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教育(一)
於自由時報91.08.06(二)刊載

佛法是一種真理,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不曾變異。

 

  所謂佛法,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教法。教導大眾能得解脫,超凡入聖,由壞人變成好人,由好人變成賢人,由賢人變成聖人。

  不論天上、地獄都是佛法教化之處,即使眾生墮入地獄,佛還是不捨一眾生,到地獄裡面去救度眾生。例如地藏菩薩所發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從這個角度來看,佛法是慈悲、平等、廣大無有邊際,佛的慈心廣大包容一切,什麼眾生都能夠接受佛陀的教化。

  佛法是一種真理,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不曾變異。研究佛陀的教法,能令眾生超凡入聖,離苦得樂,對於人生非常重要而有意義;就如同人間甘露,潤澤群生。從天文學、宇宙觀,乃至於文學、哲學、醫學、心理學……;範圍含蓋了各層面的廣度,及融攝真常不變真理的深度,所以佛法是教育中的教育。

佛法與教育(二)
於自由時報91.08.08(四)刊載

佛陀透過身教、言教、境教、制教,以教化人心。

 

  所謂教育:教,就是教化;育有生育、養育、教育、訓育之意。佛法教化大眾由良而善,由善而賢,由賢而聖;從這個角度來看,佛法和教育確實是息息相關的。

  教育又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及各類社團的教育。就教化的功能而言,佛法便涵蓋了以上的教育,而學校是培育人格發展之處,所以佛法更是和學校的教育不謀而和。談到佛法與教育,最明顯相關的便是學校教育。

  佛法有宗教的儀式、禮拜、供養、及信仰,表面上觀察佛教和一般宗教團體一樣,然而進一步的研究,便會發現,佛教除了這些宗教活動、宗教情操以外,還有佛法的內涵。這些內涵是轉化人的性格及心靈的教育,非單指心理學、醫學、或天文學等專門學術的範疇。

  佛陀透過身教、言教、境教、制教,以教化人心。運用佛法瞭解每件行為、事情背後的真理,對於佛法信受奉行,進而親身體會佛法的利益。從這個角度來看,佛法和教育確實是息息相關的。



佛法與教育(三)
於自由時報91.08.10(六)刊載

藉由行住坐臥四威儀的實踐,
讓人人具足威儀,由外在的身行端正內心,
使身心皆莊重合宜,這也是一種教育。


 

  教育包含身教、言教、境教、制教;佛法當中的言教是指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累積起來而成的經、律、論三藏。言教並非空泛的學說,而是將佛法的言論、思想付諸實行。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不但將佛法的弘揚表現在說法上,而且以身作則落實佛法。所以佛的一言一行都合乎佛法的教義,蘊含無限的道理與智慧。

  儒家提到:「一言而為天下法,一行而為天下則。」聖人不隨便講話,每一句話,都值得每個人去遵行;一舉一動,值得每個人去學習。佛是聖中之聖,覺者不隨便亂語、亂行,所以佛的身教與言教,都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以身教的落實為例,佛經中提到,佛的弟子,乃至於一切聖者,行住坐臥都具足四威儀。四威儀指的是:「行如風」:走路的時候,猶如清風徐拂,自在安詳;「坐如鐘」:坐時身體保持端正,不隨便東搖西擺、前彎後仰;「臥如弓」:睡覺時以右側臥姿睡覺,又稱為吉祥臥,能令身心安穩、夜無惡夢;「站如松」,我們站要有站相,挺立不輕浮、搖擺或歪斜,就像松樹一般。

  藉由行住坐臥四威儀的實踐,讓人人具足威儀,由外在的身行端正內心,使身心皆莊重合宜,這也是一種教育。



佛法與教育(四)
於自由時報91.08.13(二)刊載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
不僅行、住、坐、臥皆具足威儀,
所說的法也都是自己的實証體悟。


 

  佛法教導眾生,第一個就是告訴大眾,行、住、坐、臥要有四威儀。在學校裡,老師也會規勸學生,言行舉止要有一定的軌範。這些都是一種教化,佛法與學校教育就此點來觀察,方向是相同的,都是為了教化大眾。

  學校老師要教化學生,不僅要教導道理,身行更要作學生的表率,言教與身教一致,教育才能成功。佛法也是如此的,不僅口說,身體更要力行,才能在佛法中得到真實的體悟,才能教化大眾如何修行。如果佛陀、乃至一般法師,講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表裡不一,如此必定無法度化眾生。老師上課會講,能說會道,可是平日的私生活並不如法,所教導的學生在品德學業上,可能也得不到好的成效。所以不但要說到,而且要做到。能夠做到就是身教。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不僅行、住、坐、臥皆具足威儀,所說的法也都是自己的實証體悟。由於能以身作則,親身示範佛法的清淨妙用,因此能攝受眾生,使人改邪歸正,轉凡成聖,確實達到教育的最高目標。

佛法與教育(五)
於自由時報91.08.15(四)刊載

教育的成功,
除了教導者的言教與身教,
環境的教育也是影響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


 

  教育的成功,除了教導者的言教與身教,環境的教育也是影響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

  在現代都市中,生活的空間愈來愈狹隘,多是水泥、鋼筋的建築。人在這樣的環境中久待,難免覺得身心煩躁,因此一到假日,就會有許多人到郊外踏青,呼吸新鮮空氣。由此可見,外在環境對身心有很大的影響。

  學校裡面有清淨、廣大,乃至於安定的環境,在道場中也是一樣。如果處於一個狹窄、骯髒、空氣污染的環境中,身體一定會受影響,心中也會覺得煩躁不安,學習便會受到影響。如果道場不清淨、不莊嚴,心中也會起煩惱,身心無法安定,很難體會到佛法的真實受用。

  在廣大、安定的環境,心境會隨之開闊,感覺身心愉快、平靜,對於種種道理、學問更能思惟通達。學校、道場中對環境、綠地的規畫,都是為了藉外在清淨的因緣,來啟發、養成健康的身心。由此可知,佛法與教育在施教的方式與目的上,是一致的。



