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波笈多尊者在摩偷羅國的那哆婆哆寺弘化時,東國有一位善男子出家修行,能承擔執事,每當他行腳至寺院時,比丘住眾都會請他擔任執事,執作眾務,他都能盡心盡力地完成。諸比丘告訴他:「若有檀越居士來請法,你應當教化,令他們修諸功德。」長時間下來,這位執事比丘疲憊至極,心想:「有誰能為我說法,教化我呢?」 他聽說在摩偷羅國,有一位比丘名優波笈多,是釋迦牟尼佛所授記「教化弟子中,最為第一」者,便啟程前往摩偷羅國那哆婆哆寺。抵寺後,先頂禮優波笈多尊者,然後合掌稟白:「大德!佛已入涅槃,懇請大德今作佛事,為我說法。」 優波笈多尊者觀察這位比丘,得知此身已是其最後身,且已發解脫生死之心,於是便思惟,以何因緣不達聖道?得知他成道因緣尚未具足。尊者進一步思惟當依何種方便能令其修道圓滿?發現他應當發心種種執事,方能具足成道因緣。然而尊者也觀知他疲憊至極,無法再承擔執事。 於是優波笈多尊者對比丘說:「善男子!你若願意隨我教化,我當為你說法。」比丘回答:「我願聽從所教。」優波笈多尊者言:「你當於眾僧中,發心為執事。」比丘回答:「大德!我願意護持僧眾精進用功,但不知道摩偷羅國中,誰精進,誰不精進,應當要如何護持眾僧精進呢?」尊者又問:「你能早起入國城嗎?」比丘回答:「可以。」這位比丘問尊者:「大德!此寺僧眾有多少位?」優波笈多尊者回答:「有一萬八千阿羅漢,出家學人更勝一倍,精進凡夫則難以計數。」於是比丘便發心為一切僧眾執作眾務,令眾僧專心精進道業。 這一天,給事比丘早起,著衣持鉢,進入摩偷羅國城中,正巧有一位長者從摩偷羅國出來,遇見這位比丘。長者以前未曾見過這位比丘,恭敬頂禮比丘後問:「大德!您從何處來?」「我從東國來。」「是為何事而來?」比丘回答:「我來到優波笈多尊者弘法之處,希望能夠聽聞佛法,尊者囑咐我發心為眾僧執事。但我不知摩偷羅國中,誰精進,誰不精進,應當要如何做才能護持大眾精進用功呢?」長者說:「從今以後,您不需操心此事,護持之事由我來分擔吧!我發心供養僧眾一切飲食、衣服、醫藥種種生活所需。」 此後,比丘便向長者取用飲食等物,供養眾僧三月安居。由於比丘盡心盡力發心執事,功德具足,即證得阿羅漢果。於是優波笈多尊者便依照自己的慣例,凡度化一人證得阿羅漢果者,即取一籌投於石窟之中。
典故摘自:《阿育王經.卷第九.給事人因緣》 省思 成就學業、事業、道業,精進為第一要務;假使一曝十寒,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成功。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持,修行過程中應當學習善調身心,身懈怠則以精進調之;心過度緊張則易生煩惱,故知當調和身心,於事上廣積福德資糧,於念心上用功,檢討反省、覺察、覺照;發長遠心精益求精,本具清淨的智慧便能彰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