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的目的,就是在沉澱當下這念心,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要百分之百地相信這個道理,如果有一點懷疑那就不是,如果有一點懷疑就不相應。
什麼叫作「見性」?什麼叫作「成佛」?一個是心,一個是性。經云:「凡有心者,皆當作佛。」「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每個人都有佛性,這個道理必須知道,不但要知道、要明白,還要直下承擔,不能有一點懷疑、不能有一點遮攔、不能有一點迴避。
每個人都有心,為什麼不能成佛?不但不能成道、不能成佛,還自相殘殺、互相仇恨、互相利用、互相踐踏、互相計算。俗話說,冤就是親,愛就是恨,無論是男女之愛、夫妻之愛、兄弟之愛、同事之愛、同學之愛,冤家多半是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世間法都是一體兩面。為什麼?這都是心的作用。如來的心、菩薩的心、聖人的心,則是慈悲、智慧、容忍、善法、平等、真空、妙有、無住、廣大,同樣是一個心,作用完全不一樣,差別就在於是否覺悟。
「佛者,覺也。」佛法以人為根本,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所以,打坐時要覺察、覺照、作主,只有這念心,沒有妄想、顛倒、愚癡、邪見、嫉妒,保持這念覺悟心、清淨心、不動心。佛是智慧佛、是如如佛。什麼是智慧佛?覺察、覺照、覺悟,有了煩惱,知道反省檢討、改過、照破。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只講好話,不講壞話;只做佛事,不做惡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就是智慧佛,這是第一步。
儒家說:「罔念作狂,克念作聖。」每個人都有煩惱、都有無明、都有貪、瞋、癡、慢、疑、邪見,所以要轉識成智,要知道轉化自己、淨化自己、覺照自己、提升自己。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解脫,就是要超凡入聖。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對治法門,只是說法不一樣。禪,是直截了當、開門見山的說法,不拐彎抹角。
身體有病要吃藥,心中有病也要吃藥。佛法八萬四千個法門,就是用來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種煩惱;對治完了,心當中的煩惱沒有了,病好了,法門也不要了,法門也是一種藥。病從哪裡來?病從業所生,業從心所生。所謂「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心當中的病好了,身口意三業清淨,身體的病也好了,智慧就會開顯。煩惱障、所知障、業障、報障,統統消掉了,就太平了,就得到解脫。
要達到「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就要用法門來對治。病還沒好,就要繼續吃藥,慢性病要長期服藥。佛經裡面講,以毒攻毒,以楔出楔,就等於身體有病了要吃藥、要擦藥,這個藥是有毒的,但是可以把病毒治好,所謂「良藥苦口」,所有的法門也是如此。
什麼叫作「以楔出楔」?用一個木頭塞子,把原先的木頭敲出,用來打通的東西就是「楔」,打通了以後,這個木頭塞子也不要了,就稱作「以楔出楔」。我們的心眼堵塞了、六根堵塞了,就要用法來打通;通了以後,還要捨。明白這個道理了,就知道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藥。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什麼道理呢?一切法門都是藥,例如,念佛用來治我們的昏沉、治我們的妄想、治我們的無明、治我們的散亂、治我們的愚癡、治我們的邪見,要先知道心當中起了這些妄想、惡念、毒害,然後用佛號把它化掉;轉化完了以後,佛號也不要了,能所俱空,歸於無念。歸於無念,就是歸還本心。說法說完了以後不要執著,能所俱空,沒有說法的人、沒有所說的對象、當中沒有所說之法,三輪體空。《金剛經》云:「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一切銷歸自性。自性,就是無念、無住、無為。寂靜不動、真空妙有這念心,才是自己。
《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什麼叫作無為法?所有言說、所有作為,都屬於有為法;但是,離開有為法,也沒有無為法。所以,要說而無說,說完以後,沒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俱空,銷歸自性,無念、無住、無為寂靜,真空妙有。古德云:「有念即眾生,無念即佛。」無念,就是無妄念、無邪念、無雜念,清清楚楚的這念心要存在,無念也不執著,就稱之為「無住心」。