佛法與教育(六)
於自由時報91.08.20(二)刊載

在僧團中思想也要一致,以佛的思想為思想。
佛法中提到八正道,首要為正見。


 

  六和敬當中「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以「戒和同修」而言,每個人都應該遵守佛陀的教化,修戒、修定、修慧;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居士都有該遵守的戒律。

  學校的校規也是如此,師生都有該遵守的規定。若不遵守校規,學校的秩序便會混亂。而佛法中有出家及在家四眾弟子,如果沒有戒法來規範,大眾的言行也會失去準則。所以每個人都能奉行戒律,道場才有紀律,才能樹立僧團的良好形象。

  其次,在僧團中思想也要一致,所謂「見和同解」,以佛的思想為思想。佛法中提到八正道,首要為正見。如果一個道場有邪知邪見,便會混亂難以管理。相對於學校,假使校園中有了邪知邪見,無論是老師或學生,都不能安定,所以一致的知見也非常重要。

  「利和同均」,是指對錢財的管理使用能均和,「十方來十方去」,道場中的財物都是十方大眾的供養,當歸常住與大眾統一運用。所有的衣食住行,不能有高低之分,等同於政府的社會政策及福利,是大眾所共同均享,這些規定都適合應用於現在的教育。

  佛法在三千多年前,推行六和敬應用於僧團,這個制度本身即包含教育的道理。如果學校裡面,依據這些道理來實踐,學校一定會安定,而且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成效。




佛法與教育(七)
於自由時報91.08.22(四)刊載

佛法中修學的方式,
是運用聞、思、修三慧,達到開悟的心境。


 

  佛法中修學的方式,是運用聞、思、修三慧,達到開悟的心境。這三種智慧,在學校或任何學習的因緣,都是一種不變的真理。無論是在家、出家,本著這三個大原則來修行,一定能有所成就。

  聞慧;佛陀說法,弟子聽法,就是「聞」。聞要專注,不能東張西望、打妄想,人在那裡心在那裡。聽聞的道理,經過思考,想一遍、二遍、三遍……,不斷的重慮緣真,歸納、分析,就是思慧。假使不經思惟,雖然當場聽得很有意義,經過一段時間,便會遺忘。所以聽聞的道理必需藉由思考,這些道理才能生根落實。

  修慧;佛陀教育弟子,應機施教,因修習的根器不同,分成上根、中根、下根。如果是善根利智之人在聽法的當下,便具足聞思修這三種智慧,很快就能開悟證果;若是中下的根機,只要循序漸進,不斷將道理實踐落實,也一定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最後終能成就道果。

  修行,落實聞思修三慧以成就道業,學生在學習課業的過程中,能依據聞慧、思慧、修慧這三個步驟,不斷的學習、實踐,學業也一定能有所成就。



佛法與教育(八)
於自由時報91.08.24(六)刊載

聞、思、修三慧中的修慧,
是指依著佛陀所說的道理思惟落實。


 

  聞、思、修三慧中的修慧,是指依著佛陀所說的道理思惟落實。

  舉例而言,人的煩惱痛苦,源自於「我執」,所以佛就講「空」的道理來破除眾生的執著,思惟空的道理,即是在落實修證。

  思惟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心由受、想、行、識所組成。一般人不了解,把四大假合的身體、變化無常的心念當作「我」,妄想分別,成了我執、我所;始終在顛倒執著當中,見不到本具的心性,因此無法契悟人生的真理。

  佛陀教導大眾用分析的方法破除我執。頭髮、指甲、骨頭等堅硬的部份屬於地大,地大就歸地,不再起執著。體內的眼淚、汗水、血液等,屬於液態,歸於水大;身上的體溫、熱量,歸於火大;而我們的出入息屬於風大,與外在的空氣性質相同,風大就歸風。

  外面的世界也是四大假合。以樹木為例,樹的表皮、枝幹、花果等,屬於地大;樹裡的水份屬水大;另外,樹木早上釋放氧氣、晚上釋放二氧化碳,此即樹的光合作用,這個就屬於風大。樹裡面也有熱量,所以才能藉由鑽木來取火,熱量就屬火大。透過歸類分析,樹也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組成。地歸地、水歸水、火歸火、風歸風,最後,外面所有一切,皆是假名、假相、假有,體性本空。

  聽法時,依此道理歸類思惟便是思慧。常如是思惟,能想這念心和所想這個四大假合之理相應。就能破除我執,證得空性,得清涼、解脫自在便是修證。



佛法與教育(九)
於自由時報91.08.27(二)刊載

佛法的道理是可以運用在生活中,
和教育的確是密不可分。


 

  佛法提到啟發智慧的方法很多,目的都是為了破除眾生的執著,例如靜坐思惟四大假合的道理,一旦心與理相應,便能破除執著開啟智慧。分析身體與外面的物質,都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一但契悟此理,破除我執,悟到諸法空性,智慧自能開顯。所以聞思修三慧能幫助我們契悟道理,明悟心性,在修行及學習上確實非常重要。

  要增強記憶,同樣要運用聞思修的道理。上課的時候,心要專注、不打妄想,對老師說的道理不僅要聽聞,聽聞了以後還要想一想,回想今天老師上課的內容,將它分析歸類。想一遍、二遍、三遍……,這樣經過思惟以後,這些道理就能融會於心中,內化為自己的觀念。否則,心歸心、書歸書、理歸理,始終是南猿北轍,沒有辦法契入道理。

  明白此理,徹底實踐聞、思、修三慧,在思的時候就能豁然貫通,馬上就能了解書上的道理。將道理明白了,便始終不會遺忘。由此可知,佛法的道理是可以運用在生活中,和教育的確是密不可分。



佛法與教育(十)
於自由時報91.08.29(四)刊載

賢人、聖人與凡夫,僅在於心性迷悟的差別。


 

  賢人、聖人與凡夫,僅在於心性迷悟的差別。契悟到諸法性空的道理,心與這個道理相應了,就稱之為入理聖人,所以理的明悟與否非常重要。

  直接從悟理入門是一種修習的法門,但一般人的心念較粗、根機較淺;道理很微細,心太粗,便無法直接契悟理。要慢慢地經過聞慧、思慧,不斷的思慮把道理運用到生活中,經過持續的加功用行,靜坐思惟,時節因緣具足便能豁然貫通。一次、二次、三次、四次……,經過聞慧、思慧、修慧不斷的薰習,最後一定能有所收獲。明白此理,便要運用我們這念心,落實道理的薰習與修行。

