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二年度星灯营导师开示




(一)

  佛法以人为根本,人以心为根本,心以觉悟为根本。什么是“星灯”?我们的心就像一盏灯,有了这盏灯,这一生才不会走错路、走远路、走小路、走暗路,才能走光明大道。这盏灯不仅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别人、照亮社会、照亮国家、照亮世界。如果这盏灯不亮,就不能照亮自己与他人。这盏灯如何才能发亮、发光、发热?光,代表我们的智慧;热,就是我们的慈悲。从第一届星灯营到现在,已经将近三十年。现在每一年都办,参加的同学愈来愈多,证明我们这一盏灯已经照亮了台湾。希望大众要在星灯营当中,点亮这盏灯,并且带回去,这一生绝对愈来愈光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过失、都会做错事,就是因为没有点亮这一盏灯,没有使这一盏灯发光、发热,在人生的道路上就没有办法看清楚。

  佛法里面有娑婆三圣,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迦叶尊者,右边是阿难尊者。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是佛的两大弟子,一位苦行第一,一位多闻第一。迦叶尊者代表“行”,阿难尊者代表“多闻”。所谓“博学多闻,增长智慧”,“智慧”,就像是眼睛,能博古通今。假使缺少了智慧,就像没有眼睛,怎么走路?修行也是一样,假使没有智慧,如何悟道、如何养道、如何成道、如何度众生?

  如来十号之一“正遍知”,就是一个知,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上、下、东、西、南、北,无所不知,无所不了,也就是全知。现在科技发达,人类的知识已经进步到相当高的阶段,但要达到全知,还是非常困难。佛经里面讲,每个人都有佛性。了解佛性之后,还要有觉性。有了觉性,就有智慧。星灯营的目的,就是要让大众了解这个道理。

  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论人类文化如何进步、如何进化,无论教育怎么办,还是不离开这三者。

  学习,第一个要传道。诸位都是在最高学府里学习的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研究,成就学业,不是容易的事情。学业的范围非常广泛,所谓“师者”,第一个是传道;第二个是授业;第三个是解惑。

  学习的过程当中,假使有不了解的道理,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佛教的禅宗也是如此,参话头时问:“念佛的人是谁?”“谁在念佛?”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

  现在社会上一般人都迷失本来面目,每个人的面目都变了,头发变成黄色、白色、红色……;脸孔打上一层白粉;眉毛是假的;眼睫毛也是装上去的;皮肤要拉皮,还要打玻尿酸;嘴巴要擦口红;鼻子垫得高高的……这都不是本来面目。

  如来有“宝直鼻”,鼻子既高且直,这是修来的相好,不是作假的。现在一般人为了把鼻子垫高,就去动手术,这不是本来面目。为什么不是本来面目?你没有这个福报,用人工的方式把它垫高,就会产生副作用。其次,佛的眼睫毛就像牛的眼睫毛一样,很庄严。现代人花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买假睫毛贴在眼睛上,结果产生副作用,一拉就把眼皮拉掉了,甚至发炎。因为你不该得到的东西,你得到了,就会有副作用。这些都不是本来面目。

  佛经里面讲,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修行、老老实实做事,不要作假。在学校里面,就要老老实实学习。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假使投机取巧,骗得了一时,骗不了永久。有些人是凭本事用功;有的人是抱着侥幸的心态,临时抱佛脚;有的人偷鸡摸狗、带小抄。虽然同样都拿到毕业证书,毕业以后,要面对社会、面对大众、面对现实,因为平时没有用功学习,问题马上就来了,找不到事情做。

  佛经提到:“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一枝草,一点露”,有些人修行学佛,认为找佛菩萨、罗汉帮自己摸一摸头,就开悟了。没有这种事!假使这样就能开悟、成道,释迦牟尼佛就不用讲经说法,只要摸一摸每个人的头,大家就统统成道了。大家也不用上学、作研究,只要向老师请求:“考试的时候,希望您让我带个小抄,或是提前告诉我几个题目,就谢天谢地了!”假使如此,老师就害了你。所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自己要努力。不管你的根机多好,还是要努力。