《六祖壇經》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六根對六塵時,假使只是克制自己當下這念心不動,像一潭死水,這只是定,而沒有慧,不是菩提心。相反地,六祖大師云:「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有伎倆」就是有念頭,起了妄念,把它制止、把它降伏,不起心、不動念,雖然只是定,一般人也不容易做到。「無伎倆」,一念不生,就是佛經所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惠能沒伎倆」,不要把這念心打得死死的,不要把它定在某一個地方,就是「無伎倆」。「不斷百思想」,只是保持現在這念心不攀緣、不顛倒,也不要去斷它,沒有取、沒有捨。「對境心數起」,看到花,知道它是桂花、雞冠花、牽牛花……,知道哪個是善法、哪個是惡法?知而不著,這念心不攀緣、不顛倒,這就是菩薩境界、如來境界。「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就是無住心,也就是馬祖大師所說「平常心是道」、「即心是佛」,不攀緣、不顛倒,任運騰騰,沒有障礙。無住心怎麼長?有生即有滅,無生就不滅;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去不來、不生不滅,就是這念心,平常心就是道。
古德說:「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這就是因為知見沒有弄清楚。所以,道究竟在哪裡?開悟是悟到什麼?假使方向弄錯了,南轅北轍,本來要到南邊,卻跑到北邊去了。先知道這些道理,按圖索驥,否則就會走遠路、走錯路,繞圈子,浪費時間、浪費生命,乃至於起邪見,不但成不了佛,而且還成魔。
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用另外去找,就是《楞嚴經》所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每個人都有一個知,假使沒有知,什麼都不曉得,人就迷糊、顛倒了。有些人誤解:「出家人入了空門,什麼都不要管、什麼都不知道,就空掉了。」龐蘊居士講:「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什麼叫「空諸所有」?名利財色、我執我所,統統把它空掉,但不能失去這一念心。這念無住心、菩提心、本心、聽法這念心,不要跑掉了。
所謂「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沒有把當下這念心看好,沒有安住正念、隨順覺性,起了第二念。起了第二念也不知道,起了第三念也不知道……那就是眾生境界,落入識塵境界。所以,始終要堅住正念,隨順覺性,這就是菩提心。《中庸》亦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一剎那都不能離開,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動,這個覺性是本具的。
「知見無見」,只有第一個知,沒有第二個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再去分別、再去解釋、再去計較,就是起無明的根本。所以要念,因為不念就是昏沉、就是妄想、就是無明;念,又是執著,所以,要念而無念,能所俱空。佛本來就具足,為什麼還要念佛?不是頭上加頭、重床疊架,不是多餘的嗎?所以,念了以後要歸於無念,能所俱空,空也不執著,無住,一切是本具的,這就是真正念佛的人。
所以,修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最後能所俱空,就是般若。六波羅蜜,是對治我們心當中六個毛病的法門。為什麼要布施?對治慳貪,人總是認為什麼都是我的……有「我」在裡面,我執、我所,就有煩惱、就有愚癡。錢財、田地、房屋……多多益善,這是落入眾生境界。所以,我們用布施的方法──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來對治慳貪。布施就是福報,布施了以後,要三輪體空──沒有能布施的人、沒有所布施的對象、當中沒有布施之物。空掉了,什麼都沒有,銷歸自性,六度的每一度都是如此的。
六波羅蜜是法,就像六艘船,度脫我們這一生的生死,從此岸經過煩惱的中流,到涅槃的彼岸。等到煩惱沒有了,身心清淨了,這六個法門也不要了,因為過河不需船,這就是以毒攻毒、以楔出楔。
道是本具的,不假絲毫造作,每個人都有這一念心,只是沒有覺悟。覺悟了以後,只是第一步。修行有幾個過程:第一個,聞、思、修。《楞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聞,能增加智慧。藉由聽經聞法,了解什麼是大乘?什麼是小乘?什麼是頓悟?什麼是漸修?三皈五戒、十善、菩薩戒、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要知道八萬四千個法門,就要博學多聞。增長智慧之後,忽然開悟了,悟到本具的這念覺心,就了解《楞嚴經》所說:「觀相元妄,無可指陳。」一切相都是因緣和合,緣起緣滅、緣去緣來,都是假相。
