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施與青琉璃城的龍族辭別後,繼續前進,來到一座金城,顏色晃耀,非常殊妙,大施菩薩向前走去。看見城外也有七道壕溝,各壕溝中也充滿毒蛇。大施心想,這些毒蛇也都是由於前世憤恚憎恨、嫉妬怒害的習氣太熾盛,以致受此毒形,於是端坐入慈心三昧,極加哀憐,慈心已滿,蛇毒皆除,大施便向前跨越而過。來到城門口,也見到兩條龍,身體纏繞城牆,龍頭交錯於城門。雙龍見到大施,抬頭驚視,大施亦入慈心三昧,龍毒得除,兩條龍就低下頭來讓大施跨身而過。 城中也有個龍王,坐在寶殿中,遙見大施菩薩走來,驚愕地想:「我的龍城外,有七重壕溝,壕溝中都是毒蛇,其他的龍和夜叉都無法越過。究竟他是什麼人,能來到此地?」龍王感到奇怪,急忙下座恭迎行禮,並請大施來到殿中,讓坐七寶床座,更準備豐盛美味飲食供養,待大施食用過後,龍王請教來意。菩薩答道:「閻浮提眾生,薄德窮苦,身心勞頓,為了滿足衣食而不惜殺害欺誑,常行十不善業,命終之後,又墮入三塗惡道受苦,我非常憐愍他們,很想救拔他們。承蒙龍王您相招待與問候,聽說您有如意寶珠,所以我涉險遠道而來,希望能得到它。」龍王回答:「此如意寶珠是希有難得之物,大士專程前來,當然希望能夠送給您。大士如果想得到它,請在此留住四個月,接受我微薄的供養,並為我說法教誨。」 大施隨即答應龍王。龍王非常歡喜,日日奉上百味美食,並親自為大施斟酌款待,又令作種種伎樂供養,大施菩薩則為龍王講解諸法的名相及本末因緣,廣為宣說諸法義理。龍王敬慕不已,專心聽受,朝夕問候不失時節,而且還恰如其分地裁量大施所須物品,隨時奉上;諸龍夜叉欲來求見,龍王也安排得進退有度,奉事的四個月中,能夠合宜掌握時間,妥當安排。 四個月後,菩薩欲辭別而返。龍王就解下髮髻中的如意寶珠,供養大施,並立下誓願:「大士發弘誓願,慈心廣濟,悲憫眾生,不憚勤勞,必能成就佛道,濟拔苦難眾生,屆時我願作您的侍者,成爲一名總持弟子。」大施應允,問他:「你送給我的寶珠,有什麽功能力用?」龍王答:「此寶珠能降下八千由旬內所需要的七寶等物。」大施非常歡喜思及:「閻浮提地域有七千由旬,看來此寶珠之功德,能符合我的願望。」他將前後所得三顆寶珠繫在衣角上,便起身出城。滿城大大小小的眾龍依依不捨,都來送大施直到城外,互相道別離去。 大施往前來到一處,拿出寶珠求願:「如果這真是如意寶珠,當令我能在空中飛行。」求願完畢,便舉身而上飛翔出海,度過海中的危難後,小睡休息片刻。這時海中有些龍輩共相商議:「我們海中唯有此三顆寶珠,功德力甚大,世間難比,此人居然都能求得帶走,實在太可惜,我們應當奪取回來。」商量完畢,牠們就趁大施小睡時,悄悄地解下大施衣角的寶珠而去。大施醒後不見寶珠,心想:「這裡沒有別人,一定是海中的龍族拿走了寶珠。我爲了得到寶珠,不遠千里歷盡艱險而來,現在即將回國實現願望。雖然寶珠被取走,但我絕不放棄,將竭盡全力舀盡海水,發誓盡我全力定要實現志願;如果未能拿回寶珠,絕不空手而回。」 他拿定主意後,立即走到海邊,找到一個龜甲,兩手握住龜甲正要舀海水時,海神知道他的心意,就來問他:「海水深廣三百三十六萬里,即使所有的人民都來幫忙舀水,也不能使海水稍減,何況只有你一個人,如何能成辦此事?」