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與漸修――一百零一年度精舍住持禪七導師開示



(一)

  所謂修行,就是修心,把身、口、意三業的毛病,統統修掉。修掉了以後,道就現前。道是本具的,不是修來的,大家要了解。如果是修來的,就有成,有成就有壞。世界上的一切,都有成、有壞;有始,就有終。沒有哪一件事情不會壞掉,為什麼?因為是修來的。我們這個道場也是一樣的,不論是用什麼方法、什麼結構,把它修得很堅固、很莊嚴,就是有始;有始,就有終。同樣地,如果道是修成的,有成就有壞,有始就有終。

  修道,就是用「戒定慧」三學,化除「貪瞋癡」這三個不定時的炸彈。另外,我們心當中有三堆垃圾,第一個是「見思惑」,第二堆垃圾是「塵沙惑」,第三堆垃圾是「無明惑」。要把這三堆垃圾「化腐朽為神奇」,要用什麼方法?佛所說的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用來化除這三堆垃圾、這三個不定時的炸彈。

  這三個不定時的炸彈在哪裡?在我們心中,它是沒有形象的。「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煩惱就是貪瞋癡、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如影隨形,逃都逃不掉。所以,要時時刻刻覺察、覺照,能夠作得了主,這三個不定時炸彈、這三堆垃圾自然就化掉了。

  我們這念心有礦又有金,哪一念心呢?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念心有善又有惡,這念清淨心、無上心、菩提心、涅槃心,裡面有貪瞋癡,所以佛經說「如金在礦」。要開採這個金,必須先在金山裡找到這個礦。礦在哪裡?不在外面,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就是諸位聽法這念心。明白這念心了,就是悟了道。修行一個是聞道,一個是悟道,一個是修道。

  修道,必須在動靜閒忙當中養道,如古人所說「如龍養珠」、「如雞孵卵」,動靜閒忙不離當念。養道成功了,才有成道的希望。成道也要看因緣,看看我們這一生的修行成果,如果懶懶散散、無所謂,成道的希望就非常渺茫。同樣大家都有這念心,為什麼成道渺茫?因為每個人的信心、悟的程度都不一樣,這念心染污的情形不一樣,有輕、有重,習氣、煩惱有輕、有重。所以,修道必須要先把這個道、這條路找到,假使找不到,南轅北轍,自己怎麼知道修的是什麼?

  古人說:「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什麼原因?第一個,沒有弄清楚道在哪裡,搞錯了方向,南轅北轍,本來要向南方走,卻跑到北方去了,怎麼能成道?所謂「道不離心,心不離覺」,佛法是以人為根本,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什麼是覺?無論是動靜閒忙,這念心時時刻刻都要能夠作主,打坐時要能作主,做事時也要能作主;靜能作主,動也能作主。

  打坐如何作主?第一個,不昏沉,要能作得了主;有了昏沉,要趕快對治。這是在靜的時候。道不離開這個心,假使落入昏沉,這個心已經失去覺照了,這個道、這個心就迷糊了。所以,打坐要作主,只有這念心自己能作主,不打妄想,不東想、西想、前想、後想,患得患失……什麼都不要想,在禪堂裡面就是要放下,什麼都要放下。放下,就是不理它,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過去的事情不要再想;「未來心不可得」,未來的事也不要想;「現在心不可得」,現在一起心一動念,就是生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哪個心呢?無住心──不住過去,就是不想過去;不住未來,就是不想未來;不住現在,也不要想現在,無住心,這念心了了分明,就保持覺性。

  《楞嚴經》也講這念心:「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知見」就是指這個覺性。假使知見當中起了第二念,那就是有知,就是「立知」。「無見」,就是不要想過去、不要想現在、不要想未來,保持當念。

  此外,《楞嚴經》提到:「觀相元妄,無可指陳。」「觀相元妄」,無論世間、出世間,一切相都是因緣和合,都是虛妄不實的,沒有一個永久存在的東西。「觀性元真,唯妙覺明」,能思、能想、能說的這念心,是本具的覺性,就是知見,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是本具的,法爾如是,要百分之百地相信。道就在這念心中。


(二)