佛法有三假觀──因成假、相續假、對待假。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因緣和合,這是因成假。第二,相續假,有過去才有現在,有現在才有未來,一切都是念念相續,這是相續假。第三,對待假,世間的一切都是對待的,無論是科學、哲學,都是相對的,沒有一個是絕對的;只有佛法才有絕對的,所謂「知見無見」,這個知是絕對的。
世間一切相都是因緣和合,都是相對的假有,有男就有女、有美就有醜、有高就有低、有上就有下,如果統統是善人,就沒有惡人……一切都是相對的,每個人的認知都不一樣,沒有絕對的。
什麼才是真的?有些人打坐觀相,無論是觀日輪、觀月輪、觀本尊……都是觀想出來的假相,虛妄不實。所謂「想相為塵,識情為垢」,想出來的是個假相,不是真的,本具的才是真東西。什麼是本具?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法爾如是,要直下承擔,當下即是。古德開悟有言:「踏破鐵鞋無覓處,尋來全不費功夫」,有功夫就不是的,因為是本具的。本性是本具的,不要迷失了。但是本性當中有煩惱、有執著,要把它化掉;化掉以後,化而無化,就歸於本心,這就是修空觀。
佛法裡有三種善──假觀善、真空善、中道實相善。什麼是假觀善?世間上一切法都是假的,我們用假觀來對治心當中的貪、瞋、癡、慢、疑、邪見,要「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眾生不度」,這是假觀善,這是第一步。第一步成就了,是福報、是功德,也就是三十七助道品裡的「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
假觀,是度眾生的方便,例如我們修建道場、成立精舍,廣度眾生,這是假觀善,是福報、是功德。成就一切法之後,要修真空善,入真空定,因為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要把它空掉。
空觀成就了,破見思惑;假觀成就了,破塵沙惑;最後不住空、不住有,無住心,歸還本心。禪宗祖師說:「有佛處亦不住,無佛處急走過。」不住空、有兩邊,就是無住心、菩提心。〈始終心要〉裡講得非常清楚:「中諦者,統一切法;真諦者,泯一切法;俗諦者,立一切法。」禪七,就是中道實相善,專門講這一念心。在教下來說,稱為無住生心、菩提心。
經云:「修行不發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種。」菩提心,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住空、不住有,什麼都不住。《無常經》云:「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妙高山,就是須彌山。到最後,大海也會枯竭,整個地球都會毀滅。世界上所有一切都有時間性,有生就有死。人最多活一百歲,山中有千年樹,就算活了一百歲、一千歲,還是要死,因為有生就有滅,無生就無滅。《無常經》又云:「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這個世界最後都要壞掉,只有這念菩提心、覺心可以依靠,沒有生死。這念心要定、要淨、要明、要空,只有這念心,這就是無住心。
這念心修成功了,就是本具的清淨法身,真空無為,無始無終,這念心就是十方諸佛、一切菩薩、一切聲聞緣覺所證的法身。雖然人人都有,但裡面有三堆垃圾──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要把它化掉。化多少,就得多少;假使不化,一身都是煩惱、業障,哪裡有法身呢?佛經裡面譬喻這念心「如金在礦」,黃金在哪裡?每個人心當中有本具的佛性,但是裡面也有煩惱、無明,如金在礦。先要找到這座山,然後去挖金礦;挖到了以後,還要在火爐裡煉金,把礦沙煉得乾乾淨淨的,裡面才是純金,這就是法身。煉成功了,這個金永遠是黃金,再也不會變成石頭、沙子,再也不會變成無明。
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修德有功,性德才會顯現出來。受持五戒,圓滿了,就有五戒的果位。持戒清淨,就是修。心當中具足十法界,假使煩惱、懷疑、造業,將來就要受報。這個世界是由別業產生共業──每個人所造的業,形成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就是共業。所謂「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要想逃離這個世界、逃離這個大劫,就要在自心當中來消業。
以流行病毒為例,有些人感染了,最後死亡或是重病,有些人有驚無險,有些人是根本輪不到,這就是別業。了解這個道理了,就知道要從根本做起。所謂「惑、業、苦」三煩惱,起惑、造業──或是善業、或是惡業;最後形成了業障,就要去受報,逃也逃不了。
例如,過去起了惑,造了業,生在台灣,這是共業。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雖然是共業,但是有的人富貴逍遙,好像在天上一樣;有的人苦難貧窮,連飯也沒得吃,水電費也繳不起,就燒炭自殺,這就是別業。
所以,佛法是從根本開始。我們用定慧的方法,使惡的種子乾枯、不能發芽,進而把它化掉。所謂「金剛道後異熟空」,要破無始無明,就要入金剛定,這只有靠打坐。
