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年度結夏開示

(一)950924

  無論在家或出家修行,都希望成道。第一要先悟道,悟了道以後是修道,最後才能成道,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容易忽略。儒家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就是溫習、複習;溫故,就是將已知道的事情重新複習,時時刻刻念茲在茲,不要忘記。

  雖然我們知道了這些道理,可是不一定能夠做到,因為心很粗,六根時常向外攀緣,「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一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就容易攀緣;攀緣了以後,產生顛倒、取捨,就容易迷失自己。所以,修行要時時刻刻念茲在茲,不要忘記自己本具的覺性。

  我們天天在念佛、禮佛,究竟佛在哪裡?為什麼要拜佛?覺得自己業障重,打了妄想、犯了過失、造了惡業,所以來禮佛懺悔。拜佛的目的是在懺悔,懺悔之後,心清淨了就是佛,六根清淨就是佛。「能禮所禮性空寂」,能所俱空這一念心是絕對的。如果希望見佛,有能見、所見,心就成了相對的,就變成妄想了,哪裡還有佛?佛早就成了生滅心,成了生滅心就是妄想。這念心沒有能見、沒有所見,達到絕對了,就稱之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心當中有了過失,佛就不在了,佛就變成了無明、煩惱、愚癡。所以,禮佛的目的是在檢討、反省,使我們的佛性時時存在。佛性就是覺性,眼睛能見、耳朵能聽、嘴巴能說,有了過失,馬上檢討、反省、慚愧、懺悔、改過,這樣就是真正的修行。否則,即使每天禮很多佛、念很多佛,心當中都是妄想、塵勞,也沒有功德可言。

  「佛」就是指我們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這一念覺性。心不貪、不瞋、不癡,清淨心就是佛;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綺語,口清淨就能與佛相應;身體不做殺、盜、淫,身清淨就能與佛相應。所以不要好高騖遠,只想到要在將來成佛。將來怎麼成佛?「萬丈高樓從地起」,沒有現在的努力,也不會有未來的成就。大家都知道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能夠做得到,三業清淨了就是佛。

  所以,佛法必須在生活上落實,首先要有信心,信清淨心是佛、清淨心是道。《金剛經》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是什麼?心當中一念不生,當下這個覺性就是無為。所以,修了善,沒有能修之心、沒有所修之境,能所俱空;弘揚了佛法,無一眾生可度,能所俱空。雖然是無為法,但也不妨礙有為法,什麼是「有為法」?「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這屬於有為。既然要契入無為,為什麼還需要修有為法?因為要藉由修善來轉識成智,轉化心中的惡業種子,轉了以後,能所俱空,就是歸於無為法。

  「斷一切惡,無惡不斷」,怎麼去斷?檢討、反省,慚愧、懺悔,把它看破,這個就是斷惡。譬如,對於男女之間的事情起了貪愛,念念不忘,就要把它看破。什麼叫做「看破」?男女之身本來就是臭皮囊,這個身體是臭的,大家要了解,執著身體為實有,就會起貪愛,必須藉由修不淨觀來看破這種煩惱。「觀」就是思惟,思惟一次沒有用,這個妄想還是會一波波不斷地湧現,所以在靜坐時還要不斷地反覆思惟:九孔流不淨……這個就是看破,這個就是觀行。「觀」不是想一個東西,而是用智慧心反省、觀照,把煩惱照破、把境界照破。如果不看破,心中的這個「賊人」始終還是存在。王陽明先生說:「擒山中賊易,擒心中賊難。」六根對六塵,生了無明、起了煩惱,心當中的貪瞋癡就是賊人,所以要時時刻刻警惕自己。每一個人都有妄想、煩惱,我們現在要轉煩惱,把賊人變成好人。



(二)951001


  除了轉煩惱,進一步還要養道。什麼是「養道」?就是培養這念清淨心,「如雞孵卵」、「如龍養珠」。養,就是保持我們的清淨心,如果沒有經過長期保養、長期觀照,這念清淨心不會現前。平日弘揚佛法是「善開方便門」;養道,是「安住大乘心」。

