失,看都看不到,稱為種子,存在於八識田中。
無始以來善善惡惡的種子,統統在八識田中。要轉識成智,就要打坐,要達到最高的境界,才能把八識田中的種子破掉。「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八識田中的種子為大圓鏡智,無始以來的業才能完全清淨。
佛道,包括得非常廣泛。言行合一,就與清淨心、智慧心、善心、淨心相應,這個就是道。十法界當中一個「心」字,每個人心當中具足十法界,就是有十個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修羅道、天道、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佛道。其中,佛道最高,必須要每個人自己去證悟!
所謂「禪者,佛之心」,怎麼樣才能悟到佛心?造五逆十惡,將來就墮三塗惡道──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也是道,但這些道路是黑暗的。此外,還有三善道──人道、修羅道、天道,這是修十善感得的。三善道與三惡道,這六道都是在生、老、病、死,惑、業、苦當中輪迴。聲聞道得解脫,證到無漏果;緣覺道得解脫,證到緣覺果;菩薩道證到菩薩的果位;最高的佛道,是無上菩提道。
什麼是「無上菩提」?佛法講:「修行不發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種」,假使修行只修一些善法,沒有發菩提心,所得到的都是人天果報,雖然有大福報,福報享盡了,將來還是要受輪迴。有了菩提心、清淨心,就能夠跳出輪迴、就能夠成道證果,所以,道非常重要。
《大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什麼叫「大學」?「大學者,大人之學」,不是小人之學。「明明德」,就是明白心當中的性德。《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天」就是本具的,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天然本具,每個人都有,所以說「天命之謂性」。佛法則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當成佛」、「凡有心者,皆當作佛」。
因此,儒家云:「天命之謂性」,與佛法所說的,根本上是相通的。每個人都有這念本具的本性,眼睛能看、耳朵能聽、手能動……一生下來就知道苦、樂,這是性的作用。假使福報大,六根就很健康、很健全;如果過去缺乏福報,六根就有障礙。雖然有障礙,仍然有覺性的作用,例如殘障人士,眼根壞掉了、耳根壞掉了,但能知眼根、耳根作用的心還在。這是什麼道理?因為覺性還在、佛性還在。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能生而為人、六根健全、聽經聞法,是很大的福報。每個人都有這念心,但沒有覺悟,這個本心、覺性無法產生智慧,甚至造惡業,和禽獸一樣。《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人也是動物,禽獸也是動物;人有情感,動物也有情感,這是相同的。但是,動物迷惑很深、障礙很重。人與禽獸的差別,就在覺悟的層次。人知道慚愧、改過、向善,知道回光返照,動物並沒有。
佛法以人為根本,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每個人都有心,但是覺悟的程度千差萬別。佛經說「惑、業、苦」三煩惱,起惑、造業,最後就受苦。造善業,受善報;造惡業,就受惡報。過去因感現在果,現在因感未來果,所以要回光返照,掃除心當中的煩惱;要想獲得解脫,要自己用功,「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個心路歷程,誰也幫不上忙。
所謂「聞道有先後」,例如大眾在精舍聽經聞法,要尊重先來的師兄。聞道,必須要有福報;假使沒有福報,就容易走錯方向,本來想成佛,卻變成了魔。現在社會上很多人說自己證了羅漢果,是什麼菩薩轉世、濟公轉世,這是大妄語,走入邪道、黑道,將來就會墮到地獄。有些人練氣功,有些人修氣脈、修明點,這些都不是正道,南轅北轍,路走錯了,不可能成道!