為什麼要打坐、誦經、念佛、持咒、舉辦種種法會?為什麼要設立精舍,開初級、中級、高級禪修班、研經班?明白這些道理了,就知道要從聞慧入手。每個人的善根、業障都不一樣,所以「聞道有先後,開悟有遲速」,悟道也有快、有慢。悟到這念本具的覺性,就是悟了道。悟了道之後,才知道修道,就是保養聖胎;否則,連道在哪裡都不知道。
打禪七就是在保養聖胎,「靜中養成,動中磨鍊」。了解方法之後,有空就靜坐,行住坐臥就得自在。傅大士云:「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我們每天晚上和佛睡覺,每天早上和佛起床;「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究竟佛在哪裡?能聽的這念心就是。講話的這念心,言而無言,銷歸自性,就是這念心,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要作主,要安住這念心。聽到這個道理是無上的福報,這是人生的真理。
第一是聞道,第二是悟道,第三是修道。修道就是保養聖胎;保養,就是保持這念心。其次,在順境、逆境當中,化除心當中的煩惱、無明,淨化自己、提升自己。保養成功了,成道才有希望。看看保養的程度如何?化掉的煩惱有多少?依次證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十地,或是悟到菩提心。事相上,則必須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做、去學習,所以,禪七是一個最大的福報、最大的功德。
中台禪寺建好了,是大眾的功德。弘法、修行……開種種方便,第一個必須要生信,要正信、要真信,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信我們本具的佛性。本具的佛性,就是我們的性德。性德本具,修而方顯,修了以後又要歸還原處,修而無修。總之,時時刻刻不離當念。
過去大眾出錢出力,把中台禪寺修建好了;現在進一步要落實,深化修行,淨化自己、提升自己,「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禪宗祖師云:「只貴子知見,不貴子行履。」假使不了解道在哪裡?佛在哪裡?只在事上修,今天念多少佛、修多少善、持多少咒、做多少功德……自認為不得了,好像大菩薩轉世一樣。在理上來說,這些只是福報,將來得人天小果。我們天天拜佛、念佛,佛到底在哪裡?「反聞聞自性」、「知見無見」,一念不生就是佛。什麼是精進?一念不生就是真精進。
許多學者看到「心即是佛」,認為就不用修行了,這是錯誤的。心即是佛,為什麼還在苦苦惱惱呢?以讀書為例,讀國小是一個心,讀國中又是一個心,讀高中又是一個心,讀大學又是一個心,讀研究所又是一個心,每一個階段又有很多的生滅的心念,究竟哪一個心才是佛?《大乘起信論》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人一天有八億四千萬個念頭,有生有滅就屬於生滅心,不生不滅才是佛性,要悟到不生不滅的這念心。
佛法說,一個是法性,一個是佛性。宇宙萬法都是法性,法性是空。現代科學把宇宙物質進行分析,分析到最後,就是能、量。能是熱,量是光。以佛法來講,能量也是空,就稱為法性空。每個人都有佛性,佛性也是空。一個人從國小、國中、高中,最後到博士,在這當中吸收了很多知識,這些知識放在什麼地方?放在腦神經嗎?不是的,腦神經細胞有新陳代謝的作用,也是生滅的,它只是一個平台、一個橋樑。佛法講這是佛性空,我們的心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相反地,也具足無量的罪過,因為它的性是空。所以,一個是法性空,一個是佛性空。檢討反省的這念心,也是空。因為有覺性,才能清淨我們的佛性,覺性非常重要。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得了人身,有無量的福報;離開了人身,不能修行,就不能成道。畜生道不懂佛法,地獄道太苦,天道過於享樂,所以我們這一生得了人身,又聽聞正法,是最大的福報,如果不知道要修行,就對不起自己。做多少,就得多少,不能一點都不做,空過一生。佛法有深、有淺,做到了這一分,就跟佛有緣,生生世世不退菩提、不離三寶。
佛經裡講,能觀之智、所觀之理。什麼是能觀的智慧?心當中打了妄想,打坐時打了瞌睡,忽然一下知道了:「不能打瞌睡,馬上要對治!」這就是智慧,這是始覺之智。心當中起了貪瞋癡,能忍、能克制,知道要對治,就是儒家所說的「罔念作狂,克念作聖」。
對治妄想的法門很多,參禪的人馬上參:「誰在起心動念?」念佛的人,念一句「阿彌陀佛」,起一個慚愧心,把惡念化掉。《金剛經》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就是以始覺之智照本覺之理。本具的覺性,無念、無住、無為,具足慈悲喜捨、謙卑和諧,最後,寂滅不動,這是本具覺性之理,這就是圓滿報身佛,有始無終。
「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眾生不度」,千變萬化,這是化身佛。起一個善念,動之於心,說之於口,行之於身,這就是一個化身。千百億化身,所有的善念、善行,都是化身,有始有終。