  「如龍養珠」,如果龍把自己的珠子養成了,就能呼風喚雨,可以現大神通。我們這念心就像龍珠一樣珍貴,養成功了,就能得自在、得解脫。修道到開悟的過程是「如雞孵卵」,好像母雞孵蛋一樣,經過數天,在溫度和各種因緣和合下,小雞就孵出來了。如果母雞不專注地孵蛋,而是亂蹦亂跳,始終安住不下來,這些蛋便容易受涼、受潮,孵不出小雞。

  養道也是同樣的道理,時時刻刻使身口意三業清淨,六根不攀緣、顛倒,並且要堅住正念、隨順覺性。覺性要時時刻刻存在,不管順境、逆境,白天、晚上,動靜閒忙,覺性都要存在,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離開了覺性,念念就是妄想、生滅。明白這些道理了,就要找一個清淨的環境,如龍養珠、如雞孵卵,使清淨心、不動心、作主的心念念分明、時時存在,不存在了就要趕快收回來,只起善念,不起惡念,最後善念也了不可得。所以,修行有這麼一個層次:「先以善捨惡,後以捨捨善。」悟到這個道理,就算開悟了;悟了之後還要修道、養道,那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乃至於這一生都是在養道。

  其實覺性是本具的,不是養出來的,只是我們現在明白了,知道要轉識成智,就稱之為「養道」。做事的時候,這念心要清楚明白,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得很好,不說長道短,修一切善法,這些就是養道。有善法才能有福報,沒有善法就沒有福報,善法、福報是修出來的。修了以後,修無修修,保持正念,能所俱空,又回歸到覺性。

  養道成功了,就能成道。但悟道、修道、養道、成道都不是短時間的,因為我們心當中習氣很重,告訴自己要改過、不打妄想,偏偏要打妄想,這就是「習氣」。為什麼偏偏要打妄想?這是我們過去生中的習氣染著成垢,所以修行要從這個地方來修,無論禪、淨、密、律,都是在這念心上用功。如果不知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不知道修身口意使三業清淨,而是到外面去求道,這就屬於「外道」。



(三)951008


  佛說八萬四千種法門,每一種法門都是用來對治煩惱、妄想。「藥無貴賤,治病者良」,哪一種藥能夠對治自己的病,就是最好的藥。佛法也是一樣,「法無高下,契機者妙」,每個人都有貪、瞋、癡三毒,所有一切藥、一切法,都是緣自貪瞋癡的病;貪瞋癡的病治好了,這個藥也不需要了。所以《金剛經》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過了河,就不需要船了;生死了了,心當中所有的法門通通都要放下,這就是正知正見。

  淨土宗講,念佛有一個自性天真佛。念佛的目的是用這一句佛號把我們的妄想化掉、把煩惱照破。所以要「念而無念」,無念才是佛。明白這個道理,就找到菩提心了,菩提心就是我們的清淨心。所謂「念佛有個自性佛,誦經有卷無字經」,誦經也是一樣,是在對治煩惱、無明,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心當中有一卷無字經──天然本具的覺性。這些都是正知正見,如果不了解,東求西找,甚至到外面去求無上大法,這就顛倒了。法是什麼?世尊〈付法偈〉說:「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也就是《金剛經》所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在哪裡?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個覺性,一念不生就是無為法。

  釋迦牟尼佛說了無量無邊的法,到最後自云沒有說一個字,這是什麼道理?能所俱空。如果執著自己說了很多法,就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心就迷了。說了以後一念不生,沒有一句佛法可說,這就是無為法,無為法才是真正的佛法。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沒有一個眾生可度,為什麼?如果逢人便道,就是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心當中就有無明煩惱、貢高我慢。釋迦牟尼佛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卻說沒有度一個眾生,因為佛的心始終是安住於無為法。