  佛法,一是要明白我們的心在那裡,契悟能聽、能看的這念覺知。第二是要運用我們的心,運用了以後還要把心歸回原點,安住在不動、清楚明白的這念心。歸回原點,要時時保持正念,人在那裡、心在那裡。由此可知佛法和教育一樣,在學習上都是有脈絡可循、是貫通一至的學習觀念。



佛法與教育(十一)
於自由時報91.08.31(六)刊載

佛陀教我們要透過聞、思、修三慧來修習佛法,
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佛陀教我們要透過聞、思、修三慧來修習佛法,修行才能有所成就。儒家中孔子也是這麼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個是學、一個是思。假使我們只知道學,不明白當中的道理,就是死記、硬記,這樣子是不能融通的,對於道理始終不明白,自然也不清楚落實的方向。如果只思惟而不學習,眼高手低,空有滿腹道理,沒有辦法把這個真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淪為空談,也是不圓滿。

  就如同開車一樣,只知道車子的性能、原理,始終不去學如何開、不去操作,就永遠無法上路。學開車也有程度之分,只要學會駕駛的話,幾個鐘頭也許就學會。如果在駕駛技術上要更了解,就要更上一層樓。不僅會駕駛,又了解車子的性能、原理,相信駕駛的技術,一定能百尺竿頭再進步。所以不僅要學會原理,也要學習技術,事理兼具,學習才能專精,這正說明事理圓融的重要性。


佛法與教育(十二)
於自由時報91.09.02(二)刊載

佛法的道理,恆久不變,真實不虛,所以稱之為真理。


 

  佛法是一種真理。梁啟超先生曾說:「佛法的真理,上智的人不得不信,因為上等智慧的人,就是要追求真理,佛法所說的就是人生的真理。」

  人生的真理很多,家庭有家庭的道理;學校當中,老師和學生也有要遵循的道理;社會有社會的倫理道德,也有一些真理;國家有法律、制度,這也是真理,但是這一些道理並非絕對。因為這些道理,會隨著時節因緣的不同而改變,制度會改變、家庭的倫理與道德也會改變。

  佛法的道理,恆久不變,真實不虛,所以稱之為真理。佛法,可分為三類: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任何一法皆不離俗諦、真諦與中道第一義諦。佛法當中提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俗諦是隨順時節因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但在變化當中,真諦的道理,如緣起性空之理,並不隨因緣變化而改變;中道第一義諦,本具不動的心性之理更是絕對不變。

  每一個事情都有它的真相,真相就是它的真理,這些都要靠我們在實踐佛法中,去契悟、領會。



佛法與教育(十三)
於自由時報91.09.05(四)刊載

佛陀教化弟子會依根機、因緣時節而有不同的教法。


 

  佛陀教化弟子會依根機、因緣時節而有不同的教法。而弟子們常因佛陀啟發式的教育而有所體悟,放下執著與習氣,因此成道證果。例如佛陀的弟子羅睺羅尊者,在沒有成道以前,常說謊騙人。有些居士想去禮拜供養佛、向佛請法,問羅睺羅佛陀現在在那裡?佛陀若是在竹林精舍,羅睺羅便會故意說佛現在在靈鷲山,讓這些居士東奔西跑,汗流浹背,卻無法見到佛陀。

  佛陀知道了羅睺羅愛說謊的行為,想要教化他。一次托缽回來,佛就到精舍去教化羅睺羅。羅睺羅一見到佛就幫佛打了一盆洗腳水。在印度那個時代,佛和出家眾都是打赤足,一到精舍裡面一定要洗腳。佛洗完腳就問羅睺羅:「這盆洗腳水可不可以喝?」羅睺羅回答:「世尊,洗腳水這麼髒,怎麼可以喝?」佛藉著這個機會說:「羅睺羅,你心中充滿了愚癡、邪見,沒有誠信,就和洗腳水一樣,又混又濁。」

  佛又叫羅睺羅把洗腳水倒掉。倒掉以後,佛又問:「這個洗腳盆可不可以裝湯、裝飯?」羅睺羅講:「世尊,這個洗腳盆又髒又臭,是不能拿來裝湯、裝飯的。」釋迦牟尼佛接著開示:「羅睺羅,你的心中充滿欺瞞妄語,就如同這個洗腳盆一樣,裡面又髒又臭,沒有戒、定、慧,無法接受出家眾的善法。」羅睺羅聽到佛這麼說,心中真是慚愧懺悔,馬上就能領悟佛陀所說的道理。



佛法與教育(十四)
於自由時報91.09.07(六)刊載

佛陀的智慧圓融,其教化都是深具啟發性的。


 

  經過佛陀的教導,羅睺羅心中充滿了慚愧,佛陀看羅睺羅懂得悔過,馬上進一步教導。用腳踢這個洗腳盆,使水盆傾覆。藉著這個機會問羅睺羅:「你看這個腳盆,現在快壞掉了,該如何是好?」羅睺羅說道:「世尊,這洗腳盆是洗腳的用具,沒有什麼價值,就算是破掉、爛掉了,也不會令人不捨痛心。」佛陀說道:「羅睺羅,你的心中沒有善法、都是惡法,缺乏誠信到處騙人。這種行為,就像壞掉的盆子,不會有人肯定你、關心你、護念你;現在謊言妄語的因,將來一定是墮落的果。」羅睺羅一聽感到驚慌恐怖,立刻跪下來請佛慈悲開示。

  佛便教誡他要修戒、定、慧,要修十善:不挑撥離間、不惡口、綺語、妄言;心中和諧、平靜,無貪、瞋、癡;身不做殺、盜、淫等惡業。經常靜坐思惟,檢討反省。改過之後的羅睺羅,依佛所教誨的法門用功,不久,便證得阿羅漢果。

