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悉达多太子成就佛道后,从菩提树下起座,决定前往波罗柰国,那是之前随着太子出家修行的五位大臣──憍陈如、摩诃那摩、跋波、阿舍婆阇、跋陀罗阇,目前修行的地方。在一个多月前,他们发现太子舍弃了苦行,以为他贪着饮食之乐,已退失道心。因此,当他们看到世尊从远处走来,便相互商量着:“沙门瞿昙既然已无心修行,还来这儿攀缘,我们不要起身迎接他、不要向他礼拜,更不用嘘寒问暖、为他准备座具。他如果想待在这里,就随他自便,我们都不要理会他!”说定之后便一片默然,假装无视于世尊的到来。 世尊缓步走来,威德光明,使得这五人不自觉地恭敬起身,礼拜之后,又迎请世尊坐下,各自为世尊捧衣持钵,取水供世尊洗手、漱口,有人则为世尊洗足,将刚才的约定统统抛诸脑后!他们恭敬地称呼“瞿昙”,世尊却问:“你们刚才不是约好了,见到我的时候不要起座迎接吗?现在为什么不顾约定,急忙站起来服侍我呢?”听到佛陀一讲,他们方才回过神来,当下又惊讶又深感惭愧,心中疑虑尽消,趋前殷切问候:“瞿昙,您这一路行来是否疲倦呢?” 世尊微笑着反问他们:“你们为何以姓氏直呼‘无上世尊’呢?世间伦理中,尚不容许子女直呼父母的姓名,更何况对一切众生的法身父母呢!虽然我的心如虚空,对一切毁誉不起分别,但是你们却会因憍慢,而招恶业呀!” 听了佛陀的劝导,这五人更加惭愧:“我们实在非常愚痴,慧眼未开,不知道您已经成就正觉。过去您曾经日食一麻一粟,坚持苦行六年之久,后来却接受饮食供养,所以我们以为您贪着饮食,并未得道。” 世尊为他们开示:“你们不应该以凡夫小智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成道,为什么呢?如果一味以苦行折磨身体,内心必然经常恼乱不安;相反的,若纵情逸乐、滋养色身,则容易产生贪爱执着。因此,不论追求苦或乐,落于两边的行持,都不是成道的正因。 譬如钻木取火时,如果以水浇之,一定难生破暗之火。修行犹如钻木,虽想要生起智慧之火,却不断以苦、乐之水浇之,便难以发出智慧之光;若没有智慧之光,便无法破除无始以来流转生死痴暗的障碍。因此,行者若能舍离苦、乐两边,常行中道,心则寂静不动,就能进修八正道,真正远离生老病死的苦患。我已随顺中道之行,而得证无上正等正觉。”憍陈如等听闻如来的证道因缘,心中无比欢喜,瞻仰世尊慈颜,目不暂舍。 世尊观察五人的根机皆已成熟,得度的因缘到了,于是告诉他们:“憍陈如!你们当观察世间的种种苦相,有五阴炽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在这世间上,无论有形或无形,无足、一足、二足、四足或多足的众生,都脱离不了这些苦患,为什么?譬如刚燃完的灰烬,若一遇干草,旋即复燃。世间众苦,皆由我执而生,若有一丝丝我相,就会招感执着之苦。贪、瞋、痴亦从我执而生,犹如种子能萌芽,此三毒亦是所有苦患的成因,使众生在三界中轮回不已。所以,若能灭除我执及贪瞋痴三毒,诸苦亦从此而断,这一切须从修行八正道做起,就像以水浇熄炽火,才不会死灰复燃。 一切众生良由不知诸苦的根本,长劫轮回于生死之中。所以,苦应知、集当断、灭应证、道当修,如同我已知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故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你们也应当从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入手。若不懂得修行四圣谛,则无法离苦得乐而得解脱。四圣谛是真实不虚的道理,苦实是苦,集实是集,灭实是灭,道实是道。你们能了解吗?” 憍陈如表示:“世尊,我明白了。”当下,憍陈如因了悟四谛的道理,而有“阿若憍陈如”之称(阿若,梵语之义为“已知”)。当世尊三转四谛法轮时,阿若憍陈如尊者于诸法中,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当时虚空中,八万那由他无量天人,亦永离尘垢得法眼净。 这时地神见到如来在其境内转无上法轮,心生欢喜高声赞叹:“如来正在此地转妙法轮呀!”虚空中诸天神听到了之后,也生起欢喜踊跃之心,展转传唱直至色界。色界诸天听了欣悦无量,也高声唱言:“如来今日,于波罗柰国鹿野苑中仙人住处,转大法轮。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所不能及。”霎时大地涌现十八震动,天鼓自鸣,天龙八部于虚空中作众伎乐,烧众名香,散诸妙花,宝幢幡盖蜂拥而至,歌呗赞叹,十方世界放大光明。 阿若憍陈如尊者是释门中首位悟道的弟子。在场同时听闻世尊初转法轮的摩诃那摩等四人,见到憍陈如已经证道了,心中无不渴切盼望:“世尊再为我们多开示一下吧!也许我们也能悟道……”于是目不转睛地望着世尊。世尊知道他们的心念,便再次广说四谛之理,四位行者亦同时闻法证道。这时,五位尊者至诚恳切顶礼佛足,仰白世尊:“我们五人已经见道、证果,想要于佛法中出家修道,唯愿世尊慈愍听许。”于是,如来称唤五人:“善来比丘!”五位行者当下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现沙门之身。 世尊接着为五比丘开示五阴之法:“你们知道色、受、想、行、识,究竟是常或无常?是苦、还是非苦?是空、还是非空?有我、还是无我?”五比丘听闻如来所说五阴之法,一时烦恼漏尽,成就阿罗汉果,当下答道:“世尊,色受想行识,实是无常、苦、空、无我。”于是世间自此有了阿罗汉圣者。如来是为佛宝,四谛法轮是为法宝,五阿罗汉是为僧宝。如是世间三宝具足,为人天第一福田。
典故摘自:《释迦谱.卷第一.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四》 省思 三宝住世是众多善缘的成就,若没有世尊累劫勤修,八千往返济度教化,众生将永劫于生死苦海中流转,无有依怙。今生得遇三宝,如迷雾中值遇灯塔,在佛、法、僧三宝引领下,只要落实佛法,人人皆能得证清净自心,离苦得乐、解脱自在。“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常以难遭遇想之心,精进行道,勤求出离,方不辜负三界慈父、大觉世尊之深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