我們本具的覺性是清淨法身佛,無始無終,三惑漏盡。所以,始覺之智要時時刻刻現前,順境也現前、逆境也現前,白天也現前、晚上也現前,無論何時何處都能作主,這個就是智報。
明白這個道理了,禪堂是道場,到處都是道場。假使不了解這些道理,打坐時不是昏沉就是妄想,不是無明就是煩惱,像在坐牢一樣。
所以,行住坐臥不離當念。打坐能作主,這是在靜的時候作主。動的時候也要作主,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只講佛法,不散心雜話;只做佛事,不做壞事、不做迷惘的事,這是在動中作主。晚上打坐,要把身口意三業清理一下,檢討反省,最後保持一念不生,站得住,站得長。這一生無論動、靜,無論順境、逆境,都能夠修行。
陶淵明有一首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心要遠,心無所住,《華嚴經》云:「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隨著所有的善緣、所有的因緣,什麼地方都可以去,什麼地方都是道場。去與眾生結緣,弘揚佛法;假使不去,怎麼度得了眾生?雖然什麼地方都可以去,但是要有一個原則,這念心不染著──聽到讚歎時不要歡喜,聽到毀謗也不要煩惱,不貪不愛,不取不捨,這念菩提心始終都在,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雖然如此,必須先在禪堂裡練功夫,練到這念心不動,心無染著,心無所住。所謂「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不於理中生分別,是故其中最吉祥。」「見境不生貪愛」,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環境,心不生貪愛,沒有取捨,不貪名利財色。相反地,心當中也不要起煩惱,不要厭倦、不要厭惡、不要排斥,這念心不將不迎。
「於理不生分別」,「理」,就是諸位聽法這念心,「知見無見」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這是理。這念心不生分別,保持不動,要清楚、要明白。不動就是定,清楚明白就是慧,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古德說:「一乘任運,萬德莊嚴者,諸佛之法界也。」「乘」就是指我們這念心。「一乘」,只有這念心,這就是佛乘,第一義諦。
平常要修對治法門;假使不修,無法對治煩惱。例如,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念處觀」──身念處,觀身不淨;受念處,觀受是苦;心念處,觀心無常;法念處,觀法無我。這些是對治法門。佛法一個是宗門,一個是教下。禪七所說的是宗門,專門談無上心、菩提心。
希望每一位在禪七當中,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所謂「萬緣放下觀自在,一念不生見如來」,在禪堂裡面要修這個法門、用這個功夫,就是《楞嚴經》所說的「狂心頓歇,歇即菩提」。禪七當中,有沒有坐到一支好香?想東想西,患得患失,這是有念。這些念頭都沒有了,只有了了分明這個覺性,就是《楞嚴經》所說:「觀性元真,唯妙覺明」,這是本具的,要把這念心守住。昏沉來了,不理它,堅住正念,或者是對治,動一動或起來禮佛;妄想來了,趕快把念頭收回來,或者是妄想來讓它來、妄想去讓它去,就是不理它。不動,就是不理它。
儒家說:「罔念作狂,克念作聖。」「克念」,就是克制自己的念頭、克制自己的煩惱無明。第一個,就是一個「忍」字;第二個,把它化掉;化掉了以後,保持清淨心、保持無為心、保持不動心、保持覺性,站得住、站得長。無論順境、逆境,始終不斷,綿綿密密,照這個方法一直修下去,就有希望。
在禪堂裡是大休大歇,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想到過去,就是一個念頭;想未來,又是一個念頭;想現在,又是生滅。所有一切,都不要想。雖然不想,這念心還要定、要淨、要清、要明、要空。一切雜念、妄念統統放下,這就是空。經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這念心是最寶貴的,不要另外去找,找不到的。所以《六祖壇經》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離開這個覺性,說某人有神通、有感應,這就是「離道別覓道」,在那個地方作活計,捨本求末,沒有用的!
悟,就是悟到本心,一切都是現成的。修,是對治,要修而無修。無論動、靜,順境、逆境,白天、晚上,都要用功。明白這個道理,用功都來不及了,為什麼?「解鈴還需繫鈴人」,過去起了這麼多妄想、造這麼多惡業,現在要把它消化掉,安住這念心,可是不想過去,它偏偏要想過去;不想未來,偏偏要想未來;不想現在,它偏偏要想現在……就必須對治,心中默念:「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大休大歇。修行沒有別的,還是這一句,「狂心頓歇,歇即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