  由此可知,佛陀的智慧圓融,其教化都是深具啟發性的。佛法是一種教化,這就是一種教育。如果明白這些道理,把佛法的道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一定可以達到教育的成果。



佛法與教育(十五)
於自由時報91.09.10(二)刊載

佛陀善用啟發式的教育,
藉由種種言喻,使弟子們瞭解做人處事的道理。


 

  佛陀善用啟發式的教育,藉由種種言喻,使弟子們瞭解做人處事的道理。如有一位善生長者生了大病,臨終時跟兒子說:「我死了以後,你除了繼承我的財產以外,還必須要禮拜六方。每天早上要穿乾淨的衣服,到房屋外面去拜東、西、南、北、上、下六方。」善生長者往生以後,他的兒子善生子,每天早上一早起來,就向六方各三拜。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經過這個地方,看到善生子在拜六方,就問他拜六方是什麼意思?善生子說:「我父親往生前教我要每天拜東、西、南、北、上、下六方,我只是依從他的遺囑而做罷了!」,佛就講:「其實你父親叫你拜六方,是有道理的。你現在不懂這個道理,拜六方有什麼用?」於是善生子就請世尊開示禮拜六方的道理。

  佛回答:「東方屬於父母,要禮拜、孝順、尊重自己的父母,對於父母要盡孝道、有責任;相反地,父母對於子女也是一樣,也要盡義務,有責任心。做到這些,就等於是在禮拜東方。」

  善生子又問:「那拜南方是什麼意思?」佛就說:「師生屬於南方。所以要尊師重道:對於自己的師長要尊敬,向師長學習,並且要恭敬、供養、關心。而為人師長也要關心弟子,關心他的健康、學業,這是禮拜南方的道理。」



佛法與教育(十六)
於自由時報91.09.12(四)刊載

佛法是一種教化,
不僅事上要行,理上也要清楚明白,
落實事與理,除去我們的執著煩惱,
使每一個人的慈悲及智慧開顯。


 

  經過佛陀的開示,善生子學到拜東方及南方,代表著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更進一步問佛陀:「西方是什麼意思?」佛回答:「西方屬於夫妻,夫妻之間要和合。互相尊重、互相關懷,就是在拜西方。」

  善生子接著又問北方所代表的意思?佛告訴他:「北方屬於親朋,對你的親戚朋友,也要有誠信,要關心、關懷,就是在拜北方。」

  善生子又問:「那拜下方又是什麼意思?」「下方屬於主人和僕人,做主人的對屬下要有慈悲心,關心他的生活、工作;同時做僕人對於主人,也要順從、恭敬,有責任感,這就是拜下方的道理。」

  善生子最後問道:「世尊,拜上方是什麼意思?」佛就告訴他:「上方就屬於沙門、出家眾。對於三寶要恭敬、布施;相對地,三寶對於一般人民的教化,要具足慈悲、智慧,使在家的居士能夠知因識果、了生脫死,成就福德、智慧,做一個賢人、聖人。」當佛開示完,善生子明白禮拜六方的道理,更能瞭解該如何藉由禮拜六方,在生活中落實禮敬一切。

  由上述公案可知,佛法確實是一種教化,不僅事上要行,理上也要清楚明白,落實事與理,除去我們的執著煩惱,使每一個人的慈悲及智慧開顯。



佛法與教育(十七)
於自由時報91.09.14(六)刊載

釋迦牟尼佛不僅是宗教家、教育家;
也是提倡人權、平等,開民主的先驅。


 

  宗教的儀式是「事」,「事」當中還有「理」。修行學佛如果只有「事」而沒有「理」,雖然有種種禮儀形式,心當中還是容易起煩惱、生無明;如果只有「理」沒有「事」,就會流於空談,而不去實踐。佛法中具含事理、因果的道理,所以是一種啟發性的教育。

  目前是民主的時代,講求人權、平等、尊嚴。不僅是台灣,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去追求。而早在三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就談到這個問題。當時印度有四大階級,即婆羅門(僧侶、貴族)、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和工商業者)和首陀羅(無技術的勞動者),其中首陀羅是最低賤的。這四種階級,不通婚嫁,所受待遇及生活文化,各不相同,且為世襲制,沒辦法改變自己的身份及地位。

  釋迦牟尼佛為改革此制度,就倡導平等,但不是用武力抗爭的方法。佛以圓融的智慧,倡導人人都有佛性,凡有心者皆當成佛。佛經中記載:「四流入海同一鹹性,四姓出家同一釋姓。」當時印度有四大河流,每一河流的性質及源頭都不一樣,但一流入海裡就都是海水,同一鹹性。無論是那一種階級的人來出家,就都是釋姓,人人佛性平等,人人都能成佛。因為佛性平等的角度,自然而然打破印度四姓階級的制度。

  因此,釋迦牟尼佛不僅是宗教家、教育家;也是提倡人權、平等,開民主的先驅。



佛法與教育(十八)
於自由時報91.09.19(四)刊載

「人人都有佛性」,
說明佛有能知能覺的這念心,我們也有,這就是佛性,
由此而言,人人都是平等的。


 

  釋迦牟尼佛自三千多年前,提倡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以此觀念打破印度四大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實是開民主的先河。但是有些人錯解了當中的義理,把「人人都能成佛」這句話,當成是口號。或者認為既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也有心、我也有心,大家平等無差,就不恭敬三寶,也不禮佛了,如此又偏到一邊了。

  「人人都有佛性」,說明佛有能知能覺的這念心,我們也有,這就是佛性,由此而言,人人都是平等的。但佛的覺性所產生的用,遠離貪、瞋、癡、顛倒、邪見,心當中有無量的光明和神通智慧;一般人的佛性被執著、妄想所覆蓋,顯現出來的作用多是貪、瞋、癡,而非清淨利他之行。由佛性的作用而言,佛是已覺悟的聖者,眾生則是不知不覺,所以我們仍要向佛學習,雖然人人都有佛性,但不經過事上的學習改進,眾生仍無法提昇成佛的境界。

  明白了這些道理,確實把佛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上,一定可以顯發佛性的作用,提昇自己的心靈。真正體悟到佛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的道理,人生就會有源源不絕的自信與力量,愈走愈光明。