  阿难尊者仪容第一,具有三十相。为什么能够这么庄严?是从心开始修行成就的,大众要从这方面去学习。如来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功德修圆满了,然后一百劫修相好。每个人都爱美,诸位也可以修三十二相。三十二相不是找医生动手术而来的,找医生动手术反而会弄巧成拙。

  上个月报纸上刊登,有一位贵妇的脸烂掉了,红肿、起水泡。她到医院找最好的医师帮她医治,医师一看就说:“你这个脸本来不是这样喔!你的脸完全是因为化妆品擦得太多所产生的副作用。”医师再问她:“你一个月的化妆品用多少?”她说:“每天都用三十多种化妆品。”大家要知道,化妆品有毒,口红也有毒,脸上抹的粉也有毒……化妆等于是中毒。抹得太多了,皮肤、血管,统统都坏掉了。这是慢性自杀!所以,这位医师告诉她:“没有药可医,只要三个月不用化妆品,就能不药而愈。”大众正年轻,本来就很自在、本来就很活泼、本来就很漂亮,不要头上安头、重床叠架,只要保持青春、活力,心量要大、要慈悲。要如何改变自己?必须要从心来改变。

  这个世界进入了科学时代、太空时代,但为什么灾难愈来愈多、疾病愈来愈多?因为现在是毒气时代。你们慢慢去观察,全世界都有毒,空气、水、土壤、食物里面都有毒,要往哪里跑?佛法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解毒?内心无毒,不怕外毒。心要净、要定、要明、要慈悲、要有善法,保持这念清净心,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二)

  佛经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静菩提果。”“道”在哪里?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个心。现在敲戒尺两声,诸位听到没有?大众都听到了!是谁在听呢?是耳根在听吗?假使耳根没有了,觉心还在。有些人六根有障碍,眼睛看不到或耳朵听不见,但是他的心、他的觉性还在,只是眼根、耳根坏掉了,心没有办法从坏的眼根、耳根产生视力、听力的作用。

  现在大家都听到了敲戒尺的声音,这个声音是用耳根听到,知道听闻到声音的这个心,就是觉性。现在没有敲戒尺,大家都没有听到声音。怎么知道没有听到呢?还是因为能听的觉性在作用,因此知道没有声音。所以要悟到这个觉性;悟到觉性,就是悟道。

  有声,知道有声音;没有声音时,知道没有声音,闻性在这一念心,而不是在外面。有声也是闻,无声也是闻,这是第一步。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道不是摸不着的东西、不是形而上的东西,原来就在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上的这个觉性。有声是闻,闻性也存在;无声也是闻,闻性还是存在。“反闻闻自性”,要保持这个觉性,不要染污。染污,就是中毒;不染污,就是解毒,这个心就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能产生智慧,这就是道!

  大众平时都很发心,今天把这个道传给你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保养这一念无住心、清净心、慈悲心、谦卑心、恭敬心。保养成功了,这个心才会有如来的智慧。

  如来有三种大智慧。第一种,断见思惑,证得“无师智”。什么是“无师智”?不需要老师来教,一看,自然就了解前因后果。什么是见思惑?贪、瞋、痴、慢、疑、邪见,每个人都有。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贪利,要经常检讨反省,不要起贪心,应得的才要,不应该要的绝对不要。儒家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佛法当中,用布施法门对治贪心,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就能舍去贪心。瞋,就是容易发脾气,所以要修忍辱波罗蜜。要返照自心,日常生活上,不要让这些烦恼现前,一现前就马上把它化掉,这就是心地法门。把这些烦恼净化了,就是清净心、无染着心、无住心,这个心就有智慧。所以,如来有第一种智慧,罗汉也有这种智慧。

  第二种,断尘沙惑,要修空观。如来修空观,了达世间所有一切都是仗因托缘所生,缘起性空,虚妄不实。现在的科学、化学,就是因缘所生法,这个分子和那个分子加起来,因缘和合,就能产生果报。