儒家講「道」,一個是《大學》的「大學之道」,一個是《中庸》的「中庸之道」。《中庸》第一章就提到:「天命之謂性」,每個人都有,所以不要放棄自己,不要對不起自己。要保持這個覺性,就必須修道,所以說「率性之謂道」。什麼是「率性」?「率」,就是率領;以佛法來說,就是堅住正念,隨順覺性,要時時刻刻覺察、覺照、覺悟。如何覺照?心跑掉了,趕快收回來。起了種種妄想,造了種種過失,要剎車,知慚知愧,如儒家所說:「罔念作狂,克念作聖」,這念心念念分明,處處作主。
打坐的時候,第一不要昏沉,第二不要打瞌睡,第三不要打妄想。妄想來了,讓它來、讓它去,不要理它;瞌睡來了,馬上動一動,覺性不要迷惑。覺性,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個覺性,要作主。看到什麼都不要理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只有這念心如如不動。起了妄想,不要再去追;因為追的這念心,又是一重妄,所以說「起心即妄,動念乖真」。在禪堂裡要一念不生,達到正念、無念。無念,不是像木頭、石頭一樣,而是無雜念、無妄念,這念覺性要存在,這就是「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怎麼樣修?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英雄不論出身低」,要先打好基礎。第一步,要知道三皈五戒的道理。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做人的根本。在儒家來說,則是「五常──仁、義、禮、智、信」。
五戒當中,有「不邪淫」戒,是指不能跟夫妻以外的人發生關係,這是倫理。倫理,有家庭倫理、學校倫理、社會倫理、政治倫理。家庭倫理,要父慈子孝──身為父親者,要關心子女的身體健康,關心孩子的教育、成長,使之學業成就。父母有生育之恩、養育之恩、教育之恩,所以孩子要孝順父母。學校有學校倫理,要尊師重道。社會倫理,就是敬老尊賢,老者、賢者對於社會、國家有貢獻,所以要加以尊重。政治倫理,一個是忠,一個是義。在下者,忠於事、忠於國、忠於君;在上位者,要義,要慈悲關心下位者的身體、事業,這是相對的、互惠的。這就是「修道之謂教」。這些道理雖然簡單,但不容易做到;做到以後,人格才會完整。人格完成了,然後一層一層往上提升,由凡位到賢位,由賢位到聖位。
《大學》所說的「三綱領、八條目」,就是儒家「內聖外王」的思想。「內聖」,心要光明,內有聖人之德;「外王」,要有慈悲心、智慧心、責任心,要有遠見,回饋大眾,外具王者之風,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今天更進一步講心法。心在哪裡?這念心怎麼樣淨化、安住?這不是簡單的事情。悟道,就是悟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覺悟的禪心,就是最高的境界。在禪堂裡,要坐到一支好香;即使沒有坐到好香,坐在這裡,身口意三業是清淨的,至少得到清淨的功德。
諸佛、菩薩有兩種法身,一種是功德法身,「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眾生不度」,做了種種善事、種種功德,這是功德法身。第二種是清淨法身,悟到這念心,保任這念心,把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三堆垃圾統統化掉,轉識成智。六根清淨,則六塵清淨;六塵清淨,則六識清淨;六識清淨,則十二入、十八界清淨;十八界清淨,整個世界就變成淨土,就成道了。這念心是我們的法身慧命,要在這念心性上用功。把這念心淨化了,就不隨業流轉,生命就是無窮盡的,這就是清淨法身佛。
清淨法身,是指每個人的性德,無始無終、無去無來、真空無為,也就是無住心、菩提心、謙卑心、廣大心、不動心、平等心、恭敬心、寂滅心。必須經由返照,漏盡煩惱。佛不是在外面,外在的佛像只是藉相表性,藉由外面的相來表現性德,是表法之用。外在的佛像,一是啟發我們的恭敬心,向佛菩薩學習,而不是求佛;第二、有了過失,自己知過、改過,或是在佛前懺悔。
在佛寺中有釋迦牟尼佛像,左右兩邊分別是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多聞第一,代表「知」;迦葉尊者苦行第一,代表「行」。知道了道理,還要去實行,最後煩惱漏盡,功德圓滿,就能成佛。
「道」,就是大眾聽法這念心,這個心有體、有相、有用。體,就是一念不生。打坐時,要保任這個體,把六根收回來,忍心不動,使這念心達到絕對無為。打坐是先苦後甜,要調身、調心、調飲食、調睡眠,有空就練習,練習到腿不痠、不麻、不痛了,坐在這個地方很自在了,第一步就成功了。
第二步,要淨化、沉澱這念心。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幫助我們淨化身心的方便,讓我們契入一念不生的無為境界。「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有的法門都是對治法門,煩惱都對治完了、執著都破掉了之後,法門也不要了。
例如,念佛是一個方便,念佛就是藉由一句佛號,把妄想、煩惱破掉,最後念而無念,能所俱空,銷歸自性,自性就是佛。所謂「誦經有一卷無字經」,無論誦什麼經,都是幫助我們對治煩惱、昏沉,化除業障。業障消了,昏沉沒有了,心中的「無字經」就現前了,目的是在這裡。
打坐時要覺悟,平時做人、做事、作學問,也要覺悟,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心不要跑掉了。該動就動,該靜就靜,該取就取,該捨就捨……都要作主。佛法就是把定慧運用在日常生活上。有了福德,做什麼都方便;雖然方便,還要有智慧。該進的就進,這是名符其實、實至名歸,不要當面錯過、坐失良機;該退的不退,就自取其辱,所以,這念心要作主。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上,面對任何境界都要作主。在社會上做人做事,要有正知正見,不能有邪知邪見,要念念分明。