大施回答:「若有人至誠懇切,希望有所作為,沒有辦不成的。我索得這些寶珠,是要用來饒益一切眾生,以此功德,上求佛道,一心堅持不懈,何以不能成就?」 這時,首陀會天的天神們遙見大施獨自勞苦舀水,一心一意只為濟拔安樂有情,就互相轉告:「我們何不前往幫助他?」於是天神們來到大施面前,大施把龜甲放入海中,天神們也將天衣放入海中盛水;大施拿起龜甲,天神們便提起天衣將海水放到別處。第一次舀海水,海水減退四十里,第二次,海水減退八十里,舀第三次,海水減退一百二十里。 海中龍族惶恐不安,便來到大施面前,對他說:「停、停下來!請不要再舀海水!」大施隨即停下來,諸龍問他:「你求取寶珠,作何用途?」大施答道:「我要用來救濟一切眾生」,諸龍又問:「我們海中的眾生也很多,為什麼不把寶珠留給我們,而一定要帶走?」大施回答:「閻浮提眾生,為了錢財而殺害欺誑,造十不善業,死後必墮三塗惡道。因人類可以用正法調化,所以我來求取寶珠,先滿足他們所缺乏的,然後再勸導教誨他們修十善業。」諸龍聽後,便取出寶珠還給他。這時,海神見大施勇猛精進的毅力,便立誓言:「你現在如此精進不休,將來必成佛道,屆時我願作你的精進弟子。」 大施取回寶珠,繼續往前飛行,到了陸地以後,先打聽一同入海採珠的商人同伴行蹤,隨即再飛行找到同伴後,便從空中降到地上,同伴見到他都非常驚喜,讚歎說:「真是太奇特!」大施再往前走,來到放鉢城,迦毘梨婆羅門聽到大施從大海平安歸來,歡喜踊躍迎接問候,並邀請他的同伴,為他們擺設宴席,席中準備了各種佳餚,用齋後即暢談一路上的艱苦經歷。 此時大施拿出寶珠,依次遍照迦毘梨的家,迦毘梨家裡各寶庫悉皆充滿,在座的每個人親覩此景,都感歎前所未有。迦毘梨便將女兒打扮莊嚴,並以各種珠寶裝飾其身,親手拿起金寶澡罐,先自己洗手,然後牽著女兒的手臂,交到大施手中,大施接受其女。迦毘梨很歡喜,更嚴飾五百位才能出眾的歌舞伎女,並以眾寶裝飾五百頭白象,奇異無比,用來送給女兒。大施便令同伴駕車上路,城中的男女老少送他到路邊,並且作眾伎樂,導從還國。 大施的父母自從與他分別後,憂愁迷悶煩亂,哀傷啼哭過度,以致雙目失明,盲無所見。大施回到國中,向父母禮拜問訊,父母聽到他的聲音,伸手撫摸,確認是大施回國,悲喜交加,極力責備:「你真是不孝,捨棄我們入海採珠,讓我們備嘗艱苦,勉強維持性命。你到大海裡,究竟採得什麼寶物?」大施拿出寶珠遞給父母親,他的父母拿著寶珠說:「我們倉庫裡,與這種石頭相比的東西也有不少,你何必費盡辛苦才得到它?」 大施拿過寶珠,向父母的雙眼一指,他們的眼睛忽然明亮了起來,就像風吹雲散,恢復了視力,大施雙親非常高興,感受到寶珠的功德力,嘆道:「真是神奇!你雖然歷盡辛苦,但能獲得此寶珠真是功不唐捐。」大施又拿起寶珠求願:「若真是如意寶珠,就令我父母身下自然有七寶奇妙珍異的床座,頭上有嚴淨的七寶大蓋。」話剛講完,所求皆成辦,大家都很歡喜。大施又拿著寶珠求願:「請讓我的父母、國王、臣民所有的倉庫,都得以充滿。」說完隨即拿著寶珠指向四面八方,結果真如其語悉皆充滿,眾人無不驚喜。大施隨即派人乘八千里象,詔告閻浮提所有人民:「大施從海中平安歸返,獲得如意寶珠,功德奇特,七日後,將令寶珠降下一切珍寶衣食,大眾隨各人所須,隨意拿取,請大眾持守齋戒,準備等待。」 