  在学校里念书,也是因缘。试问:“哪个是你自己?”读小学的时候,是一个小学生。小学毕业了,小学生的身分没有了。升到中学,变成中学生,穿中学的制服。中学毕业了,中学生的身分又没有了。高中毕业了,高中生的身分也没有了,读大学,大学生的样子就现前了。来到星灯营,穿着居士服,又变成星灯营里的佛子,整个形象统统变了。到底哪个是你?将来研究所毕业,当了老师,这时,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的形象都没有了、都过去了,一切都是因缘所生。结了婚,丈夫、太太的名称就成立了。生了孩子,就当妈妈、当爸爸;假使没有孩子,妈妈、爸爸这个身分和名相也不会有,所以一切都是因缘所生。

  佛经里面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一切都是“因成假”,不是真实的。一般人说“人生如梦”,真正是一场梦,大家都在作梦。菩萨也在作梦,作度众生的梦,“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只有如来不作梦,所谓“圣人无梦”。

  什么叫作“无梦”?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没有一点尘垢,“汉来汉现,胡来胡现”、“相来则现,相去则无”,这就是不作梦。每个人都有这个心──清净的心、光明的心、无住的心、不动的心、寂灭的心。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所以,除了学问、品德、技能之外,不要忘记自己的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就是觉性,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个心。要了解一切法都是缘起,善因善缘,就有善果;种恶因、结恶缘,将来就要受恶报。善因善缘成就了,就是福报。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英雄不论出身低”,要打好基础。第一个,要建立完整的人格,作学问,学习技能、语言,都要打好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格。

  佛法是以人为根本,人以心为根本,心以觉悟为根本。什么叫作觉悟?例如,学业成绩不好,不要怪东怪西,不要怪老师、怪学校……要检讨反省:“是我自己努力不够!”要知惭知愧、改过,要努力、要向上,如儒家所说:“勤能补拙”。

  佛法说,人有上根、中根、下根,有钝根、利根。孔子也是这么讲,人有“生而知之”、有“学而知之”、有“困而学之”三根。什么是“生而知之”?一生下来就能触类旁通,这是属于上根。第二个是中根,“学而知之”,学了以后才知道。第三个是“困而学之”,别人听一遍、两遍,马上就能了解;但是,自己看也看不懂,老师讲解也听不懂,甚至打瞌睡,这就是下根。要了解自己的根机,了解以后,才知道怎么样对付自己。

  一般人都是对付别人,佛法则是要知道对付自己。《金刚经》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我们不要降伏人家,先要降伏自己,要化掉妄想心、贪心、瞋心、痴心……种种烦恼,这是第一步骤。有些人虚荣心强,什么都争强好胜,假使不知道却说知道,不行却说行,装模作样,就害了自己。

  假使自己功课不好,第一,检视自己是否有虚荣心?第二,是否有偷懒的心?第三,有没有博学多闻?所以要尽量地努力、尽量地学习。儒家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别人根机好,听一遍就能了解;我听一遍不能了解,就读三遍、四遍、十遍……甚至百遍!尽量去磨炼、去研究、去了解、去复习。现代的学生压力很大、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假使不完全投入,这一生就空过了。

  学习,就在一个“勤”字,所谓“勤能补拙”。到最后,“及其知之,一也”。大家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跑得快,在树下乘凉休息;乌龟拚命地爬、拚命地爬……结果到目的地了,兔子还在睡觉,就输了,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虽然这个道理很普通,但是人容易糊涂、容易忘记。所以,大家要记得“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假使自己很聪明,根机很好,不要偷懒,要学习更多的语言、技术、智慧、学问,要充实自己的道德。

  道德是很重要的,道德就是福报,要修善。佛经上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对于父母要尽孝,对于师长要尊敬,对于同学要友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修善才有福报。

  大专学生来修行学佛,是一个最大的福报;又能参加星灯营,了解佛法的道理,那是光明再增光明!所以,要认真学习,“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要浪费时间,时间是最可贵的。爱惜时间,就是爱惜生命。大专时期正是学习的时期,过几年,再想学习,就没有这个机会了;要想在中台禅寺参加大专禅修营,也没有机会了!人生就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把握,这就是要有智慧。