佛法與教育(十九)
於自由時報91.09.21(六)刊載

佛經告訴我們「照見五蘊皆空」,
思惟種種的感受並非永久存在,
即使得到也很快會失去,種種感受都是不實在、虛妄的。


 

  人是物質和精神的組合。物質屬於色法,就是指我們的身體;精神是指受、想、行、識。《心經》中提及:「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五蘊,即指色、受、想、行、識。若能破除對此五法的執著,就能得解脫、自在。

  一般人執著身體為實有,其實身體不過是地、水、火、風四大組合而成,經由分析的方法,地大歸地、水大歸水、火大歸火、風大歸風,了知因緣和合的身體本為幻有,本性即空,就破除了對身體、對色法的執著。

  而我們的心也是由受、想、行、識所組成的。受就是感受,每個人都有感受,卻認為快樂的感受是實在的,為了要追求種種感受,許多人不擇手段拼命去享受。看到別人擁有富貴、權勢,高高在上、很威風,自己沒有,就拼命去追求,不擇手段巧取豪奪,乃至去偷、去搶、綁票勒索,只希望滿足享樂的欲望。就是因為不知道感受是虛妄的,所以為此造下種種惡業。

  佛經告訴我們「照見五蘊皆空」,思惟種種的感受並非永久存在,即使得到也很快會失去,種種感受都是不實在、虛妄的。了解這個道理,時時刻刻迴光反照,便不為感受所牽制,遠離所有苦厄,得到究竟解脫。所以透過佛法的教育,改變價值觀,自然能放下煩惱與執著,使人生處處光明、自在。



佛法與教育(二十)
於自由時報91.09.24(二)刊載

了解諸法虛妄不實,
就不會執著,就能看破、放下,
不再追求不實的假相,生命就能更踏實。


 

  所謂「法」就是諸法。例如茶几、茶杯是一種法;男眾、女眾也是一種法。宇宙中凡是有名有相者皆稱為「法」,佛法中提到萬法的觀念,即是含攝宇宙諸法。

  一般人因為不了解法是空性、是假有,所以拼命巧取豪奪,拼命想佔有,貪求不到,彼此之間因而產生嫉妒、排斥、仇恨,甚至引發戰爭,造成全世界的不安及混亂。佛法告訴我們,世間一切法離不開因成、相續、對待的假相,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

  所謂因成假,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的假相。例如辦一場演講即是因緣和合,發起單位就是因,請法師來開示,還有講堂及來聽開示的大眾,這都是緣。等到時間過去,因緣散掉了,這個演講、開示就不存在了。所以一場演講是假有,其他一切法也都是因緣和合所組成的,相是假有,性是空性。

  了解諸法虛妄不實,就不會執著,就能看破、放下,不再追求不實的假相,生命就能更踏實。



佛法與教育(二十一)
於自由時報91.09.26(四)刊載

明暗是相對的,
相對的也就是假有,是虛妄不實的假相。


 

  從因成假、相續假、對待假三方面來分析萬法,便能徹底了解萬法不實的道理;了解因成假,進一步要了解相續及對待假。

  相續假,世間一切法皆是相續的假相,以時間為例,因為有過去才有現在、有現在才有未來,這就是相續。例如:每天吃的稻米,因為有過去的稻穀,才有現在的稻榖;因為有現在的稻穀,才有未來的稻穀;而過去的稻榖也不是現在的稻榖,現在的稻榖也不是未來的稻榖,它只是相續的假相。

  對待假,如男、女,就是一種對待,假使這個世界通通是男眾,字典裡絕對找不出一個女字;相反地,如果這個世界通通是女眾,字典裡絕對找不出一個男字,因為這是相對的。再舉例來說,白天、晚上也是一種相對。如台灣現在是晚上,但美國現在就是白天;我們人類看到是晚上,能見度低,但有很多動物晚上看得一清二楚,對牠們而言,人類的晚上等於是牠們的白天,所以明暗也是虛妄不實的。現在把電燈一開,所處的地方就是很明亮;把電燈一關,馬上就黑漆漆的,所以明暗是相對的,相對的也就是假有,是虛妄不實的假相。



佛法與教育(二十二)
於自由時報91.09.28(六)刊載

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一切法都是要具足善因善緣、淨因淨緣才能成就,
這都要靠自己在每個當下努力。


 

  明白因成假、相續假、對待假這些道理,知道世間一切法都是假名、假相、假有,當下就能看破,看破就能放下,對於是非、善惡、名利、財色不再計較,心念不再追隨外境起伏,煩惱銷融;如此就能成就如來佛的智慧。

  一方面了知世間上所有一切都是因成假、對待假、相續假,能夠不執著。一方面悟到,既然是因成假,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所以一切都要從因當中去努力,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一切法都是要具足善因善緣、淨因淨緣才能成就,這都要靠自己在每個當下努力。世間上絕對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因為一切法都是有因有緣、仗因托緣所產生出來的。

  這些都是佛所說的道理,以此教化每一個人,從這些道理去看破、放下,去建立、去努力,將這些道理,確實落實在生活中,自己的福德、功德能成就,事業、道業就能有所成就。



佛法與教育(二十三)
於自由時報91.10.01(二)刊載

明白能聽能聞的這念心始終都存在,
對於修行便有堅定的信心,
始終在這念覺性當中用功,
由迷轉悟,成就自己的道業。


 

  人人都有佛性,靈知靈覺的這念心就是佛性,雖然人人本具,但迷悟有別,必須靠每個人自己去契悟。

  首先在道理上要了解「佛性空」和「法性空」的不同;所謂諸法皆空,這「空」指的是法性空,把世間所有一切法分析到最後,都是沒有自性的空相。以現今科學而言,把所有的物質分析到最後,就是能和量的組合。所謂能就是熱量,量就是光。佛法認為能量也是虛妄的,所以說萬法皆空。

