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与渐修(一)
于自由时报91.06.27(四)刊载

 

  「渐修」,就是渐次修证,从凡夫一直修证到成佛,这当中的过程就称之为渐修。如同读书求学,从小学、高中、大学、到博士学位,循序渐进,次第体悟,最后功德圆满成就佛道,即是渐修。

  「顿悟」,是指悟到当下这念心,这念清净心、觉性、菩提心。悟到这念心就是「佛」、就是「道」。依据悟到的理来用功、保任。无论「动」、「静」;白天、夜晚,这念心始终不攀缘、不颠倒、清楚明白、时时作主,从开悟一直保任到圆满成佛,就是顿悟。

  悟到当下这念心,就是如来的智慧、真如、菩提妙心。了解每个人都有佛性,都能成菩萨。体悟到这念心性,生命与希望都是无穷尽的,生活在世界上,便能感受到人生的可贵与真实。

  「渐修」是从事入,由事到理;「顿悟」是从理入,由理到事。如果没有顿悟的因缘,无法当下体悟这念心性,亦不妨碍用渐修的方式来修行。每个人根机不同所以有顿悟与渐修,目的都是为了要亲证这念菩提妙明真心,成就佛道,所以顿悟与渐修是互相融通,没有矛盾的修行方式。


顿悟与渐修(二)
于自由时报91.06.29(六)刊载

 

  佛法是人生的真理,也是最高的真理。

  就世间法而言,家庭的伦理、社会的秩序、科学的理论,这些都属于世间的真理。世间的真理虽多,却会随着时间、空间而改变;而佛法是真理当中的真理,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迁移始终不变。「顿悟」与「渐修」,就是佛法当中的真理。

  世间的真理是相对的,所以会随着时间、空间而改变。举例而言,在美国为大众所认同的善法,如果拿到台湾,便不一定会被认同。因为美国与台湾各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这些条件的不同,影响了大众对事物的认知与判断。

  再举例来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一夫一妻制,但有些却是一夫多妻制,因为国度不同、制度便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观察,实在很难区分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这些道德、风俗、历史习惯所产生的真理,因着时间、空间不同而变异,所以是相对的道理。

  而佛法的真理,指的是人人本具的这念心,这念心从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始终都存在,不随着时间、空间而变动。因为不变、恒存所以是绝对的事实、是最高的真理。


顿悟与渐修(三)
于自由时报91.07.02(二)刊载

 

  每一个人都有灵知灵觉的心性,都知苦、知乐,也知道贪生怕死,所以这一念能知能觉的心是人人本具的。佛经云:「凡有心者皆当作佛。」每个人都有心、都有觉性,所以要珍重自己,同时也必须尊重大众。

  虽然人人皆有觉性,但所表现出的智慧与慈悲,却有差别。一个有智慧的人,觉性恒常清明,在起心动念的当下,便少了许多妄想、烦恼与无明;反之,一个欠缺智慧的人,心中的烦恼妄想很多,乃至产生了种种邪见与执着,于是本来清明的真如自性,便为种种妄念尘染蒙蔽而无法彰显。

  人人本具的觉性是平等的,由于这念心当中烦恼、无明的厚薄不同,所以就有智慧高低的不同。因此,若想彰显觉性的光明,达到生命最高的境界,就必须精进不懈,化除烦恼、无明,增长福德与智慧。


顿悟与渐修(四)
于自由时报91.07.04(四)刊载

 

  修行的过程中,破除烦恼与执着,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是「罗汉」,罗汉的智慧与觉性,超越了世间凡夫;罗汉之上是「缘觉」,缘觉的智慧又超越了罗汉;缘觉之上还有「菩萨」,菩萨漏尽尘沙惑,所以超越了缘觉;最后,漏尽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达到「佛」的境界,「佛」就是生命最高的心境。以上四个层次也就是所谓的「四圣位」--四种圣人的果位;由于这四种圣人在觉性、心性与智慧上的层次,都超越了凡夫,所以称做「四圣位」。