(三)

  读书,一个是学问,一个是技能,一个是品德,一个是善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格。人格不是一下就可以养成的,而是累积起来的。老子曾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作学问是加起来的,每天加一点、每天加一点,急也急不得。“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加,就退步了。“为道日损”,修道就是经常检讨反省身口意三业的过失,有没有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心当中有了烦恼就化掉,这是一个减号。如来就是把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堆垃圾化得干干净净,达到正遍知,这就是如来的智慧。

  佛经提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大善知识难遇,正法难值。佛法是以人为根本,“人身难得”,不要消极、不要悲观。无论是世间法、出世间法,没有了健康、没有了生命,什么都泡汤了。人身是最宝贵的!所以,要知道爱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有很多人考不上大学,诸位已经进了大学,假使不珍惜这个福报,就对不起自己,所以要努力。努力的管道必须正确;假使方向不正确,努力的方向错误了,南辕北辙!应该向南边走的,反而跑到北方去了。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哪一个人没有犯过错?但是,知过、改过,是不容易的。孔子的弟子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这句话大家都了解,但是要做到就不容易。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责备,心当中很不高兴,这一口气没有办法出,回到家里,向爸爸、妈妈发脾气;或是回到房里,丢书包、踢桌子,把这口气发泄在另一个地方,这就是迁怒。怎么样才能做到“不迁怒”?受了同学、老师的责备,受了种种委屈,自己要检讨、反省、改过,不要迁怒。

  什么是“不贰过”?下次绝对不再犯同样的过失。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表现优良的同学,不要嫉妒,他是我的榜样,我要向他看齐。现在有少数人,看到人家拿到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有什么了不起?哼!可能是作弊的,瞎猫碰到死耗子!”心里看不起他。这个心态不好,心当中有无明、有烦恼、有过失,要改过!人家拿到第一、二、三名,这是他努力得来的;我的努力不够,要赶快加油!

  大家都听过“不要输在起跑点”,我们现在就站在人生的起跑点,要学有所成,什么都要学得很好。社会上一般人认为:“这个社会不好、政治不好,大专毕业就等于失业。”这个观念要改正。有很多人也找到很好的工作,有很多的机会,一切都要自己去努力。《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要把握现在,现在是最重要的;假使过去不努力,现在也不把握,这一生就会空过。

  心有体、有相、有用,要会用它。过去在普台,曾经提出“会、熟、巧、精”学习的四个原则送给学生,现在也给大众作个参考。

  第一个是“会”,什么东西都要学会,要先把它背下来。学会了还不算,还要“熟”,熟练、熟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背一百遍,就不会忘记。接着,要了解经上的道理,每一字、每一句的意思。“巧”,熟能生巧,要知道窍门。最后要“精”,精益求精。无论学习语言、科学、文学……都要本着“会、熟、巧、精”四个原则。假使每一样都能“会、熟、巧、精”,你就是人才,将来怎么会失业呢?人家挖角都来不及。

  此外,平时要打坐,修习禅定,保持觉性。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个觉性,达到最高境界,这盏心灯发光、发热,有用不穷尽的电力。一般人说“充电”,怎么充电?怎么恢复我们的心力?每天利用时间静坐一下。例如,上课疲倦了,闭上眼睛,静坐三分钟,通身放下,无思无虑,一念不生,保持觉性。眼睛一睁开,精神就来了。这个就是休息,这个就是充电。

  除了静坐,还要检讨反省,心当中保持光明,这一念心就可以照天照地。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检讨再检讨,把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都化得干干净净。“无为”不是消极、悲观,而是得到全体大用。到达这个程度,做什么事情都能够成功,因为这个电台里面的电很充足,可以发布到全世界。假使心的电力不够,不仅无法发布到世界,连走路都没有气力,只感觉人生无奈、无聊,压力太大,心的电力完全不够。