  法性空,是隨因緣而成的假有,在因緣變化中不斷的經歷生滅變異,沒有真實的自性,所以說是空性。而佛性空是指有情所具有的覺性,這念覺性本性是空,但空中又能生妙有,例如覺性無形無相,但我們又能寫字、又能說話,這些都是覺性的作用。例如我們聽聲音,如果能聽的是耳朵,耳朵壞掉了,換一個人造耳,我們依然能聽,這就代表能聽的其實不是耳朵,耳朵是四大假合的物質,真正能聽聞的是我們的覺性,不論耳朵是否存在,能聽的這念心始終存在。

  正確的認知這念靈知靈覺的心性,明白能聽能聞的這念心始終都存在,對於修行便有堅定的信心,始終在這念覺性當中用功,由迷轉悟,成就自己的道業。



佛法與教育(二十四)
於自由時報91.10.03(四)刊載

能聽、能知痛癢這念心,就是我們的覺性。


 

  每個人都有覺性,如果契悟到這個覺性,就是始覺,代表現在已經開始覺悟了。從開始覺悟到對心性的體悟達到究竟,佛法將覺悟的過程分為本覺、始覺、分證覺、無上正等正覺。

  能聽、能知痛癢這念心,就是我們的覺性。依這念覺性來返照,照見萬法皆空,除去心當中的貪、瞋、癡、慢、疑。從始覺到究竟的無上正等正覺,都離不開能知的這念心。這念覺性雖然人人本具,如果不知覺悟,不知覺察反省,從早到晚都在生無明、起煩惱,心猿意馬沒有安定過,雖然有這念心,但無法作主,有就如同失去一般。如果覺悟了這念心,保持平靜、寧靜;這念心就是無始終、無有邊際。

  大家都知道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意喻每個人這念心無始終、無有邊際。只要懂得依覺性返照,轉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由染為淨,就是阿彌陀佛。所謂「念佛有個自性佛,誦經有部無字經」,念佛就是始覺,始覺照本覺,到一念相應了,就見到自己本具的佛性了。藉念佛,體悟當下這念自性;藉誦經,體悟這念言語道斷、不立文字的心性。



佛法與教育(二十五)
於自由時報91.10.05(六)刊載

佛法中提到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的道理,
就是在證明人的生命是無窮盡的。


 

  現今社會型態的變遷,使得有些人對自己,乃至對社會沒有信心,更失去對未來的希望。人如果對生命失去信心與希望,終日迷迷糊糊,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只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與時間。

  佛法中提到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的道理,就是在證明人的生命是無窮盡的。而我們這念心當中,更有無量的智慧、功德與神通妙用。每個人只要努力,都能契悟這念心性,成就佛菩薩的果德。透過佛法,了解佛性平等的道理,就能建立我們的信心與希望。

  明白這些道理,就知道人活在這世界上是非常寶貴的,一定要愛惜生命、尊重自己。既然懂得愛惜生命,尊重自己,就絕對能夠尊重所有的人,乃至所有一切有情生物。如此不僅自己的人生愈走愈光明,社會也能祥和、有朝氣,國家就會日益興盛、充滿活力。



佛法與教育(二十六)
於自由時報91.10.08(二)刊載

這念心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心性平等,本自具足。


 

  這念心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心性平等,本自具足;佛經中記載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可以成道。如佛陀所度的最後一個弟子須跋陀羅,年紀有一百二十歲,原本修習外道,一天當他聽到釋迦牟尼佛要入涅槃的消息,深知佛住世是稀有難得的,因此不辭辛勞地趕到佛陀面前,請佛開示法要。當佛陀開示完之後,須跋陀羅心中豁然開朗,立即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另外,佛經裡提到均提沙彌七歲就證阿羅漢果;著名詩人李商隱,曾經寫一首詩讚歎悟達國師:「十歲沙彌解講經,似師年紀祇攜瓶;沙彌說法沙門聽,不在年高在性靈。」。悟達國師十歲就能講解經論,連出家很久的沙門比丘都來聽他說法。一般在僧團中,十歲的小沙彌只能為師父拿瓶子、端茶遞水;而悟達國師卻已能通達經中的道理,並在大眾當中講經說法,可見他的智慧必有過人之處,所以說「不在年高在性靈」。

  佛法是以道為根本,悟道不限年紀大小;小沙彌也能悟道,這就是佛性平等的道理。只要能體悟自性,了解人生的真生命,生命就會有源源不絕的信心和力量,人生也會愈走愈踏實、光明。



佛法與教育(二十七)
於自由時報91.10.10(四)刊載

佛性平等,因此不分貧窮貴賤,人人都可以成道。


 

  佛性平等,因此不分貧窮貴賤,人人都可以成道。富貴如一國之尊,如清朝順治皇帝、梁武帝及等,都發心修行學佛,乃至於出家追求人生的真理。而蓮花色比丘尼出家之前操持賤業,後來體悟無常,於是捨棄世間的一切出家修行,最後也成道證果。

  無論貧窮富貴、男女老幼,都可以修行,所契悟的心性平等無二。且不僅是出家眾,在家居士也可以成道;不但是人,而且連畜生聞道也可以開悟、也可以成佛,如佛經中所記載,龍王之女雖年僅八歲,因其宿世善根及願心,發菩提心時,頓悟自性,直了成佛,這些都證明佛性是平等的。

  佛性平等就是一種真理,這種真理不論時間、空間如何轉變,都絕對不會變動,就等於儒家所說:「放之四海而皆準,百試於聖人而不惑」,所以佛法不但是宗教的情操、宗教的儀式,而且是無上的真理,具有平等性與教育性,的確是「教育中的教育」。





佛法與教育(二十八)
於自由時報91.10.12(六)刊載

佛法教育不但有完整的制度,
更有應機施教的內容,如同教科書一樣分門別類。

 

  佛性雖然本具、平等,仍須假修證而體悟。佛陀說法前,會先觀察眾生的根機,有方法、有步驟的宣說佛法,應機施教,令眾生體悟自性落實修行,進而開悟證果。

  學校依學生的程度分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佛法也是如此,依眾生根機分小乘、中乘、大乘。由開始學習佛法,落實修證到最後成道證果,不同的修證成就不同的果德。在家居士初學佛法,先受三皈、五戒,五戒持守好了,來世就能成就為人的福德。求生天福的人,佛就勸修十善;宿世薰習佛法善根利智者,佛就為說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的道理,得證聲聞果位,如根機再更上一層者,就修十二因緣,證緣覺果位。