  凡夫要达到佛的境界,可由两种方式来努力:即是「渐修」与「顿悟」。

  渐修,即渐次修习「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此六波罗蜜,是诸尊菩萨在因地中的愿行,若能修持圆满,便能够达到佛陀的圆满境界。而此处所谓的圆满,一是就时间而言,其次,则是就修行法门的功德而论。譬如在世间上读书求学,经历了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时间,便是「时间圆满」;并且将这段期间内的功课完成,便是「功德圆满」。同样的,修行菩萨道必需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此即「时间圆满」;进而在六波罗蜜中修行成就,才是真正的「功德圆满」。假使每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皆能圆满「时间」与「功德」,必能臻至佛的境界。


顿悟与渐修(五)
于自由时报91.07.06(五)刊载

 

  修行必须要含俱时间圆满与功德圆满。所谓的「时间圆满」是指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时间,对于修菩萨行而言,就是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也就是所谓的「三只圆满」。

  「劫」是计算时间的单位,分为小劫、中劫与大劫。人寿最高是八万四千岁,其后每百年减少一岁,减至平均年龄十岁;再每百年增加一岁,直至八万四千岁为止,如此一减一增,即为一「小劫」。二十小劫即为一「中劫」,合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而所谓的「阿僧只劫」意指无量个大劫,表极长远的时间。菩萨行者需历三大阿僧只劫,修证六波罗蜜,此即时间圆满。

  「功德圆满」则是指修行人在行菩萨道,修证六波罗蜜,每一件功德都能圆满。例如:六波罗蜜中的「布施波罗蜜」圆满,意指菩萨行者于修持布施法门之时,不仅要能布施外在、有形的钱财或物品,对于自身的生命,也都能够为了利益众生而布施,乃至于欢喜布施一切所有,如此方是成就布施的殊胜功德,也才能称得上是圆满布施波罗蜜。

  每一位修行人若能够于上述的时间、功德当中,渐次修持圆满,最后便能够成就如来佛的境界──圆满彰显觉性的光明,达到生命最高的水准。


顿悟与渐修(六)
于自由时报91.07.09(二)刊载

 

  所谓「功德圆满」,乃指行菩萨道修六度,每一度皆能圆满。以布施波罗蜜而言,从布施「财」到生命,乃至所有一切都能布施,如此方称为布施度圆满。

  释迦牟尼佛过去生是一位大施太子,当时全国天干地旱,人民饥渴难耐,太子为了赈济民众,便将财宝,全数施予人民,乃至皇宫中的金银财宝,也布施出去;国王一见宫中的财物逐渐地减少,勃然大怒,便将太子驱离皇宫。

  太子离开了皇宫,仍然不舍行布施的大愿,想起龙宫里的龙王,拥有一颗能够满人所愿的摩尼宝珠。太子便想借用此摩尼珠,救济群生。海神为太子愿心所感,便施展神力从龙宫取出宝珠,送予太子救济贫乏;不料,事后又为龙王察觉并将宝珠夺回。

  失去了宝珠,无法布施救济饥民。大施太子便发愿挑干海水,来求得龙王的摩尼宝珠。于是,不断地往返挑水,一天、二天、三天……,挑到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最后因体力不支而昏厥在地。四大天为太子的愿行所感,便发心协助太子挑水,由于四大天王神通广大,一下子海水就少了一半;龙王一见海水所剩不多,惊惶失措,同时也为大施太子行布施道的精神所感动,便将摩尼宝珠亲自交给太子,使太子能广行布施。像大施太子这般不顾自身的修行布施,便是布施波罗蜜功德圆满。


顿悟与渐修(七)
于自由时报91.07.11(四)刊载

 

  「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意指菩萨要用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将「六波罗蜜」每一度皆修持圆满,成就「功德圆满」;再以一百个小劫的时间,努力修持方能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果德。

  相好,是指佛陀应化身具足种种殊胜容貌与微妙的形相。佛经上记载,每一尊佛都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举例而言:佛于一切饮食,不论是好、是坏,凡是触及口中,便是无上甘露味,此即「上味相」。再者,佛具足梵音声,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意即佛陀只需演说一种音声,不须透过翻译,一切众生都能会意领解,此即语言三昧,亦是一种相好。

