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度精舍住持精进禅七开示

(一)

  中台禅寺建设至今满二十年,此次精舍住持禅七是落成十周年后第一次禅七。住持,是中台禅寺的核心,也是佛教的精英,所以这一个住持禅七是很珍贵的。现在政府提倡“黄金十年”的国家愿景,此次住持禅七也可以说是一个黄金禅七,因为过去建设道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一切都是齐头并进,大众都非常辛苦;现在道场建设完成,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不但要净化身口意三业,还要提升自己的知见。

  在平时,建设道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度一切众生,无众生不度”,这些是善念、善行、功德。虽然是慈悲、是善念,还是属于有为法。现在,要把有为法转化成为无上的知见,要转化成为无上菩提。如何转化?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能所俱空;断一切恶,无恶可断,能所俱空;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可度,能所俱空。

  修善、断恶、度众,是假观善;能所俱空,是真空善。禅七再进一步,不着有、不着空,中道实相,归于自心。禅宗祖师说:“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心”,此即菩提心。所谓“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菩提心就是无住心,什么都不住,只有这念绝对的心,不住有、不住空,不住非有、不住非空,不住即有、不住即空,不住善、不住恶,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东、不住西,不住上、不住下,不住明、不住暗……一切无所住,这念心是绝对的,这就是提升知见。

  大众发心出家,这一生都想要成道,要成无上道、无上菩提。道有深、有浅,三皈依是道,五戒也是道,十善也是道,四谛也是道,十二因缘也是道,六波罗蜜也是道,顿悟自心也是道……看看自己属于哪个道?对自己要有一个交代,这就是我们的知见。禅七当中,要通身放下,要给自己一个交代,这就是提升自己。所以,这次禅七是黄金禅七。不只是黄金,而且是白金;不只是白金,而且是钻石禅七;不只是钻石,而且是红钻禅七。什么原因?在七天当中,不打妄想,不落昏沉,保持这念无住心、菩提心。这念心是什么?就是《楞严经》所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知见无见”,知见,就是我们的觉性。师父说法、诸位在听法,假使没有觉性,那么是谁在听法?每个人都有这个知,但是,一般人知了以后,落入第一知、第二知、第三知……变成十八界,就落入众生境界。

  《楞严经》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一切山河大地、日月虚空,是由我们的妄想产生出来的。知见则是绝对的,保持这个知见,什么都不住,明也不住、暗也不住。看到好的,不理它;看到恐怖的境界,也不理它,如禅宗祖师所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就是这念知见。见到好的境界,不要欢喜;见到坏的境界,不要烦恼,如禅宗祖师所说:“不送不迎”。不理它,就是斩。为什么不理它?因为这些都是虚妄不实的境界。

  假使天天拜佛,打坐时就看到佛像、看到菩萨像、看到光、看到种种宫殿,这些是哪里来的?是我们的福德,是心想所生,有生就有灭,是虚妄的光影镜头,不要理它。假使心当中经常患得患失,由贪瞋痴所产生出来的幻觉,就现出恐怖的境界。贪色的人,就看到美人;贪财的人,就看到钱财;贪吃的人,就看到吃的东西……一切都是自心所起的妄想、幻觉。不理它,就是提升自己。假使没有提升自己,怎么能够成正觉?所求的一切都是方便法门。

  佛说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方便。无论是禅、净、密、律,一切都是方便。什么叫作方便?因为众生的根机很多,每一个众生的心境完全不一样,有利根、有钝根,有上根、中根、下根。上根又分上上根、上中根、上下根。所以,佛要说众多法门。佛法是三根普被、观机逗教、应病予药。观机,观察众生是什么根机,是上根、是中根、是下根?他来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来求道的、来求保平安的、来结善缘的、来观望的?然后开出适合的药方给他吃,就能治好他的病。佛法有五乘佛教,属于人道的根机,就跟他讲人道的道理;属于天道的根机,就跟他讲天道的道理;想得解脱,就跟他讲四谛的道理……要应病予药。看他什么病最重,就开个药方给他吃,让他修适合的法门。

  法,是用来治病的。许多人不了解,修某个法很有感应、很有成就,就心生欢喜,产生法执,这个观念就错误了。一切法都是用来对治妄想、对治昏沉、对治贪瞋痴慢疑邪见,大家要了解。作为住持,先要了解这些道理,否则不但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有最高的知见,才能开示得恰到好处。有些人认为佛法讲空,就代表什么都不要了。庞蕴居士云:“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名利财色、贪瞋痴等烦恼都要空掉;这念觉悟的心、这念本心,则要保持。