  佛法是人生的真理,假使有时间,可以读佛经,佛经充满了智慧。悟了以后,一切法都是佛法。阿难尊者多闻代表智慧,就像眼睛;迦叶尊者代表行,要去行动、实践。所谓“信、解、行、证”,有解、有行,最后到家了,就成佛、成道了。什么叫作“成道”?大慈悲心、大智慧心、大禅定、大福报、大功德,三惑漏尽,成就无漏,一切都圆满了,就是成道。

  如来的第三种大智慧,断“无明惑”。什么是“无明惑”?“无明”就是心当中的烦恼,是看不见的。《普门品》形容无明为“黑风吹其船舫”。佛性里面有烦恼,烦恼当中有清净心,佛经里面有个譬喻──“如金在矿”,每个人心当中都有一座宝山、矿山,这座山里面都是黄金,但黄金当中有尘沙。所以,找到了宝山,第二步要把黄金取出来,就要披沙炼金。

  沙,代表贪、瞋、痴、慢、疑。炼,就是藉由检讨反省,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炼,把沙子统统去掉、把这些烦恼化掉。到最后,看不见的微细烦恼,称为无明。以耶稣教来说,每个人都有原罪。在医学上来讲,就是基因。人,有先天、有后天。先天,就是过去;后天,就是现在。如果过去没有修好,就要靠现在;假使过去没有修好,现在也不努力,将来就会堕落。

  现代医学发达,能利人,也能害人。由于整容术发达,大家忽略了自己的心。外在的美是很重要,但我们应该从心来改变相貌,心有善法──对父母尽孝、对师长恭敬、对朋友友爱……经常检讨反省,谦卑、和谐,就能改变相貌,人家看到你,无形当中就感受到一种亲和力、吸引力,这是真正内在的美,可以改变外在的形相。

  过去报纸上刊登,有一个女孩子相貌很丑陋,她为了改变自己的相貌,找医生动了一个大手术,彻彻底底地改头换面,变成了美女。后来,她嫁给一个外国人,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一生出来,相貌非常难看。丈夫觉得很奇怪:“我的相貌也不错,太太的相貌更是没话说,为什么会生出这么一个丑八怪?”丈夫找了一些专家来分析,最后,查到太太的过去,把动手术之前的相片找出来,一比较,发现现在一切都是假的,完全是医生把她美化了。医师说:“目前的医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相貌,但是基因没有办法改变,所以你的孩子遗传父母的基因,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佛法告诉我们要改变自己,心当中要有善法、慈悲、谦卑,要有定力。人有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八识田当中含藏所有的种子。佛法就是要转识成智,藉由听经闻法、禅修打坐、修善积福、诵经持咒……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什么是第六识?诸位念书都是第六识的作用,平时想东想西、患得患失,也是第六识。

  《西游记》里有个孙悟空,唐僧一念金箍咒,孙悟空就急得蹦蹦跳,这是什么意思?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孙悟空。举例来说,大众来参加星灯营,虽然坐在这里,但是心里想到:“星灯营明天就结束了,结束以后,要找朋友到日月潭去游山玩水。”你这一个孙悟空就跑到日月潭去了;一想到阿里山,孙悟空就跑到阿里山。所谓“心猿意马”,孙悟空代表我们的第六意识。所以,修行要掌控我们的心,不要让它跑掉;跑掉了,要把它收回来。

  唐僧一持咒,就把孙悟空找回来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正在打妄想的时候,突然间发现了:“我怎么在打妄想?赶快发一个惭愧心。”马上知惭知愧,这就是觉悟。


(四)

  觉悟,一个是本觉,一个是始觉。始,就是刚刚开始觉悟。佛经说,“一切众生皆当成佛”、“凡有心者,皆当作佛”,虽然每个人都有佛性,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这念心没有觉察、觉照、觉悟。

  父母给我们色身,佛法给我们法身慧命。中台山在海内外各地成立精舍,弘扬佛法,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透过佛法觉悟自心。众生一生下来就知道哭、知道笑,这是本具的佛性,每个人都有。不但人有,动物也有。动物也知道生存,饿了知道要吃,用它的智慧来获取食物,这是天性。无论是人或是动物,都知道谋取生存、都知道要生活,这就是佛性。