(四)951015


  什麼是佛法僧三寶?佛,就是已覺悟的心。知過、改過,智慧心時時現前,這是自性佛寶。這念心安住在空性上、安住在覺性上,有了煩惱,照見一切法畢竟空寂,能所俱空,這是自性法寶。能所一如,念念分明、處處作主,這就是自性僧寶。諸位要在這一念心上認識自己,做到了,就是三寶住世。

  佛法是以人為根本,以慈悲心、平等心、不動心、智慧心、無住心為根本。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在佛法當中,一開始就教大眾要修五戒十善,做到了五戒十善,心就清淨了。太虛大師講:「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人格完成了,進一步超凡入聖,那就是水到渠成。「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沒有現在的努力、用功、檢討反省,怎麼會大徹大悟呢?要大徹大悟,還必須以人為根本,先要老老實實做人。

  禪宗祖師說:「百尺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打坐、做事,這念心都是在空當中,這是百尺竿頭上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雖然證得了真空之法,但卻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實,那什麼才是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百尺竿頭如何再進步?悟到真空的道理,不住在真空上,又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這個就是「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頂立」就是百尺竿頭,「深深海底行」就是和光同塵,與大眾平起平坐。每個人都一樣在穿衣吃飯、做人做事,可是開悟的人就是和大家不一樣,無論穿衣吃飯、做人做事,心中都沒有貪著,內心很平穩,沒有人我是非。所以「十方世界現全身」,整個世界都在我這一念心當中,進也進得、退也退得,空有無礙,這就能得自在。「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就是要在世間落實,假使住在真空當中,和眾生隔絕了,怎麼去度眾生?怎麼去弘揚佛法?

  離開了這個覺性,另外去住在一個境界,那不是真正的道。如《六祖壇經》所說:「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修行的境界很多,但是都不能執著。什麼才是真實的境界?中道實相。中道實相就是指我們這一念心,《尚書.大禹謨》講:「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離開這個惟微道心,另外去找道,始終是找不到的。必須把這念心轉過來,以前起無明、起貪瞋癡,現在不起無明、不起貪瞋癡,這個心就是真實的心。



(五)951022


  心有體、相、用三大。心時時刻刻堅住在正念上、堅住在覺性上,屬於心之體;心的作用可以無量無邊的廣大,是心之用;作用即產生果報,則是心之相。修善,能生善的果報;作惡,有作惡的果報。做善事,心當中就是光明,光明就是淨土;做壞事,提心吊膽,心中充滿黑暗,將來的果報就是地獄、畜生、餓鬼。儒家講:「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坦蕩蕩,就是指這念心時時刻刻安住在正念上。

  《四十二章經》說:「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講四聖諦,最後在娑羅雙樹間入涅槃前還是講四聖諦,佛所開示的三十七助道品都是幫助我們淨心、定心、破執、轉識成智的法門。這些道理要了解,否則天天講悟道、修道,連道在哪裡都不清楚,如何修道?如果沒有這個觀念,失去了信心,人云亦云,這一生修道就不能成功。「某個上師很好、哪個地方有法、哪尊菩薩很靈感……我要去修一個法,希望得到加持……」有了這種心念,已經離道十萬八千里遠了,佛已經跑到西天去了。「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聽到了種種傳聞,打了妄想還不自覺,晚上再繼續做夢,「唉呀!那個法真靈啊,我還沒有去就做夢了……」其實是自己的心產生執著。

  一切法都是心生出來的,心生出來的就是一個夢境。所以夢裡好的、壞的境界,我們絕對不執著,要成為一個不做夢的人。什麼是不做夢?至人無夢。至人,就是至高無上的人,就是聖人、智者。佛經講:「照見五蘊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既然一切法空,我們還要修善嗎?當然要修,要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什麼是菩薩?不是天天去拜的菩薩聖像。觀音菩薩有三十二相,哪一個才是觀音菩薩?觀音就是慈悲心。只要有慈悲心,觀音菩薩就在我們身旁。要見菩薩,就要通達無我法。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萬象皆是虛妄,無有一法獨立存在;知道一切法都是虛妄的,不去執著,通達無我,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既然是無我、是空,那我們什麼都不要做了嗎?還是要做,如《金剛經》所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通達無我法者,還要修一切善法,才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951029