詔告傳遍天下後,到了第七天,大施沐浴其身,穿上乾淨的新衣,來到一處平坦之地,拿著寶珠,放在高大的幢幡頂端,手持香爐,向四方求願:「閻浮提的人民貧窮辛苦,我想要救濟他們,令他們無有困乏,若真是如意寶珠,就應當依次降下人民所須的一切物品。」大施求願完畢,四方烏雲密布,隨即起風,各種不淨、污穢糞掃之物都被吹走。接著降下小雨,掩蓋塵土,然後降下百味飲食,又依次降下五穀、衣服、種種七寶奇珍異物,閻浮提內到處充滿寶物。所有的人民隨意自取上妙衣服飲食,充盈有餘,視各種珍寶猶如瓦石。 此時大施觀察人民無所缺乏,便派遣臣子到四方詔告閻浮提內的人民:「你們先前因為貧窮,為了求得衣食及財寶,互相欺騙,恣意殺害,見利忘義,不思滅罪積福之理,命終將墮入三塗惡道,從黑暗走向黑暗,累劫受苦。我非常憐憫你們,卻無法相濟拔,所以不顧艱辛涉險入海,獲得此如意寶珠用來救濟你們。現在既已無所匱乏,應自我勉勵勤修十善業,收攝身口意,慈仁孝順,精進克制心念,勿懈怠放逸。」 大施以種種方便廣為宣教,令大眾奉行善法,並作成文書,詔告諸王、臣子流傳其教法,令百姓都能知曉,互相勸勉監督,不要妄作非為。這時閻浮提內的人民蒙受他的慈悲恩澤,都思惟如何才能酬報大恩,由於大眾非常仰慕大施的義行高誼,又蒙受教法,廣修眾善,皆專心修習慈悲與恭敬,克制身口意,不妄作非為,命終之後都得以轉生天上。 佛陀說完大施的本末因緣後,接著說道:「舍利弗!當時大施之父婆羅門尼拘樓陀,就是如今我的父親淨飯王;當時大施之母就是我現今的母親摩訶摩耶;而大施就是現在的我。銀城中的龍王就是現在的舍利弗;琉璃城的龍王,就是現在的目犍連;金城的龍王,就是現在的阿難;當時的海神,就是現今的離越。阿難當時做龍王侍奉於我時,就善知時節進退,直至現今,向來就知道如何合宜掌握時間,妥當安排。因此,阿難要答應擔任我的侍者前,會要求此三願,我就隨他的意願所求。」 阿難聽後歡喜踊躍,從座而起,長跪稟白佛陀:「我願盡形壽為佛侍者。」當時與會大眾聽聞佛陀所說,感念佛的大恩德,專心致志剋己勉勵,精進思惟四諦諸法要義,因此有的人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也有種下證辟支佛果善根因緣者,有發起無上正真道意者,更有證得住不退地者。大眾都非常歡喜,頂戴奉行佛陀的教誨。(全文完)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第八.大施抒海品第三十五》 省思 大施為了救拔眾生,冒險入海求珠,而且在寶珠被龍族盜回時,更隻身欲舀盡大海,在諸天神的相助下追回寶珠,閻浮提眾生受其感化而修行十善,得以免墮惡道;這正是佛經上記載,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流傳佛法,令眾生出離三界火宅,以無量悲心八千返於娑婆世界度化眾生,三千大千世界更無一不是他捨身之處的示現。為佛弟子知恩、感恩,更當體悟佛法是解脫煩惱的真理,依法精進修行,生生世世常隨佛學,進一步念恩、報恩,廣行六度萬行,令正法久住,化化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