  出了家,知见最重要,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就是无住心、清净心,就是《楞严经》所说的“知见无见”,也就是师父说法、大众听法这念心。只有这一念,不能有第二念。打坐,不要起心动念,不要打妄想,只保持这念心。没有妄想,就是定。坐在这里,看到什么都不要理它,它来让它来,它去让它去,这念觉性始终清楚明白,这就是慧。定慧不二这念心,即是道。明白道在哪里,才能修道;假使不明白,所修的都是加行、都是方便。念佛、持咒、拜忏……参加种种法会、作种种功德,都是方便。用这些方便、这些加行,对治过去的恶念、恶行、妄想、颠倒,目的是在这里。

  经云:“念而无念”,以念佛、持咒、诵经的方法,对治我们的妄念。妄念没有了,这句佛号也不要了,归于无念。无念,才是正念,《六祖坛经》云:“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不着有、不着无,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念心就是道。这念心一尘不染,这就是道。如同净土宗所说:“莲出污泥而不染”,把香水倒在莲花上,莲花也不欢喜;把臭水倒在莲花上,它也不染着。“污泥”,代表五浊恶世,我们这个世界花花绿绿、五花八门,心当中不染着。不染,就是不贪、不爱、不取、不舍,知而不着。如经云:“见境不生贪爱”,外境有动、有静。无论是动境、静境,都要以智慧去处理,不生贪爱,无住生心。在五浊恶世当中心不染尘,这朵莲花就是白莲花。每个人都有一朵莲花,用念佛、诵经、忏悔等方法,化除烦恼;烦恼没有了,心清净了,就像白莲花一样。

  净土宗以莲花来譬喻这念心,禅宗则云:“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百花丛,森罗万象,五花八门。要度众生,就必须到这个世界当中,如一般人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这些尘劳当中,要“不沾身”,这就是菩萨行。小乘圣者知道环境的险恶,恐怕堕落、恐怕被众生所转,所以离开世间,到山上去住茅棚、修苦行,声闻、缘觉就是如此。 大乘菩萨不能离开世间,有众生才有菩萨。在世间修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用六波罗蜜对治心当中的六个烦恼、六种毛病。由于心当中有悭贪,所以要修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修布施,属于福报,最后能所俱空,没有布施的人、布施的对象、所布施的资源,归于般若波罗蜜,统统归于自性、归于这念觉性。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修的就是福报,最后到天上去享福。因此,要想再进一步,每一度都要有般若波罗蜜,能所俱空,空也不执着,统统归于这念觉性。觉性在哪里?“知见无见”,就是听法这个觉性。保任这念心,保任成功了,才有成道的希望。


(二)

  什么是应病予药?有些人在社会东碰西撞,走投无路,感到人生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这时,你要他能所俱空,念而无念,他听不下去。这时,假使告诉他念佛、诵经、持咒,有无量的功德、有无量的福报,他就能接受。这就是方便法门。功德、福报在哪里?念佛,三业清净,心不散乱、意不颠倒,这是一种定,是一种方便。有些人持咒、念佛、拜佛,是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身体健康、多子多孙,这也是方便。所以,要“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

  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所有一切法都是为众生立的,不是为圣人立的。要想求解脱,这念心要达到一法不立,也就是禅宗所说的“一丝不挂”,这念心什么都不能染着。起了染着,这念心就不净、不灵,就有尘垢。有些人认为既然“知见无见”,既然修行什么都不要,就装疯卖傻,空空洞洞的,什么都不知道,那就糟糕了。《六祖坛经》云:“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见一法”,其实这是说法上的方便。有些人认为什么都不需要知道,什么都不需要了解,什么都不要去研究,就落空了。有些弘扬佛法的人认为:“不参禅,不学教,弥陀一句真心要。”这是错误的观念,假使不听经、不学教,只念一句“阿弥陀佛”,怎么知道念佛要念到什么程度?什么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能所俱空?什么是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所以,什么都要知,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所以,要研经、要判教、要会通。

  又有人说:“所知也会有错误,所以不要去了解、研究佛法,以免成为所知障。”这个观念也是错误的。“所知不为障,而是障所知”,应该知道的却不知道,才是所知障。不了解什么是事、什么是理,不了解什么是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这就是所知障。记前忘后,记后忘前,这就是业障,障所知。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法门,为什么是方便?所谓“有念即众生,无念即佛”,因为我们心当中有很多妄想、杂念、邪念,没有办法把这些念头止下来,所以用诵经、念佛、持咒等方法,以念止念;等到妄想没有了,念而无念,归于无念。无念,才是正念,因此《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所以,念佛要怎么念?用一句佛号把心收回来,用一句佛号来净心、定心。把佛号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使这念心归一,这就是念佛的目的。否则,执着这句佛号,拚命地念,有什么用呢?毫无用处。持咒也是如此,一切法门都是用来治病的。所以,念佛,要从心当中提起一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这念心就不会跑掉了。念了以后,这一句佛号归于自心,归于无念,能所俱空,平常心就是道。

