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禪的喜悅
可以化除種種煩惱垢染
使我們的心真正清淨
那麼人生會愈走愈光明
道路愈走愈寬闊
凡夫的心始終在相對中攀緣活動,始終沒有自己的存在,假使悟了「禪」的道理,相對也好,絕對也好,順境也好,逆境也好,白天、晚上、生死老少、出家、在家,都是如如不動,就是歡喜愉快。
禪可以從以下幾點體會得出來。
禪是神通妙用的心禪,是佛之心,是覺悟的心。人人都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即使超凡入聖,或墮三惡道,這念心終究跟著我們,只是契悟與否的差別。聖人的身口意真正契悟到禪心,所以起心動念都是禪,一言一行都可做人天典範,如永嘉大師證道歌言:「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禪宗祖師也說:運水搬柴都是神通妙用。因此,悟了禪,心就清淨,就會有很多獨特的見解,就能超人一等。
很多人喜歡拜四面佛、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因為他們有超大的能力。四面佛或千手千眼都是事上說,是相的示現。如果理上看,當我們證得禪心,東西南北看得清楚,就有四面佛的智慧。契悟了圓通妙心,心得自在,就有能耐提得起萬事萬物,這是千手;看得到一切現象,這是千眼。所以超凡的能耐,還得從「心」上下功夫。
禪是定慧等持的心佛法的修持,有漸修、有頓悟。禪宗著重悟後起修,禪宗的禪不同於一般所謂的禪定,它是一個頓悟自心的方法,當中有定有慧,就稱為「悟」。
什麼叫悟呢?比如師父在這裡說法,諸位在聽法,師父問:「是誰在這裡聽法?」你忽然一下了解了,就開悟了。悟了以後,就依據這念心來用功。這是什麼心?就是「覺心」,覺心時時刻刻要覺照,剛起念就得照住念頭,是善念則繼續起,是惡念馬上就要化掉。若不起念就是無念,無念當中有定有慧,要能作主。這樣日久功深,就能「明心見性」了。明心,指明白菩提心;見性,指見到空性。
假使說修禪,只有定沒有觀照的慧,那麼就是禪宗祖師所說:「死水不藏龍」。從前有個禪和子,遇到一位老太婆供養他閉關三年,到了出關那天,老太婆故意考考他有沒有開悟,便叫十七歲的孫女送飯時抱住他,問他心中的感覺,禪和子回答:「枯木倚寒崖,三冬無暖氣」。老太婆一聽,這只是定境,與木頭沒兩樣,既沒開悟,就不再供養他了。禪和子心感慚愧,到外行腳數年後又回來找老太婆,老太婆看他很用功,決定再供養他三年。同樣在出關當天,叫女孩子上前抱住他,這回禪和子的回答不同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給你婆婆知喔!」他終於開悟了。
佛經上說:見聞覺知是眾生境界,就是分別,就是是非煩惱;若沒有見聞覺知,那就像塊木頭了。楞嚴經云:「知見無知,斯即涅槃,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一語道破了凡聖境界。
當看到一個茶杯,第一個知道茶杯的念頭是「知」,第二念覺得很漂亮是「意」,第三念想取走是「識」。好的心意識是善業,是天堂;壞的心意識是惡業,是地獄;善惡夾雜是人生,善惡都是這念心感染出來的。所以要契入這念心,就是要「守住心」,只有第一念沒有第二念。訓練到無論順逆境都是當下了了分明,清清楚楚,不起分別,不染一塵的那一念,做到「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而且要站得住,站得長,這樣就真正契入禪心,有定有慧屬於修道位。
禪是絕對快樂的心世上的問題不外乎是苦和樂,苦樂是相對的,一切問題都是相對的,虛妄不實的。譬如愛吃辣就認為辣好吃,不愛吃辣就覺得很討厭,酸甜苦辣到底那個好吃,那個不好吃?好不好吃問題在個人的「習慣」和「分別」,味道本身沒有自性,都是「緣起性空」。徹知這個道理,馬上心就不想,不攀緣顛倒。心定下來,就是真正的快樂,心清淨了,是一種絕對的快樂,而非經由刺激所得。感官刺激的快樂如過眼雲煙,短暫而空虛,裡面沒有定、沒有慧。因此,快樂之後,帶來的是無窮的執著和煩惱。
有了禪的快樂可以化除種種煩惱垢染,使我們的心真正清淨,人生會愈走愈光明,道路愈走愈寬闊。儒家所說「內聖外王」,內聖就是禪的境界,聖人恆在清淨的禪悅當中,因此,佛像的座子都以蓮花作為象徵。不論佛像是站著、坐著,乃至臥著,都在蓮花台上,意思是行住坐臥都不離開禪心。佛菩薩是永遠的微笑著,因為他們以禪悅為食。這種禪悅自然感染外界的眾生心生歡喜,想要親近,以此因緣,聖者便能順利的慈悲度眾,淨化社會,廣行菩薩道,成就無上菩提,這是「外王」,是禪的最高境界,稱之為佛,「佛」就是覺行圓滿的意思。一個人沒有禪心,想要齊家治國,想要度眾,如何帶給他們快樂的生命呢?
禪是退一步想的心凡事退一步想也是禪。從前有個皇帝,帶領大臣出外打獵,大臣摘了一顆果子給皇帝解渴,結果不小心刺傷了皇帝的手,皇帝氣得不得了,把大臣趕走。沒多久,來了一群野人,看到皇帝胖嘟嘟的,想把他抓走來祭拜天神,卻發現皇帝手上流血不夠完美,就放他回去。
皇帝因為手上的傷而撿回性命,對大臣感激異常,又把大臣找回來問:「我把你趕跑,你恨不恨我啊?」大臣回答:「啟稟皇上,我不但不恨你,還感激萬分,如果你不趕走我,我早就被抓去祭神了。」
退一步,海闊天空,人生充滿無限的禪機,使心能夠解脫自在,毫無掛礙憂慮,就真正達到禪的意義和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