  佛典中形容:若世界上所有的人,皆中毒难治,发心救拔,使每一位都回复了健康,就算圆满一福;而积聚百福方能成就一个相好。由此可知修行人要努力修善积福,圆满六波罗蜜的功德,才能彰显相好。必须修满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方能圆满成佛,此属「渐修法门」。大觉慈尊于此之外,再开另一法门,不必历经三大阿僧只劫,只要当下顿悟此心,即直了成佛,此属「顿悟法门」。


顿悟与渐修(八)
于自由时报91.07.13(六)刊载

 

  顿悟与渐修的差别,好似学生在学校里念书,从小学到大学,一阶一阶地晋级;如果天赋根基好的人,便可迅速升级,自中学跳级至大学就读,如同顿悟法门,当下顿悟自心、直了成佛。

  佛法当中提到:「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凡夫心就是菩提心、就是佛,顿悟便是要悟这一念心性,直了成佛。

  然而众生心总是善恶念夹杂、生灭不定,所以无法亲体自性。举例而言,喝茶时,动了「想喝茶」这一念心,在伸手拿茶杯,「想喝茶」的这念心就灭掉了。继之「拿茶杯」这念心现前,拿起茶杯将水送到口中一喝,感觉非常喜悦,「拿茶杯」这念心又灭掉了,「喜悦的心」便现前。再喝一口,感到第二口茶不如第一口茶来得解渴,乃至喝第三口茶,更觉得淡而无味,不想喝了,「想喝茶」这个心就灭掉了。在喝茶的短暂时间当中,心念便有着生、住、异、灭的变化。

  我们这念心,从早到晚,念头来来去去,善恶念夹杂,念念都在生灭当中。白天如此、晚上也如此,白天生灭的心念作不了主,晚上作梦时这念心,也在攀缘。由此处观察,人生就像一个梦境,一个念头是一个梦,所以「人生若梦」,并非形容词,这些因执着与妄想而生的心念,都是令我们无法体悟自性的障碍。


顿悟与渐修(九)
于自由时报91.07.16(二)刊载

 

  众生的心念始终在生灭当中,每个心念,都经过生、住、异、灭四个境界,例如:想喝茶这念心是「生」,把茶杯拿到手上,一定要喝茶了,这是「住」;喝茶喝到口里,感觉很舒适很可口,每一口感受都不一样,这就是「异」;最后不想喝茶了,喝茶这个念头灭掉了,这是「灭」。

  每个心念有生、住、异、灭四相,所以人就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因为人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世界就有成、住、坏、空四个境界。世界现在是在「住」相当中,在住相中并时时变异,一天天地在老化,将来终究要毁灭,这就是「空」。

  佛经里用成、住、坏、空形容世界变迁的过程。因为世界有成、住、坏、空,所以地球上的生物,都有生、老、病、死。要逃离生、老、病、死的恐怖境界,先要使这念心,没有生、住、异、灭,要达到没有生、住、异、灭就要悟到自性菩提。

  《六祖坛经》云:「不悟本心,学法无益」,如果不知要体悟本具的心性,修行便始终在生灭法当中求,始终南辕北辙,对明心见性并没有助益。所有法门,都是契悟本心的方便,由生灭的方便体达不生灭的心性方为究竟。


顿悟与渐修(十)
于自由时报91.07.18(四)刊载

 

  所谓「悟」,就是体悟到听法的这念心,这念心有体大、相大与用大。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空间、时间,十方三世都在这念心中,广大无有边际。

  这念心「无远弗届」,不论远近都能起作用。举例而言:有些国家发生战争,许多士兵参与作战;可是士兵的家人,担心忧虑他们在战场上的安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忽然梦到所思念的家人在他乡战场生病了,经过联络果然真的生病了。便说明这念心不论远近,只要专注,就能与想念的人发生感通。

  晚上睡在一个小榻榻米上,梦境是山河大地、广大的世界;梦到苦时,惊慌恐怖;梦到快乐之事,喜悦不已。然而不论恐怖或喜悦都了不可得,都是这念心所产生的影像,心在生灭中,便轮回于苦、乐中。