  许多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弘扬净土宗、禅宗、密宗,执一非他,互相毁谤,成了法执,就把整个佛法葬送掉了。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当住持,要提升自己的知见,提升了以后,要把所有的佛法融通。打禅七与打佛七殊途同归,打佛七,用佛号来把这念心归一,所谓“打得念头死,方许法身活”,念头来了,念一句:“阿弥陀佛。”把念头打死。念到最后,归于无念,这是定。

  经云:“金刚道后异熟空”,金刚是不动。八风吹不动,我们这念心就是金刚。不动明王又称常住金刚,背部有火焰。火焰代表智慧,用定、用慧来化除心当中的无明烦恼。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在外面到处去求不动,就走错路、走远路、走邪路。

  佛法一个是事,一个是理。以拜佛为例,“能礼所礼性空寂”,一个是恭敬礼,一个是平等礼。中台四箴行也强调“对上以敬”,恭敬心不容易养成,拜佛、诵经、拜经,目的是在养成我们的恭敬心。义净大师至西天取经,历经千辛万苦。经,就是智慧,我们当然要恭敬,这就是拜经的目的。拜佛,佛是一个象征,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但还有佛像。拜佛,就是恭敬如来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席不暇暖,“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观众生如一子,观众生都是一个生命,这种大慈悲心,是值得我们恭敬礼拜的。所以,拜佛,不是为了求什么,而是一个恭敬心。养成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业障;消一分业障,就能增长一分福德和智慧,目的是在这里。

  因此,礼佛,不是祈求。世间上一般人求佛祖保佑多子多孙,就等于拜神、拜土地公、拜妈祖、拜关公一样,同样是求荣华富贵、多子多孙,同样是求中奖,这是世间一般人的心态。虽然他不了解拜佛的意义是在养成恭敬心,但退而求其次想,总比不拜佛好,至少跟佛结了善缘。

  我们出了家,要了解拜佛是恭敬,不要祈求,“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有所求,就是众生。你向佛求,就是众生;你关心众生,就是菩萨。所以,有这个机会当精舍住持,社会上无论上、中、下层的人来到道场,要有亲和力来摄受他们、鼓励他们,这就是大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你就见到了佛、见到了菩萨,你就有佛菩萨的精神,佛菩萨就在你左右。所以,在世间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就要开方便。

  今天对大众所说的,就是开权显实。在精舍,就要开方便,不能以我们的知见和行为为标准。佛法就等于教育一样,有幼稚园的学生、国小的学生、国中的学生、高中的学生、大学的学生、博士班的学生……在精舍弘法,必须要有这种智慧,不能全部都一样,要应病予药,善开方便门。一般来说,上根的人是少之又少,多半都是中根、下根、下下根,所以要有方便,一切法都是为众生而立的。

  小乘圣者知道世间是苦,观三界苦、生死是冤家、身体如牢笼,所以先要解脱自己。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先把自己的问题处理好,到深山里修行。中国的佛法有大乘、有小乘,三十七助道品为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所共学。假使心当中的烦恼太多,做不到“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见到年轻貌美的女孩子、男孩子,没有办法不起贪爱,就要先对治,修四念处观。

  由于世间充满了尘劳、污泥,所以一般人要到山上去隐居。所谓“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大隐于朝”,就是大乘菩萨的境界,如禅宗祖师所说:“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也就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莲出污泥而不染”,都是一样的道理,只是说法不一样。“知见无见,斯即涅?”,这是最高的层次。想要悟道,必须知道“道”在哪里?道,不在外面,而是我们的觉性,“知见无见”,打坐时,保任觉性的存在,行住坐卧不离当念。


(三)

  这念心有体大、相大、用大。体,是清净法身佛;相,是圆满报身佛;用,是千百亿化身佛。用这三个层次、三个作用,来说明我们这念心。

  清净法身佛是什么?就是师父说法、大众听法这个本性,真空无相、不去不来、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法尔如是、寿命无量,每个人都有,就是这念觉性。虽然每个人都有,但里面有渣滓、无明、烦恼、邪见,所以本具的佛性如金在矿,必须把矿慢慢炼掉,化烦恼为菩提,这念心保养成功了,才有清净法身佛。