  禪宗直截了當告訴我們,心淨即是佛、心定即是佛、心明即是佛、絕對心就是佛,這就是一個方向。心有體、有相、有用,不要執著在某一個境界上。《六祖壇經》記載,神秀大師有一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屬於漸修。修行不要好高騖遠,不要以為這樣的境界不究竟就忽視它。真正將這四句話應用到修行上,有無量的功德。「身是菩提樹」,要想成道,就如同種菩提樹一樣,要善調身心、要持戒,使身口意三業清淨。除了善調身心以外,還要勤修善法。修善法是福報,有了福報,食衣住行就沒有問題。「心如明鏡臺」,心如同鏡子,由於在日常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原本的明鏡就蒙了塵,所以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第一步。怎麼樣叫做「拂拭」?檢討反省、改過自新。檢視身口意三業有沒有過失?有,馬上就改,這就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心如明鏡臺」,在佛經裡也有許多類似的譬喻,所謂「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相來則現,相去則無」,心就像是一面鏡子,講得具體一點,心不離六根,覺性展開來就是六根的作用。「漢來漢現,胡來胡現」,無論什麼人來,我這一念心都能夠知道,是非、善惡,有為法、無為法都知道,男女老幼、美醜、忠奸、成敗、得失、窮通壽夭……都知道。如果這些都不知道,我們的覺性到哪裡去了?不就成了沒有知覺的石頭了?

  「相來則現,相去則無」,在白天做了很多事情,經過了很多的波折,過去就算了,心當中不能有一點東西存留,要無住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一念心是清淨的心,就像明鏡一樣,「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不動」就是一塵不染,心不染污。「不動」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不是什麼都不去做。「相來則現,相去則無」,白天做了種種工作、經歷了種種事情,到了打坐的時候,要能一念不生;否則,心中的執著一大堆,妄想、煩惱也很難消化掉。要如明鏡當臺,這念心始終不計較、不執著,「人在哪裡,心在哪裡」,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法。

  這個道理在《莊子》也講得很清楚:「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至人就是聖人,至高無上的人。至人運用這念心就如明鏡一樣,能把所有的事物照得清清楚楚。「不將不迎」,迎,好的就生歡喜;將,就是憂愁、煩惱、嫉惡如仇。聖人「不將不迎」,這念心始終是坦蕩蕩的。雖然不將不迎,鏡子裡面還是清清楚楚,什麼來什麼現,這是心的作用。「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應」就是順應世間上的萬事萬物。「應而不藏」,心當中不能留一點痕跡,這個就是修行。「故能勝物而不傷」,面對任何境界始終是「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這念心始終是清楚明白。看到好的,不起貪心;看到不好的,不起瞋心。要達到這個境界,先要把神秀大師這四句話應用到日常生活上,「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七)951105


  除了應用神秀大師所說的法,第二個層次就要了解如何破除法執,契悟真空。如六祖惠能大師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站在般若性空來講,屬於破除法執的真空境界,也就是「百尺竿頭上的人」。心安住在般若、真空當中,這是第二個境界,但是五祖弘忍大師卻告訴六祖這樣還沒有見性。「性」是我們的本心,六祖只契悟了空,事實上我們的本性、覺性非空非有,說有也不是,說空也不是。

  神秀大師所說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告訴我們回光返照的方法,若執著,就成了法執。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破除法執的說法,但是五祖大師認為這並沒有真正見性。所以,當五祖為六祖講《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六祖言下大悟,明白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開悟的境界也不是有,也不是空,是自心當中實實在在的境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才是真正見到本心,是實相境界。