  儒家亦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意即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個心,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悟了以後,要保任這念心;假使悟了以後,這念心又在起煩惱、生是非,又跑掉了。所以,頓悟了以後,還要在順境、逆境,動靜閒忙當中保任。保任是最重要的。

  古人說:「未悟之前猶自可,悟了以後事更多。」沒有悟之前,又能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隨緣任運,以為自己是在修菩薩行,研究佛法……什麼都能夠通達,好像自己是大菩薩一樣;悟了這個覺性以後,才知道心裡面有生滅、有妄想、有顛倒、有無明、作不了主。所以,「道」必須要認識清楚。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以佛像為例,這個相也是空的,無論它是石雕也好、木雕也好、鎏金也好……都是因緣和合。這個相是假相,因緣和合,什麼都沒有,都是空性。所以,一切相都不能執著,都是因緣和合,虛妄的東西,是個假相,不要執著就好。所以「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不於理中生分別,是故其中最吉祥」,「見境」,見到任何境界,不貪、不厭,不取、不捨,這不是容易的事情。要經常在這念心上來用功,才對得起自己。

  「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要作得了主。過去禪宗大德龐蘊居士曾說:「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因為一切相都是假相,不要執著,世間上的一切都是虛妄的,把它放下,把它看破,「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聽法這個覺心,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這個就是自己。

  有很多人打坐觀相,《楞嚴經》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無論想什麼相出來,都是塵勞,都是假相。《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想的一切都是假想出來的,哪裡有什麼東西?例如,密宗觀本尊,本尊也是假想出來的,想出來了以後,要把它破掉就不容易。想出來是一個妄想,破掉它又是一個妄想。所以大家要了解,修行不要走遠路、不要走邪路、不要走小路。

  現在是住持禪七,何謂「住持」?第一個是住持法務,普度眾生;第二是住持心印,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不垢不淨,就是這念覺性,自己要作主。所以,先要了解這個道。了解了以後,還要有信心。有了信心,還要有願心。有了信心、有了願心,還要在日常生活上來返照、來實踐、來保任。無論是漸修或頓悟,都是如此。

  什麼是漸修?從事到理,修戒、修定、修慧,把貪瞋癡去掉,雲開日現,這念心忽然現前、忽然明朗,是這個道理。頓悟是先悟後修,也是一樣的,還是要修戒、修定、修慧,從事上來返照這個理,使這念心更光明、更作得了主,這個就是道。

  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徹大悟,就是講這個道理:「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能看明星的這念心要返照、返看,你也能看、我也能看,大家都能看,無論是觀日出、觀月出、觀星星、觀天文……能看的這念心哪個人沒有?大家都看得見。雖然每個人都看得見,但是一般人是亂看,看東、看西、看南、看北……不知道回光返照。所以,能看的這念心要收回來,這就是我們的覺性,要建立這個信心。


(三)

  眾生一個是執著,一個是妄想。把妄想、執著破掉,就和如來的心完全一樣。達磨大師的弟子波羅提尊者說:「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都是講諸位這念心,大家都有,沒有哪個人沒有。雖然每個人都有,但是一般人打妄想、生無明、起煩惱……一大堆垃圾,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貪、瞋、癡三個不定時炸彈,就藏在我們這個覺性當中。悟,就是悟這個理。悟了理以後再修道,方向就不會走錯。所以,時時刻刻要覺察、要能夠作主,否則心就跑掉了;跑掉以後,自己還不知道。

  能夠出家是不簡單的事情,出了家,要發願、發心,修菩薩行、住持一方,修菩薩道、普度眾生,在利他當中又完成自利。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建設道場,是利他;自利,講佛法的這念心、普度眾生的這念心要能作主,要有《金剛經》的智慧,即是「自利」。《金剛經》云:「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這些事要歸於理,理就是「聽法這念心」,要回歸自性。

  修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每一項都要三輪體空,每一度都有「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事,要由事歸理。以布施為例,無論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了以後要三輪體空──沒有能布施的人,沒有所布施的對象,當中沒有布施的東西(不管是法財或物財)──三輪都是因緣和合,能所俱空,把它空掉。第三步,空了以後也不執著,銷歸自性。一個是假有、一個是真空、一個是中道實相,就是諸位這念心,無住心。禪宗祖師說:「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不住空、有兩邊,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就是無上菩提妙明真心。