  炼矿成金,必须要有功夫,就要觉──觉察、觉照、起观行。起观行,就是能观之智。这念智慧心,就是圆满报身佛。什么是智慧心?打坐的时候,心跑掉了,赶快把它收回来。知道收回来的这念心,就是智慧心。心当中起了恶念,发一个惭愧心,马上把恶念化掉,这就是智慧。智慧佛,就是智报,智慧的报身,就是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过去没有觉悟,所以没有报身佛,如金在矿,清水和污水混在一起,水和泥沙混在一起。开始觉悟了,才有智报。报身如何才能达到圆满?行住坐卧、动静闲忙,都要觉察、觉照。动的时候,这念心有了过失,马上把它照破;静的时候,打坐的时候,有五阴境界,要把它照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智报。所以,智报有始无终。

  千百亿化身佛是什么?就是这念心的作用。诸位到精舍里,就化身为住持。住持,一是住持道场,一是住持正念,心当中如如不动、了了常知。说法的时候,就化身为法师;扫地的时候,又是一个化身;煮饭的时候,又是一个化身……化为千百亿身。

  化身,是有始有终;报身,有始无终;法身,无始无终。这就是我们的知见。有了这个知见,这一生就能成道、就有希望。如果没有这个观念、没有这个希望,南辕北辙,怎么样精进都没有用。要往南方走,却往北方去了。因此,禅宗祖师说:“只贵子知见,不贵子行履”,知见是什么呢?了解心在哪里、佛在哪里,了解心清净就是净土,不要到外面去求,这就是知见。

  憨山大师说:“净土就在净心中,不得向外别寻觅。”净心从哪里来?不是另外有一个清净心,而是化除烦恼得来的。烦恼、业障、妄想、昏沉转过来,这就是清净心、就是真净土。这就是知见。假使没有这个知见,不可能生净土,连净土在哪里都不知道;一天到晚都在求佛,佛在哪里都不知道。经上讲得很清楚:“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灵山在哪里?不是在印度,灵山就是师父说法、大众听法这一念心,每个人都有。这念心清净了、光明了,就是灵山。这就是知见。所以,要端正知见、提升知见。

  根机没有成熟的人,受个三皈,可以不堕恶道,这是最起码的知见。希望将来生人道,人道有上、中、下,虽然是做人,但是六根不健全,或成为乞丐、流氓……虽然是做人,还有贫穷富贵、寿夭、贤愚不肖……相差很多。假使想要作个富贵的人、想要作个好人,就要持五戒。这又是一个知见。五戒又有上、中、下三品,上上品生到天上,必须修十善,这也是知见。天上虽然好,天福享尽了仍会堕落,所以要找个更保险的方法,那就要修四谛,得解脱。这个知见就慢慢地提升了。

  大众出了家,要了解为什么要出家。出家,是为了成道。成什么道?人道、天道、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佛道?要提升自己,达到最高的知见,即是如来的知见,“知见无见,斯即涅?”。这就是悟了道。悟了以后,还要保任。保任这个道是不简单的,所以“悟道容易修道难”,不是悟了道就了了,悟了以后,要保任,静中养成、动中磨炼,如龙养珠、如鸡孵卵,心跑掉了,就收回来,经常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住坐卧始终不离当念,无论是顺境、逆境,白天、晚上,有病、无病,就是这样长期地保任下去。保养成功了,因缘成熟了,就有成道的希望。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在动静闲忙当中起观照,保养圣胎,这念无为心、清净心现前了,就成道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清净,“无明分分断,真如分分现”,也能分证菩提、分证真如。所以,在禅堂里面,是最宝贵的时间,自己的事情要放下、精舍的事情也要放下。出了禅堂,就要提得起。这个禅七是黄金禅七,机会难得,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不仅是“寸金”,过了一分钟,我们的生命就少了一分钟;过了一天,我们的生命就少了一天。所以,时间是很宝贵的。

  悟道、修道、养道、成道,这是自己的事情。大乘在利益众生当中完成自利,度了众生又无众生相,能所俱空,归于觉性,这就是自利。有了烦恼,马上反省、检讨,把烦恼化掉。“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藉这个机会来磨炼自己、成就自己,跟众生结缘。假使没有缘,要修福报也不容易,所以要福慧双修。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一般众生没有办法离开六尘境界,眼睛要看,耳朵要听……眼以色为食,耳以声为食。眼睛不看就很难过,不看就不行,一无聊就要看报纸、看电视,要唱歌、跳舞……;耳朵要听好听的音乐;鼻子喜欢闻香的;嘴巴要酸甜苦辣种种刺激才够味;身以触尘为食,穿得好、住得好、睡得好、坐得舒服,还要找人来按摩,松松筋骨,这些都是众生境界;意以法尘为食,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算计他人,尔虞我诈,这就是众生境界。