古德說:「風流得意之事,一過輒生悲涼」,男女風流之事,一下就過去了;過去了以後,淒淒涼涼的,什麼都得不到。「寂寞清真之境,愈久轉增趣味」,坐在這裡,眼不能見、耳不能聽,很「寂寞」,什麼都沒有。要耐得住寂寞,守住不動這個心。「愈久轉增趣味」,這個心愈沉澱,就愈定、愈淨、愈明,到最後「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真正達到一念不生了,是真正的快樂,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超越了時間、空間。
一般人動得靜不得,所以就要在靜中養成「一念不生」這個境界。這念心要安住,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無想、無念,「知」要存在。「知」,就是覺性。《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這是人生的真理,這就是道。
十方諸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為了使眾生契入本具的覺性。《楞嚴經》說「知見無見」,「知」就是我們的覺性,覺性要存在,不要落入昏沉、妄想,不要感覺無聊,要保持這念覺性的存在。腿痛、腿痠,不要管它;看到什麼境界,也不要管它,這念心不要跑掉了。看到佛來了,不要理它,為什麼?理它,就是一個心、一個妄想,心就跑掉了。看到恐怖的境界來了,也不要害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是禪宗祖師所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
有些人不了解,認為:「我們天天都在拜佛、禮佛,你們卻要『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禪宗不是佛法!」拜佛,是懺悔、是以佛為榜樣,而不是求佛,要了解「能禮所禮性空寂」的道理。禮佛,一個是恭敬禮,一個是平等禮。什麼是恭敬禮?對佛要有恭敬心,拜佛時,知慚知愧,這就是恭敬禮。外面的佛是空性,能禮的這個心也是空性,能所俱空,這就是平等禮。
這念心才是真佛,《楞嚴經》云:「觀相元妄,無可指陳」,所有相都是仗因託緣、因緣和合所生,都是虛妄不實的。禪宗祖師說:「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屋裡坐。」金製、木製的佛像遇到火,燒得乾乾淨淨;泥製的佛像,一遇到水就化掉了。什麼才是佛?「真佛屋裡坐」,不去亦不來,不生亦不滅,就是諸位聽法這個覺性,這就是真佛。
悟到這念心之後,要保任;保任成功了,才是佛;保任不成功,就還不是佛。這念心起了邪見,佛就變成了魔;把邪見改正,魔又變成佛了。所以《六祖壇經》云:「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都在我們這一念心。開悟,就是悟這個道理,外面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求不到。現在科技發達,人造衛星發射到太空,外面根本就沒有東西。假使這念心往內照,就有無量無邊的世界。
經云:「迷即眾生,覺即菩提。」前念迷了,打了妄想,心跑掉了,這是眾生;後念覺了,趕快收回來,就是菩提。菩提,就是清淨心、無住心。這念心念念迷,念念眾生;念念覺,念念菩提。修道就是如此,要在這念心上來修,不是悟了道以後就能馬上成道。
一個是聞道,一個是悟道。悟道,就是悟到了這念心。雖然悟到這念心,仍有差別,有大悟、小悟,所謂「大悟幾十次,小悟幾百次」,有悟事、有悟理。悟了這念心以後,還要保養聖胎。有些人以為「保養聖胎」就是要觀一個相出來,認為這個相就是「聖胎」。《楞嚴經》云:「想相為塵」,想出來的佛像、菩薩像……都是塵勞境界,不是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本具的這念覺性才是道。
打坐、誦經,產生了種種感應,不管看到什麼,都不要理它,這些都是心意識所現出來的。清淨心現前,就有好的境界;恐怖的境界,也是心意識所造的。所謂「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佛」代表好的境界,「魔」代表壞的境界,一切都是光影鏡頭,不要理它;不理它,就是「斬」。境界過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念心能夠作主,才是自己的東西。
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佛」代表順境,「魔」代表逆境。在順境當中,不要歡喜,這是自己的福報;假使心生歡喜,就會樂極生悲,所以,要用平常心來承擔這件好事。逆境現前了,也不要煩惱,要堅住正念,隨順覺性,逆來順受,了解這個逆境是自己過去和現在所造的煩惱,過去就好了。
悟了道以後,在心上來用功,就是保養聖胎。保養成功了,才有成道的希望。無論如何,就是繼續在這念心上安住不動,化除心中的煩惱,這個心愈來愈清淨、愈來愈光明、愈來愈細,這就是自受用。坐在這裡,無為心、清淨心現前了,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如古人所說:「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打坐時,統統放下,一念不生,超越時間、超越空間,這個心到達一個絕對的境界,壽命無量,就是真生命。
一個是聞道,一個是悟道,一個是養道,一個是成道,有四個過程。悟了道,只是找到了這條路,不會走錯路了。接下來,還要一步一腳印,走一步就有一步的光明。
一般人平時動的時間太多,都在用這個心,而沒有保養它、淨化它,所以「心勞日拙」。「心勞」,就是這個心用得太多了,心勞累了,等於油盡燈竭,油都燒光了,這個燈燃不起來了。所以,要保養這個心。