  体达不生不灭的心性,白天能做主,晚上也能作主,不论白天与梦中都能清楚明白,便能远离人生中苦乐的境界。


顿悟与渐修(十一)
于自由时报91.07.20(六)刊载

 

  我们这念心非常微妙,一般人总是两眼外视、两耳外听,缺乏内观的智慧;如果能往内看、往内听,觉察到自己的心念,心定下来,很快就能恢复平静。

  过去有一个公案,有一家人,有一病患,患风湿关节炎,卧床八、九年都不能动。有一天,这个房子失火了,危急混乱中,他的家人赶忙将贵重物品往外搬运,当房子烧得干干净净时,才想到房子里面还有一位病患,肯定是被烧死了,正在愧疚悲恸时!忽然听到这位病患从山上传来的喊叫声,他叫说想下山来。家人惊讶之余,赶忙问他是如何逃出火海的?他说,当时看见火势熊熊,为了要逃命,忘了自己有风湿关节炎的病痛,立即从床上爬起,就跑到山上去了。他的家人又问,既然你能自己上山去,就赶快自己下来吧!但这病患却说,他的关节炎好痛不能动!

  这念心一旦专注,静下来、定下来,就能产生种种感通妙用,如同这位病患,心念专注想要逃命,所以能忘了病痛。佛法的禅定,告诉我们如何运用这念心。想要运用这念心,要先悟这念心,悟了这念心,时时保任、常寂常照,转化烦恼、净化心念,最后归于无念。不生不灭,便是这念心的原点。


顿悟与渐修(十二)
于自由时报91.07.23(二)刊载

 

  这一念妙明真心是本具现成、无所不在的,大众这念心应用在眼睛便称为「见」,在耳朵便称为「闻」;在鼻子就能辨香臭,在舌根就能知酸、甜、苦、辣;在手知道要执取,在脚则知道走路……;这些都是在日常之中心的作用。

  每个人都有这念心,然而凡夫的清净本心中,时时充斥着妄想、执着,这念心依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由攀缘外境而起种种烦恼、是非。于是,我们的心便如一潭浑水一般,产生不了智慧与善法。

  反之,若能时时刻刻检讨反省,眼根缘色,不起贪心;闻他人赞叹、毁谤,不起瞠爱,随时保持自心的宁静与平静,如同《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根在对六尘境的当下,清楚明白一切事物的是非好坏,心当中始终保持一个「知」,不攀缘、染着,如此就能使六根慢慢得到清净的境界,乃至于这一念心便能如同一潭止水、一片明镜,真正能够六根门头放光动地。

  所以,禅宗祖师所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就是指在红尘世事当中,只要这念心,不攀缘、不颠倒,但能了「知」而不生计「着」,如此慢慢地澄清当下的这一念心,六根一旦回复清净,此心就能如莲花一般,出污泥而不染地端坐在清净莲台上。


顿悟与渐修(十三)
于自由时报91.07.25(四)刊载

 

  修行要达到定心、净心,便要肯定人人本具的觉性,没有丝毫的怀疑,如此才能使心安定下来。

  过去在唐朝时,有一位名叫裴度的居士,来到相国寺参访,一进寺内便看到了一只麻雀飞到佛像的头上拉屎;此时裴度就向该寺的方丈和尚请示:佛经曾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麻雀也有佛性,但为什么它却在如来佛头上拉屎?方丈和尚一听便回答裴度言:麻雀确实是有佛性的,而且聪明、有灵性,因为它明白如来佛很慈悲,不会怪罪于它,所以才敢在佛的头上拉屎。

  对于佛性,不要存有丝毫的怀疑,也不要将佛性看得太遥远,佛性就是自己能知能觉的这念心。大众都有这一念能分别是非善恶的心,不过这念心无始劫来总是生诸烦恼、造诸罪障,种种妄想执着,使得清明无染的心性不得宁静,心一旦不得平静,无染的佛性就变成了杂染的众生性。

  所以如果能够真切的体认本具的佛性、觉性;心自然能定、能静。


顿悟与渐修(十四)
于自由时报91.07.27(六)刊载

 