  若是菩薩的根機,佛就宣說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功德圓滿便能成就佛果。佛法教育不但有完整的制度,更有應機施教的內容,如同教科書一樣分門別類。佛法中三藏十二部經,分小乘、中乘、大乘,每一乘要理解的道理及內容皆有層次的不同,由此觀察佛法與學校的教育制度確實是不謀而合。




佛法與教育(二十九)
於自由時報91.10.15(二)刊載

佛法中注重善調身心,身體健康,心情會平穩;
相同的心靈安定,身體才會健康,身心調適好,道業就能增進。


 

  佛法中注重善調身心,身體健康,心情會平穩;相同的心靈安定,身體才會健康,身心調適好,道業就能增進。世間學校裡有庭園及種種設施,使學生能夠安心讀書,增長體能、智慧與技能。佛法也是如此,道場和學校一樣,有種種設施:禪堂、講堂、齋堂、圖書館、藏經樓,也有經行的環境與庭園,讓每個人調身調心,如此住在道場中,既能身體健康、心也能夠安定、平靜。

  佛經中提到「飯食經行」;中國也有一句諺語,「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剛吃飽飯,藉著走路經行,一方面定心,一方面幫助消化,對身心健康都很有助益。所以佛法不僅著重心靈的啟發,更著重身體的調適。

  以科學的觀點來看身心的健康,就是要動靜調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如此調適,身心才會平衡、健康。道場裡的環境,就是讓每一個人能夠調身調心,看到道場的清淨、莊嚴,心中便獲得寧靜。我們的心,尚未超凡入聖、沒有禪定,無法保持隨遇而安,忍心不動的心境,就必須靠外境來調適身心,身心善調道業就能夠增進。同樣的學校的環境清淨、寧靜,學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調適,對課業的學習一定能有所助益。



佛法與教育(三十)
於自由時報91.10.17(四)刊載

我們這念心,太緊或太鬆都不好。
所謂平常心是道,保持中道、祥和愉快,
心中能夠平靜,一定能與無為法相應。


 

  佛陀時代有一位比丘,名字叫做「二十億耳」。二十億耳為了要成道證果,十分精進,白天晚上不眠不休。打坐時若遇昏沉、妄想,就拼命經行,腳走到皮破血流,也不願休息。二十億耳如此精進,卻始終沒有開悟成道,心中因此產生退悔,想要捨戒還俗。

  這時候釋迦牟尼佛知道二十億耳的心念,便問他:「你還沒出家以前,喜歡做什麼?」二十億耳回答:「世尊,我以前喜歡彈琴。」佛就問:「琴弦如果太緊,聲音好不好聽?」二十億回答:「琴弦太緊,聲音很難聽,而且弦會斷掉。」佛就講:「修行也是如此,如果把自己繃得太緊,過度精進,沒有辦法悟道,心中起煩惱、生無明,就會退失菩提心,如同琴弦會斷掉一般。」佛接著又問:「如果你彈琴,弦太鬆聲音好不好聽?」二十億耳就講:「弦如果太鬆,聲音不僅不好聽,而且也彈不出聲音。」佛就告訴他:「修行也是如此的,心裡面太懈怠、太放逸,就如同琴弦太鬆一般,也會退失菩提心。我們修行就等於彈琴一樣,要合於中道、不鬆不緊。」

  我們這念心,太緊或太鬆都不好。所謂平常心是道,保持中道、祥和愉快,心中能夠平靜,一定能與無為法相應。佛所說的這番道理,不但修行人適用,一般人做任何事情,本著這個原則來做人做事,也一樣能夠成功。專心努力,不緩不急、不快不慢,時時刻刻在定慧當中。身體健康,心中平靜,什麼事情都會看的清楚,更能夠為人生做出最好的決定。



佛法與教育(三十一)
於自由時報91.10.19(六)刊載

佛法的教育,是透過佛法的薰習,
希望每位修行人能成為法門龍象,
為賢為聖,利益無數眾生。


 

  在二十億耳的公案中,佛陀藉由二十億耳彈琴的經驗,讓他了解身心對修行的重要,身心調適得當自能與佛法相應;由此來看,所以佛法是一種啟發式的教育。

  世間上的教育,透過技能與知識的學習,希望每個人成為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樑;家庭的教育,一般人都是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教育子女,希望兒女將來事業有成。而佛法的教育,是透過佛法的薰習,希望每位修行人能成為法門龍象,為賢為聖,利益無數眾生。是具足清淨、慈悲、智慧的教育,也是一種平等的教育。因為佛性本具,每個人透過佛法薰習都可以轉凡成聖,這念心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所以平等無二。常常發願救護一切有情,更是一種願心的教育,所以佛法實是教育中的教育。

  如果我們本著慈悲、智慧、平等、願心這幾個方向去努力,實踐佛法的教育,相信我們的道業,一定能夠成功。就如同學校裡面的學生,在老師上課的時候,運用聞慧、思慧、修慧專心的學習,學業、事業一定能夠成就。


佛法與教育(三十二)
於自由時報91.10.22(二)刊載

「眾生歡喜、諸佛歡喜」,
若能以慈悲心、平等心,使每一個人都歡喜且增長善法,
諸佛菩薩一定很歡喜。


 

  佛法的教育有其脈絡性。一般的宗教,也具有教育的特質,但佛法的教育卻更為精闢、高深且廣泛。所以,學佛除了學習宗教的情操、佛法的儀式外,更進一步要向佛學習廣大無邊的智慧,如此一定能得到佛法當中的利益。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無論世間法、出世法,離開了社會及廣大的群眾,想要成就個人的功德,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情。在佛經中記載,每一尊佛都是在這個世間成無上正等正覺的,佛經中提到:「眾生歡喜、諸佛歡喜」,若能以慈悲心、平等心,使每一個人都歡喜且增長善法,諸佛菩薩一定很歡喜。相反地,如果只知道供養、布施、修福報,而不知道以慈悲心、平等心來對待大眾,仍是不圓滿。