  佛法是心地法門,由事到理。這些道理佛經上講得很多,我們溫故而知新。六波羅蜜,每一度都有般若波羅蜜。大家要多看《金剛經》,《金剛經》就是由事到理,如「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什麼原因?眾生都是虛妄的。形相是假有,不要執著,統統銷歸自性,保持覺性,覺性才是自己。

  諸位平時都很發心、很精進,但是動中不容易做到,因此,在禪修當中澄清當下這念心,不攀緣、不顛倒、不昏沉、不執著,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這就是自己。哪個是自己?《無常經》講得很清楚:「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所有一切都會壞掉,只有這念清淨心、這念覺心,沒有生、沒有滅。《六祖壇經》講得更清楚:「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離開了這念覺心、「知見無見」這念心,另外去找,找不到的。找得到的,就是方便道,就是心外求佛、心外求法、心外求道,見不了道,迷失本心,「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禪七,就是保任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個就是無上道。


(四)

  唐代有一位李刺史,刺史就相當於現在的縣市長、地方長官。李刺史聽說藥山禪師是開悟的大修行人,於是親自去參禮,向藥山禪師問道。李刺史到禪師處,禪師的侍者出來接待,刺史就跟隨侍者去禮拜禪師。侍者先請刺史在外面等待,並進去稟報禪師。接著,只聽見藥山禪師應答:「李大人來了?喔!好。」李刺史聽到禪師這種口氣,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尊重,心中很不高興,就講了一句話:「見面不如聞名!」意思是指以前他聽說禪師的道行是如何地高,現在親眼看到這樣貢高我慢,覺得禪師徒受虛名,不過如此而已!藥山禪師聽到李刺史的抱怨,就說:「李大人,你怎麼貴耳賤眼呢?」什麼是「貴耳賤眼」?以前聽說藥山禪師大名鼎鼎,就百分之百相信你的耳朵,現在親眼見到面,覺得不過如此,失去了信心,怎麼只重耳朵所聞,而輕賤眼睛所見呢?李刺史一聽,有所契悟,明白自己這個心作不了主,今天親眼看到禪師,有眼不識泰山,覺得很慚愧。

  所以,我們的耳朵要能作主,聽到好的,不要高興;聽到不好的,也不要起煩惱,這些都是聽來的東西,都是虛妄的,如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六十而耳順」,到了六十歲,耳根才能作主。「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到了七十歲,心當中沒有妄想、沒有顛倒,不離分寸。佛法雖然和儒家的思想有所差別,有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有深,也有淺。但二者都強調在這念心上要能作主。

  李刺史聽了藥山禪師說了這句話,非常佩服,就很恭敬、很謙卑地上前禮拜請法:「佛經裡面的道理很多,一說空,一說有,究竟這個道在什麼地方?」佛法一個是漸修法門,一個是頓悟法門。頓悟法門,就是悟這一念心,悟這個道。假使根機不到,就從事到理,修戒、修定、修慧,從三皈、五戒、十善、在家戒、出家戒……從漸修法門入手,修到煩惱脫落,就自然明白了。根機好的人先悟到這個理,悟到了,還是要起修,不是悟了就了了。悟了之後,這條路找到了;找到了以後,還要保任,還要一步一步地走,走一步就是一步光明,走十步就是十步光明。保任成功了,三惑漏盡,就成無上道。見思惑漏盡,證阿羅漢果;塵沙惑漏盡,證菩薩果。道也有大小、也有層次、也有先後,都要靠保任。

  藥山禪師以手指天、再指地,問李刺史:「懂了嗎?」李刺史回答:「我還是不明白道在哪裡。」禪師看到桌上有一個裝了水的淨水瓶,就講:「雲在青天水在瓶。」這個就是道!大家悟到這個道理沒有?「雲在青天水在瓶」,李刺史是上根的人,一聽就悟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雲不在天空的話,在哪裡呢?水不在瓶裡的話,在哪裡啊?一切都是現成的。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是不是現成的?所以說「雲在青天水在瓶」。一切都是現成的、本具的。道不是在外面,不是如來、菩薩給我們的,不是上帝給我們的,而是本具的。 悟了不是就了了,還有下文。有的人悟了以後,認為佛經說:「凡有心者,皆當成佛」,既然道是本具的,每個人都有,那就不用修了,就不問下文了。凡夫眾生雖然皆有本具的覺性,但心中始終有三個不定時的炸彈、有三堆垃圾,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也是本具的。悟了道,才知道不需外求、才知道道在哪裡,才好修行。