  《六祖壇經》中的這三個層次,都是修道過程中的境界。如果執著第二個境界,住在空當中,並沒有見到自性。所以六祖大師最後才真正體悟了本心本性──清淨心、平等心、不動心、真實心。自性是我們的清淨心,自性是我們的菩提心。以天台宗所說「空、假、中」的道理為例,神秀大師的偈子屬於「假」,六祖大師所說的偈子是「空」,到最後真正徹悟了就是「中」,中道實相,體、相、用是一體的,如此才能顯出真實的受用。

  佛法就是心法,時時刻刻都不能離開自心。雖然佛法講空、假、中的道理,但都以慈悲心為根本,而慈悲心的養成就在平時,如五戒中的「不殺生」,就是慈悲。做事情要本著慈悲的性德,講話要有口德,若口出惡言傷害別人,哪裡還有慈悲心?所以不要目空一切、膨脹自己,不要貶責他人。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一個團隊當中,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人。每個人都有長處,我們可以從不同的人身上學習到很多道理。人生是活到老,學到老,所以要先把自己的身心放下。儒家又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賢思齊」,看到品性好的賢者,我們一定要向他學習。他的智慧很高,我們要向他學習;他的技能很好,我們要向他學習;他對人很厚道、修行很好,我們要向他學習。如顏回「不遷怒,不貳過」,經常檢討反省,知道自己的過失所在,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八)951112


  我們想悟道、成道,但是道究竟在哪裡?道,在我們的心當中,清淨心、不染著心、慈悲心、平等心、不動心、無住心就是道,這些要在平時培養。雖然心性本具,如果沒辦法保持清淨、不動,就必須經過一番努力,如龍養珠、如雞孵卵,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否則道就與自己不相干。你沒有去養它,這個道自然就不會現前。

  這念心一個是空,一個是有,空有之間是無礙的。心的本體是真空,真空不妨礙妙有。所謂「用而常空,故非有」,這念心每天都在作用,但不要執著有。用了,即做即了,心始終如明鏡一般。「空而常用,故非無」,不要認為這個心是真空的,看也不能看、說也不能說、動也不能動,自己把它拘束在真空當中。所謂「空而常用」,還要起作用的。所以,我們的心有真空、又有妙有。心時時刻刻不染污,不起煩惱,「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要時時刻刻覺察、覺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一念心始終要安住在覺性上,這就是中道,就是實相;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這就是覺性,這些道理都要融會貫通。

  禪宗祖師有首偈頌:「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來到道場修行,就要學無為,坐在禪堂裡,一念不生,覺性了了分明,就是學無為。「心空及第歸」,把所有的妄想、執著通通放下,不取不捨,心當中一塵不染,就能契入無為法,與道相應。

  這一念心「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無」,我們這念心雖是空性,但是能夠作用,並非什麼都不動。所以要更進一步體悟,「百尺竿頭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深深海底行就是腳跟要點地。禪宗所謂的「腳跟點地」是什麼意思?就是行住坐臥、穿衣吃飯,要腳踏實地、老老實實,不要好高騖遠,道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吃到美味的食物,這念心知道是好的,不要貪著;食物不合口味,知道不好吃,不要起瞋心,始終保持平常心,這就是腳跟點地。克己以嚴,對人以寬,這也是腳跟點地。如果自以為悟了道,就高高在上、目空一切,對什麼人都看不起,這就是腳跟沒有點地。

  悟的境界很多,而真實的境界是無得無失,平常心就是道。每個人都有這念心,每個人都可以悟道,雖然現在是凡夫,但是凡夫心不染污就能與佛心相應。這念心雖然人人都有,可是悟後起修就不簡單了,要能夠保任這念清淨心,就要如龍養珠、如雞孵卵。若沒有經過這一番修持,仍是在生死、苦惱當中。