  佛法讲,人皆可以成佛;儒家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现在换一句话来说,每个人都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但是,假使不努力,尧舜没有你一份,主人翁没有你一份,佛也没有你一份。所以,任何事情都要努力。不但要努力,还不能走错路。

  人不怕做错事情,只怕不知道改过。每个人都有妄想,有善念、有恶念,禅宗祖师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前念迷了,马上检讨反省。儒家也说:“罔念作狂,克念作圣。”先要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现在起的是善念还是恶念?假使不知道,就是迷惑的众生。“克念作圣”,能够克制、转化、净化自己的念头,就能够超凡入圣。“罔念作狂”,放纵自己的念头,就会堕落,就成了狂人。这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根本,大家要铭记在心。不管你的学问多好、修了几个博士,假使不知道这些道理,人生就容易走错路、走远路,只有物质生活。

  人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伦理的生活、功德的生活,最后,要有心灵的世界。心灵是根本。一般人说“心劳日拙”,假使心里面没有自己的平台,不知道修心养性、明心见性,人就会很疲惫、很疲劳。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净化自己、提升自己,不知道怎么解除自己的疲劳,其实很简单,赶快打坐,坐在这个地方,一念不生。所以,平时就要保持觉悟的心。

  佛教里有一个公案,浙江省的灵隐寺建于晋朝,至今一千六百多年。寺前有一座飞来峰,上面刻有很多佛像,有五代的、宋代的、明代的,到现在还保存得很好。附近有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韬光寺,是佛教文化的重镇。

  宋朝时代的孝宗皇帝,本名赵慎。有一天,宋孝宗前去参访、朝拜天竺寺,一进门拜了佛以后,就问寺里的住持觉空法师:“师父,这座山为什么叫作飞来峰,您知道它的历史渊源吗?”觉空法师回答:“启禀万岁!据说这座飞来峰是从西天(印度)飞来的,所以称为飞来峰。”

  宋孝宗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皇帝,马上又问:“师父!它既然从西天飞来,为什么现在不飞回去?”觉空法师回答:“启禀万岁!因为它以前喜欢动,现在它觉得‘一动不如一静’,所以不飞回去了。”一般人平时喜欢动,现在把身静一静、把心静一静,净化一下,充充电,走更远的路。

  接着宋孝宗走进观音殿,礼拜观世音菩萨。宋孝宗问:“师父!我们念观音菩萨,是求观音保佑;观世音菩萨的手上也有一串念珠,是念谁呢?”觉空法师启禀皇帝:“观世音菩萨也念‘观音菩萨’,因为求人不如求己!”所以,大众要知道努力,求人不如求己,多用功、多努力,博学多闻,要从因上开始,要学有所成。

  佛法以人为根本,心清净,佛土就清净。心,才是根本,所谓“心净佛土净,心安世界安,心平天下平”。怎么净心、定心、安心?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必须点亮心当中这一盏灯,才能照亮他人、照亮社会、照亮世界、照亮未来。这一盏灯很重要,不要让它灭掉了。

  佛法是人生最宝贵的智慧,除了学问以外,做人做事要有修德。儒家也强调“内圣外王”,“内圣”,就是要净心、定心、明心,心是根本。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把地基打好了,不管修几层楼都可以很稳固。假使心没办法净、没办法定、没办法明,纯粹是物质生活,人就很俗气、很世侩,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沉醉在物质生活当中。明白这些道理了,活在世界上就很有价值、很有意义。佛经里面讲,人皆可以成佛,但是必须找到成佛之道,才能成佛;否则盲修瞎练,不但不能成佛,反而变成了魔。

  今天提示大众“星灯营”的意义,这盏心灯要发光、发热,要照亮自己,还要照亮世界、照亮他人。每个人都有佛性、都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净心。禅宗祖师说:“有佛处亦不住,无佛处急走过。”不住有、不住无,那就是无住心、清净心。所以,除了学问以外,要注意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这个心不要迷糊,经常要保持警觉,时时刻刻知道心在哪里,要能作主。

  祝福大众身体健康,吉祥平安,学有所成,发长远心,永不退转!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