  什么是菩萨境界?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菩萨以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禅悦,就是打坐心念归一了,这念心产生禅悦,超越了时间、空间,所以说“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这念心没有甲子,没有相对的境界,没有时间、空间。打坐的时候,人我、是非,统统都要放下,只有这念绝对的心、清净的心、无为的心、无染着的心。这些心现前了,身心清凉,法喜充满,一个钟头一刹那就过去了。这念心超越了时间、空间,是绝对超然的,有的菩萨一入定就过了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几劫。这是人生最高的真理。

  打坐是先苦后甜,平时要把腿练好,一坐下来心平气和、心开意解,一尘不染,马上就进入禅悦的境界了。平时修一切善,善法成就,众生欢喜,诸佛欢喜,这就是法喜。看到人家修善、来听经、来闻法、来皈依、来建设道场,这些都是法喜。所以,菩萨以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众生则是以六尘境界为食,完全不一样。

  了解这些道理了,就有了方向,要提升自己的知见、净化自己的心灵;外在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境界,都是福德。“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我们这念心是绝对的,“万虑亡”,什么都不要想,思而无思。思,是心的作用。作用了以后,要归于无作用,如经所云:“用而常空非有,空而常用非无”,这念心是空,作用了以后,要归于无用。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要达到绝对的境界,没有相对的、没有商量的余地,这就是不可说不可说,就是指不可思议的这念心。有思、有议,这是心的作用,就成了生灭;无思、无议,这个觉性存在,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去不来。这就是提升我们的知见,大众要去体悟。

  神秀大师派徒弟志诚去六祖大师那里听经闻法,志诚说:“师父!您是当今的国师,精通三藏,能说善道;六祖大师是不认识字的柴夫,有什么可听的?”神秀大师说:“六祖大师证到无师智,是果位上的圣者,虽然我通达三藏,却不如六祖大师。”于是,志诚到曹溪,跟随大众一起向六祖参礼请益,但并未说明自己的来历。六祖大师一开始讲法就说:“今天有人来盗法。”志诚知道六祖大师发现了,便出来向六祖大师顶礼忏悔,并说明自己来求法的因缘。六祖大师问:“你的师父是当今的国师,你很有福气,在那里学习。你把你的心得说出来听听。”志诚说:“师父告诉我们要修戒定慧。”六祖大师问:“你师父对戒定慧怎么解释?”志诚回答:“师父告诉我们,诸恶莫作就是戒,众善奉行就是慧,自净其意就是定。”六祖大师说:“你师父解释得很好,不过我的解释不一样。”志诚觉得奇怪:“戒定慧就只有一个,怎么会有两个?请大师开示,什么叫作戒定慧?”六祖大师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六祖大师是从心上来解释,神秀大师是从事上来解释。从事上解释,是度钝根的人、度渐修的人;六祖大师是度利根的人、度上根的人。

  什么是戒?“心地无非”,这个就是戒,自己做得到吗?起心即错,动念乖真,心当中经常保持无念、无住、无为、无相,这个觉性就是“知见无见”这念心。“心地无痴自性慧”,做什么事情都要念念分明、处处作主,念而无念、修而无修,时时刻刻不离当念,用了以后则空,“空而常用非无,用而常空非有”,经常保持这个觉性。“心地无乱”,不要想东想西、患得患失,这就是定,不要另外去修定,心本来就在定当中,是自己搞乱了自己。明白了以后,这当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去不来,与诸佛平等不二,就是“身去身来本三昧”,不需要另外去修三昧,本来就是具足的。

  所以,禅七要在这念心上来用功,“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这是大乘佛法。陶渊明也是悟到这个道理,他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身在城市当中,心无染着、心无挂碍,始终保持这个觉性,始终保持“知见无见”这个心,世间的喧闹与自己毫无关系,自己要去悟这个理。

  这个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每个人的领受不一样。所以,我们打坐要提升自己、净化自己的觉性。「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绳头」,就是我们的念头。修行没有别的,就是当下这念心。打了妄想,妄想来给它来,妄想去给它去,不理它。心跑掉了,收回来,就是「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行住坐卧要在这个地方来用功,这一生就不会愧对自己。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