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示:“善信檀越发心布施时,有四件事能具备布施的功德。哪四件事呢?一、选择适当的因缘,不在不适合的情况下布施。二、以至诚心亲自供养布施,不假他人。三、所施之物是洁净的。四、布施的心是清净的,不故意给予粗俗鄙劣之物。如此端正自心行善布施,就能获得殊胜的布施功德。 布施时,若能观照这四件事,就能获得不可思议的福报,以至诚心布施的功德,所得之福无量无边,就像海水不可计量,即便虚空也不能容受;乃至于从布施的因缘中断除烦恼,得解脱自在。所以,善男子、善女人在行善布施时,应具备这四件事。”大众听了佛陀的开示后,皆法喜充满,信受奉行。 一日,阿那邠邸长者来拜见世尊,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世尊问他:“长者!你还是常常布施行善吗?”长者禀白:“虽然目前并不富裕,但一如往昔常行布施,只是所布施的饮食较粗陋,没有办法很丰盛。” 世尊说:“长者!布施之时,不论所施之物是好、是丑,是多、是少,如果没有诚心,也不发愿回向,甚至对行善的功德没有信心,如此布施所得果报,未来所生之处也得不到好食;即使生活舒适也无心享受;有好衣裳也不喜欢穿着;拥有良田、产业也不善经营;觉得所受用的五欲甚为乏味;纵使有奴仆、随从也不会顺服听话。为什么呢?正是因为布施时没有用心,因此善果并不圆满。所以,在布施时,不论所施之物是好、是丑,是多、是少,如果能够一心至诚,没有任何分别计较,如此,不但能远离不好的果报,将来所生之处,饮食自有、财富具足、种种享用称心如意,奴仆、随从都非常顺从受教。这正是因为发欢喜心、至诚布施的缘故。” 世尊进一步举例:“很久以前,有一梵志名为‘毗罗摩’,非常富有,家中真珠、琥珀、砗磲、玛瑙、水晶、琉璃等财宝盈满,为人乐善好施。他会用八万四千个银钵盛满碎金布施,或用八万四千个金钵盛满碎银布施;有时施与八万四千个金银澡罐,有时布施八万四千头牛,且以金银包覆牛角;有时布施八万四千玉女,或者布施八万四千卧具,都是文绣华美的上好毛毯;有时布施八万四千衣裳,或布施八万四千龙象,亦以金银装饰其身;有时布施八万四千匹马及金银制的马鞍、勒绳等配备;有时布施八万四千辆车,甚至布施八万四千房舍;或是在四处城门行布施,若人需要食物就给食物,需衣则予衣,无论衣被、饮食、床、卧具、医药,一切悉皆行施舍。 “长者!毗罗摩虽行大布施,却不如造一房舍布施道场、四方僧众,若修此福不可计量;再者,毗罗摩的大布施,及供养道场房舍的功德,又不如受持三皈依的功德,因为皈依佛、法、圣众的福德不可计量;然而,毗罗摩的大布施、供养道场房舍及受持三皈依,又不如受持五戒的福报广大;但是,毗罗摩的大布施、供养道场房舍、受持三皈乃至五戒的福报,又不如生起慈愍众生之心,慈愍众生的福德益发广大无边。 “长者!即使像毗罗摩行大布施、供养道场房舍、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弹指之间慈愍众生之无量福德,又不如不起贪着世间爱乐的心福德广大。毗罗摩所做的布施功德,我尽能证明;乃至供养道场房舍、受持三皈、五戒、弹指之间慈愍众生、不贪着世间种种爱乐等,如是福德我悉知悉见。” “当时做种种大布施、大供养的毗罗摩正是我的过去生。从过去久远以来,所做种种功德,皆因深信因果,信心坚固不动摇,于布施时不执着财物、功德。所以,长者!若行布施时,不论所布施的物品是多、是少,是好、是丑,只要以恭敬、至诚、欢喜的心来布施,不起贪爱执着,亲自布施不假他人,发愿将布施功德平等回向,以后必当受福。长者如此学习、实践,一定能获无穷的福报与功德。”阿那邠邸长者听闻佛所教化,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十九.等趣四谛品第二十七》 省思 “布施”的功德不在于所施之物的价值,而在于发心是否恭敬、真诚、清净、欢喜。从世尊循序渐进的功德计量中了解,修布施度亦须具足般若波罗蜜:由布施财物、僧舍,进而受持三皈五戒,乃至于修一切善无有执着,了达三轮体空之理,由人天福报,进一步成就不生不灭的真功德。 如《佛说四十二章经》施饭转胜所说:“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这念清净心为诸佛之本,将有漏福田转为无漏功德法身,如此发长远心、发精进心修善积福,必能断除一切烦恼羁绊,得大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