  李刺史悟了以後說了四句話:「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悟道,只是把這條路找到了,接下來還要一步一腳印去走,一步一步修道。一切眾生、蠢動含靈皆有如來自性,都有這念心。雖然是有,這念心充滿了愚癡、顛倒、邪見、煩惱,有什麼用呢?沒有用!李刺史了解這個道理,就再請禪師指引如何修行。前面說動靜閒忙當中要保養這一念心,就稱為保養聖胎。生活中,一個是動境、一個是靜境,一個是逆境、一個是順境,在動靜閒忙中,不雜當念,即是保任這念心。


(五)

  禪七是靜中養成,出了禪堂,就要動中磨鍊,這念心不要跑掉。不但不要跑掉,而且要愈來愈淨、愈來愈明、愈來愈定、愈來愈細。佛經上說,眾生的心是粗中又粗,菩薩的心粗中帶細,如來的心是細中又細,三惑漏盡,沒有一點渣滓、沒有一點煩惱。雖然有粗、細之別,但都有這一念覺性,不要另外去找。第一步,要把心當中三個不定時的炸彈除掉,把見思惑漏盡──貪、瞋、癡、慢、疑、邪見,這些是很粗的煩惱。

  李刺史問:「第一步我知道了,第二步怎麼走?」藥山禪師說:「戒除閨中之物。」「閨中之物」就是指男女的關係。貪色、貪愛,是生死的根本。我們用四念處觀的方法,化掉心當中的欲愛、色愛。四念處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覺察、覺照。

  悟了以後,還要保任,還要檢討、反省,返照自心,用八萬四千法門化除煩惱。佛經講:「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性德」,即是本具的清淨心、菩提心、涅槃心、真空妙有心、無住心。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把心當中的垃圾化掉,這念清淨心無量無邊的功德才會顯現。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化除一分煩惱,就有一分法身,所以佛經裡面講:「煩惱分分斷,真如分分現。」這就是「修德有功,性德方顯」。藥山禪師提示李刺史,戒除閨中之物,這是第二步。

  一次藥山禪師夜間登山經行,見雲開月現,大嘯一聲。李刺史聽聞此事,寫了一首詩贈予禪師:「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保持這個覺性,不送不迎,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念心始終任運騰騰,無有障礙,這就是保養聖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月」就是指我們這念心,「雲」就是煩惱、無明、妄想。煩惱來了,「嘯一聲」,照它一下,妄想就沒有了,這是作主的功夫。悟了道還要修道,修道到最後,要保任成道。

  佛法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簡單,但是佛法普度眾生,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假使對方的根機還沒有到,就跟他說簡單的佛法,要三根普被。大眾在精舍裡擔任住持,獨化一方,修菩薩行;禪七,是更上一層樓,所以跟大家講佛法裡面的精髓。

  禪堂裡就是「選得幽居愜野情」,這個就是幽居。「終年無送亦無迎」,這是頓悟自心的法門。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如何無送無迎呢?看到好的境界來了,不要歡喜,這是「無迎」;什麼是「無送」?看到不好的境界,也不要排斥,這念心始終如如不動。

  打坐時,妄想來了,不要管它。好的妄想來了、好的境界來了,不要歡喜;壞的妄想來了、壞的境界來了,也不要煩惱,始終保持這個覺性。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讚歎你,也不要高興;有人毀謗你,也不要煩惱,無送無迎。這就是在保養這個覺性,「終年無送亦無迎」。「修德有功,性德方顯」,要持之以恆,菩提心、清淨心、涅槃心、不動心、真空妙有心才會現前,法身才會現前!

  佛法一個是說,一個是做,說到就要做到,「說到做不到,是名不到道」。大家出了家,很有福氣,要珍惜這個因緣、這個身分,要修菩薩行。修行一個是靜,一個是動,要在利他當中完成自利。自利是什麼?這念心要作主、要提升、要淨化,這就是在自利,禪七,就是靜中養成;度化眾生,就是動中磨鍊。現在還是這句話,「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