  所以,理論和事實是不能脫節的。脫了節,修行就修不成功。「萬丈高樓從地起」,五戒十善是我們的根本。修行想要達到最究竟的一層,就必須先把地基打好。地基是什麼?就是五戒、十善,就是以人為根本,老老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做事。



(九)951119


  佛法就在日常之間,平常心就是道。大家都知道平常心,但是安住平常心卻不容易做到,所以做人做事要以中台四箴行為準則──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所謂「上」,指父母、師長、三寶,乃至於社會賢達、德高望重者。對上要尊敬,因為對方值得我們看齊、值得我們學習。

  「對下以慈」,什麼叫做「下」?以僧團而言,比丘是上,沙彌是下;比丘尼是上,沙彌尼是下;乃至出家眾是上,居士是下。在家庭裡,父母、長輩是上,子女、晚輩是下。對下要慈心廣大,如諸佛菩薩能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對下要慈,要有愛心,要有耐心、尊重心、容忍心,要有鼓勵他人的心。這些都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根本道理,根本道理做到了,我們的心就得到清淨、得到安定、得到滋潤。例如,具足慈悲心,你不求觀音,觀音自然在你身邊。我們雖然了解真空妙有的心性之理,若沒有大慈悲心,也只是自己得解脫,不能發揮全體大用。

  「對人以和」,對什麼人都要客氣、要和合。一般社會上的人都知道「和氣能生財」、「家和萬事興」。「來者是客禮相待」,不管對方是有錢、沒錢,老人、小孩、婦女……,來者是客,都同樣是要以禮相待,以笑臉歡迎,奉上茶水,這是一般做生意的待客之道。假使違背了這個原則,生意也做不成。例如,客人進來逛一下,東看看、西看看,東摸摸、西摸摸,東問問、西問問,後來嫌東西太貴,就走掉了。遇到這種情況,如果店家不高興,馬上給客人一個下馬威,這就不對了。雖然他只是來看看,沒有買東西,但自己還是以禮相待:「歡迎,歡迎,下次再來,謝謝!謝謝!」起碼要講這些話。「買賣不成仁義在」,人家走了,看到你這麼客氣,以後一定會再來消費,而且還會多買一點。所以,大家要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就是度眾的方便。

  佛法是以人為根本,人成即佛成,無論做人做事都要依根本原則而行。行菩薩道是「善開方便門,安住大乘心」,希望大眾要把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上,修行就在行住坐臥當中,不要認為念佛、誦經才是佛法。為什麼要念佛?念佛主要是對治自己的妄想,要念而無念,將有念歸於無念才是佛,清淨心現前才是佛。如果每天都保持無念,天天都是在念佛;時時刻刻堅住正念,時時都是在誦經。正念、淨念才是真佛。知道了這些道理,就要堅住正念,要有堅定的信心。一般人都喜歡求菩薩保佑,希望得到加持,什麼是「加持」?在聽聞佛法的當下心開意解,契悟了真理,生起了信心,就是得到十方諸佛的加持。

  現在社會上的亂象很多,世界上許多地方都在動亂、饑荒當中,甚至幾十萬人、幾百萬人都沒有飯吃。每天經常看到自殺的新聞,很多是因為經濟狀況不好,欠債、繳不起貸款、討債公司來要債,逼到走投無路而自殺。什麼事情都要退後一步想,退後一步,海闊天空。人在福中要知福,知足常樂,我們能夠在道場修行,是很大的福報。

  出家修行要經常提醒自己:「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要時時覺察、覺照,使身口意不犯過失,保持三業清淨。所謂「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平時要提醒自己:嘴巴不亂講話,心不隨意攀緣,把意識心收攝回來,念念作主,要動就動,要靜就靜,只起善念,不起惡念,這就是「守口攝意」。攝,就是收攝,把意根歸一,不讓它輕舉妄動。「莫惱一切諸有情」,不但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不讓人家起煩惱,還要修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無益之苦當遠離」,要安住正念,不去修毫無意義的苦行。「如是行者得度世」,確實做到了,這一生就能得到解脫。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