現在一般人不知道養心,只知道保養、美化這個身體,這個是養身,要適可而止,否則會弄巧成拙。舉例來說,每個人都會化妝,都會莊嚴自己、打扮自己,但是化粧品裡面有毒素,化粧化多了,就會樂極生悲。所以,除了養身,還要養心。所謂「心廣體胖」,心淨、心安、心明,身體自然會健康,自然就會美化。經常檢討、反省、改過,要有慈悲心、恭敬心、忍辱心、和合心,凡事退後一步,海闊天空,這就是真正地莊嚴自己,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東西南北,無往不利。
心的淨化、心的莊嚴,是最重要的。「心淨佛土淨,心安世界安,心平天下平」,佛法是以心為根本,要知慚、知愧、改過,這就是根本。如果做不到,人就很俗氣,只有物質生活,沒有心靈世界。沒有心靈的世界,人生就很煩惱、很空虛。儒家說「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一個人除了物質生活,還要有心靈世界,這是最重要的。
要「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點點滴滴都要去做,由小善變成大善。修善積福,不是馬上就能大富大貴。因地上修善,或是今生、或是來世,善業成熟了,就受善報;惡業成熟,就要受惡報。世間法也告訴我們,「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心要正、心要定、心要明,還要有善法,這就是一個心的方向,一個心路歷程。現在開始,一步一步地走,走多少就算多少,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心正、心淨,就是佛;心邪,就是魔。這一條心路歷程,過去不知道,現在還來得及,「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從今種種譬如今日生」。找到了這條路,不要走歪;走歪了,就為自己帶來痛苦、帶來黑暗、帶來煩惱。
道,是我們的精神生活、心靈世界。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受了外面的一點點刺激、受了一點點打擊、遭遇一些障礙,就活不下去了,不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做什麼事情都要退後一步想,禪詩云:「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原來退步是向前。」「手把青秧插滿田」,「田」就是指我們的心田。如果我們的心當中有煩惱,就像雜草、石頭一般,會影響耕作;「青秧」代表清淨心、菩提心,因此要把青秧插到田當中。插秧的人是一邊退步一邊插秧,退步就是向前,所以這首詩很有意義。
陶淵明有一首詩:「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陶淵明是東晉慧遠大師的弟子,作了很多禪詩,都很有道理。
「南山」,就是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就是靈山。「豆」不是外在的豆子,而是指菩提心,是覺察、覺照、反省、知慚知愧的這念覺心,沒有形相。「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剛剛發了菩提心,要修善、要成道、要聽經聞法,過了兩天,這個心就沒有了,習氣統統現前了,名利財色、是非人我又來了,所以說「草盛豆苗稀」,煩惱一來了,菩提心就被無明草蓋掉了,覺性、清淨心和善法,就沒有了。現在忽然又覺察,要趕快拔除心當中的雜草。古德云:「心田不長無明草,性地常開智慧花。」要檢討反省,精進用功,把心當中的雜草、無明統統拔掉。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從早上一直到晚上,都在檢討反省,精進無為。「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回去的路上草木長,這條心路很狹小,「草木長」,清淨心很少,煩惱心很多。「夕露沾我衣」,晚上露水出來了,把衣服都打濕了,表示精進用功,汗流浹背。「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檢討反省,不要違背明心見性這條菩提大道。
禪,就是心法,要知道返照,在這一念心上來用功。怎麼用功?就是繼續不斷地拔除心當中的無明草,把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三堆草拔得光光的,我們的生命就無窮無盡、蓋天蓋地。
禪七明天就圓滿了,假使沒有坐到一支好香,也不要灰心,就是一個「歇」字,不動、放下,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歇」,就是放下,所謂「萬緣放下觀自在,一念不生見如來」。放下以後,還要提得起,出了禪堂之後,要面對現實,什麼都要提得起。提得起、放得下,放得下、提得起,就能得自在。做事情要看得開、看得破,就能得自在。
要在日常生活中用佛法沉澱自己、滋潤自己。《大學》云:「富潤屋,德潤身」,「富」就是錢財、財富,有了錢財,可以買很多豪宅、土地。「富潤屋」還不夠,還要修德,「德潤身」,仁、義、禮、智、信,家庭倫理、學校倫理、宗教倫理、社會倫理,就是「德」。
除此之外,還要加上「法潤心」,「潤」,就是滋潤。佛法,能滋養我們的心靈。沒有坐到一支好香也不要煩惱,唸三遍:「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心就不要動了。經云:「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統統銷歸自性,就是本具的覺性。狂心頓歇,歇即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