  体悟到本具的觉性,更进一步要保任觉性,使觉性时时现前;「静中养成,动中磨练」。放下一切妄想分别,使这一念觉性能够清楚、明白、如如不动,持续地保任下去,一定能够「站得住」、「站得长」,乃至有所成就。

  《楞严经》中明示大众:「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歇」是停止不动的意思,由于这念心时时都是妄想分别,人们不是在忆念过去,就是在攀缘未来,这念心始终心猿意马。而修行,就是要能放下执着、歇止狂心。

  《金刚经》说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已然成为过去,想念它又有何用?回忆好事,只是增加失去的悲伤,回忆坏事,更是苦上加苦;对于现在的事,起一念想的心,又是一重生灭;而未来的事尚未到来,想来想去也是一场虚无的梦境。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了不可得,这一念心不住现在、过去、未来,安住在不动、清楚明白的心性,便是《金刚经》所说「无住生心」。


顿悟与渐修(十五)
于自由时报91.07.30(二)刊载

 

  要达到「无住生心」,契悟不生不灭的心性,体悟三心了不可得之理。这念心始终清楚,明白,即是如来妙心,也就是自己的本心本性。明白此理,就要保任不生不灭的心性,保任三分钟就成了三分钟的佛;保任十分钟,就成了十分钟的佛;这样子就能把不生不灭的心境延长下去,就称之为保养圣胎。在这上面用功,便是在修道。

  一般人「修道」,不知「道」在何处?只能算是修加行,加功用行,如诵经、持咒、拜忏,做种种功德,乃至于打坐,这些都是加行,因为我们的烦恼很深厚,执着很深重,所以用这些善法,使我们这颗心,慢慢除去尘垢,等到将来听经闻法,忽然一下因缘成熟,就能悟到当下这念心。

  这念无住心是绝对的真理,超越时间空间,在静坐中一瞬那,契悟到这一念心,感觉非常清凉与清净,一下子就超越了好几个钟头;在佛经上说「山中无甲子,人间几千年」,所谓「无甲子」,乃指我们这念绝对的心,没有时间空间的存在,当下契悟了这念心,马上就成了净土世界,就超凡入圣。


顿悟与渐修(十六)
于自由时报91.08.01(四)刊载

 

  由于这念心的分别,所观察到的环境、时空也不一样;如果处于室内,将电灯一开,就是光明,电灯一关,就是黑暗,究竟这室内是明?是暗?现在是白天,在某些国家则是晚上,那么现在究竟是白天还是晚上?人在白天能看见东西,晚上就看不见东西,可是有些动物,白天看不见东西,晚上才能看得见,究竟这空间是明?是暗?这些不同的差异,都是由于这念心分别执取而产生不同的境界。

  每个人都有这念心,只是这念心始终无法定下来,分别妄想,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患得患失,不曾停歇。因为这种习气与习惯,使得内心很少能保持不动、不打妄想,常常是心浮气躁,静不下来,看到外面花花绿绿的境界,攀缘颠倒,看不清楚、想不透彻;人的愚痴障碍往往由此而生。

  这念心必须站得稳、清楚明白,不随外境而动,才有清明的智慧;对于万事万物,有清楚透彻的慧观,才有远见及光明的未来。所以顿悟自性,非常重要,与我们的生活与生命,息息相关。


顿悟与渐修(十七)
于自由时报91.08.03(六)刊载

 

  众生的心,妄想颠倒,始终没有停过,如果没有妄想,就是疲倦昏沉;没有妄想昏沉,心当中又觉得无聊。妄想、昏沉与无聊是心念不能作主所产生三个毛病。

  例如学生在教室上课,老师在上面授课,课程上得很精彩,学生听得很欢喜,忽然下课钟一响,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相反的,如果老师无法教授得清楚,学生听不懂没兴趣,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好长;同样一堂课的时间,快慢的感受,皆来自于心中的分别。

  心中有分别、是非、烦恼,真是度日如年;如果心中很平静、开阔,安住在这一念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上,必定能超越时间空间。

  明白此理,这一生的修行就有明确的方向,佛经云「人人都能成佛」,每个人都有佛性,都能超凡入圣;不论顿悟、渐修只要有恒心、信心、愿心,这一生努力落实心念的提升,生活会更实在,生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