  從以上這些方面來檢討反省,並將這些道理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相信每個人的福報、功德都能增長,事業、學業及道業也會有所成就。


佛法與教育(三十三)
於自由時報91.10.24(四)刊載

佛法當中提到,有一分恭敬心,就消一分業障;
消除一分業障,就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


 

  中台禪寺以中台四箴行,為修行的方針,把佛法高深、廣大的道理,取其精華,簡化成四個實踐的方向。四箴行指的是「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如果本著這四個原則來做人做事、修習學問及佛法,一定有所成就。

  所謂「對上以敬」,「上」指的是輩份、社會地位、學識涵養,乃至於修行德行,較自己有成就者。在下對上的關係中,例如子女對父母、學生對老師、部屬對主管,都要保持恭敬的心念及態度。

  佛法當中提到,有一分恭敬心,就消一分業障;消除一分業障,就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有十分恭敬心,就消除十分業障;消除十分業障,就增長十分福德和智慧。因為至誠恭敬的態度,為人處事自然知進退、守禮儀,與人相處圓融謙恭,就是在提昇自己的福德,智慧,人生更加充實、有意義,生活與事業自能左右逢源,愈來愈光明、吉祥。

 

佛法與教育(三十四)
於自由時報91.10.26(六)刊載

做善事時,以恭敬心、慈悲心而行,
成就廣大、不可思議的功德,這樣才是「真」。


 

  中台四箴行中的第二項是「對下以慈」。佛法中對慈悲心的探討非常徹底,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僅要慈悲對待與自己有緣的人,進一步還要慈悲對待一切動物及有情眾生,乃至於一草一木都要愛惜,不隨意傷害。當慈悲心具足時,就能化除瞋心,使人心情平和。所以在上位的人,例如父母、師長、主管,對於子女、學生、部屬要有慈悲心,實踐仁民愛物的精神。

  第三是「對人以和」,對任何人都要客氣、和諧。現今社會因為缺乏和合,所以有怨氣、嫉妒、排斥。一般人都知道家和萬事興、和氣能生財。若能以和合的心對待他人,心中平和,身體也能健康、長壽,所以「和」對於我們的人生非常重要。

  第四是「對事以真」。無論是上班、家庭,為公、為私,乃至於學習功課都要認真負責。如果在學校時只知以小抄方式應付考試,等到畢業真正要學以致用時,便會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悔恨。所以做什麼事情都要「真」,修行也是一樣要真,打坐時,不打瞌睡、妄想,時時安住正念,綿綿密密、不夾雜、不間斷,如此持續努力用功,一定能成就三昧、成就道業。做善事時,以恭敬心、慈悲心而行,成就廣大、不可思議的功德,這樣才是「真」。



佛法與教育(三十五)
於自由時報91.10.29(二)刊載

佛法博大精深,要想道業成就、超凡入聖,
必須要從日常生活上開始學習、開始用功。


 

  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用恭敬心去除我慢;「對下以慈」,用慈悲心去除瞋恚;「對人以和」,用和合的心去除粗暴;「對事以真」,用真誠之心去除虛偽。依此四個方向在生活中落實,便是一種教育。以此為原則反省檢討,不斷改進,提升自己,便能增長無量的智慧和福報,人生肯定會有所收穫。

  佛法博大精深,要想道業成就、超凡入聖,必須要從日常生活上開始學習、開始用功。如同儒家所說:「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一切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地努力,如此無論為人處世、學業、事業、道業,都能有所成就;由世間法來看,絕對可以廣結善緣。以佛法的角度來看,可以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行,進一步超凡入聖,圓滿如來萬德莊嚴、福慧具足的果位。




佛法與教育(三十六)
於自由時報91.10.31(四)刊載

「當下即是」、「動念乖真」,
一切萬法都是虛妄不實的,
唯有覺性始終不生滅、是真實的。


 

  中國有一位龐蘊,是一位已開悟的在家居士,他曾說過一首詩偈,「無我復無人,作麼有疏親,勸君休歷坐,不似直求真。」前兩句話的意思是,既然沒有我、沒有自己的存在,就沒有對方,如此,自然沒有相對的境界。然而若不能通達此理,念念在分別中,生活上便處處都是相對的境界:人我、是非、彼此、美醜、善惡等,此時我們的心和外面的境界,就產生了對立。既然沒有人相、我相,那內外都不可得了,哪裡還有遠近、親疏之分。明白此理,平時與人的恩怨、是非得失,就能夠化解。

  「勸君休歷坐,不似直求真。」,歷坐是指離開當下能知能覺的這念心。一般人以為,心裡面有煩惱,要把煩惱捨掉,另外去找一個清淨心、菩提心,其實要另外去求一個真心,是求不到的。「當下即是」、「動念乖真」,一切萬法都是虛妄不實的,唯有覺性始終不生滅、是真實的,只要安住當下這念覺性,菩提心、清淨心就現前了。




佛法與教育(三十七)
於自由時報91.11.02(六)刊載

如果真能做到不想過去、現在和未來,
當下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了了常知,
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心」。


 

  一般人從早到晚,念頭始終沒有停過。如早上起床時,是一個心念,起床後,穿衣服的心念現前,起床的心念又過去了。穿襪子、鞋子的心念生起時,穿衣服的心念又過去了。始終是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念起念滅,究竟那個心念才是真正的自己?因此《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想到過去美好的境界,只是空歡喜一場,因為不論好事、壞事,都是生滅的現像,都會過去,如同作夢一樣,虛妄不實。而未來的事情還沒有發生,對於未來做種種的虛妄像想,也沒有必要。

  所謂「現在心不可得」,例如,沒有看到茶杯的時候,不會升起茶杯這個念頭;現在看到了,心中才會出現這個念頭。所以茶杯這個念頭,也是遇緣而生,剎那生滅,像水泡一樣虛妄不實。因此佛陀告訴我們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了不可得,以對治我們的無明妄想。

  如果真能做到不想過去、現在和未來,當下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心」。悟到此理,便是在理上開悟,進一步在事上保任,保持能知的這念心,知而不著,始終做主,長期保持下去,就能真正的自在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