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释迦子随佛出家
图/传甸


 
姓名:

Email:

单位:

心得:

   
 
 
 

释尊成道后,依出家前与其父净饭王之约定,回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见佛丈六金身,相好光明,如紫金光聚,诸根寂静常在定中,如众星中月、金山晃耀。而随侍佛陀身边的沙门因久居山林之中,唯以薄衣蔽体,不避日晒、风吹,身体黑瘦。净饭王心想这犹如一群黑鸦环绕着紫金山,如何能显发佛陀广大威德,令一切见者心生悦乐呢?于是,速速召集释迦王族中,行仪端正、相貌庄严者五百人,随佛出家而为沙门,常侍左右,认为这样才能相映生辉。

佛陀的胞弟──难陀亦在发心出家之列。未落须发前,难陀昔日的理发师已先到佛所,至诚禀佛:“人身难得,佛世难值,明师难遇。今值遇天人师及诸尊者,见识道行至高无可限量,不慕世间荣华富贵,乃至舍弃权势尊位,出家修行。如我这般卑贱下劣之人,更有何世乐足以贪恋,不愿出世修道呢?唯愿佛陀哀愍,于污泥中拯济沦溺,令我迥出尘劫而为沙门。”

佛陀慈允:“善哉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为我座下沙门弟子。应该一一顶礼先出家者,次第而坐。”

难陀随后亦求佛出家,次第作礼,及至已先出家的理发师面前,骇然而止,心想:“这不是我家的仆人吗?我岂能向他作礼!”

佛陀看到这一幕,应机施教:佛法倡导佛性本具、人人平等,故以入道先后次第而坐,不论种姓、尊卑,犹如大海容受万川之水,不避四方流入污浊与否。学佛道者,当念心如平地,观自他色身皆是地、水、火、风四大组成,与外在器世间等无有异,其质本空、本自清净,以众生妄执而假立名相,乃至尊卑、主仆……种种分别。行者应该放下对世间名位自尊自大的执着,以佛法为依归,才能与诸佛无住、无为的无上道相应。

难陀聆听了佛陀的恳切教诲,明了佛门行止规范,乃为了破除事上的偏执,会归清净无为之理,立刻惭愧忏悔,舍除自大慢心,虚心至诚顶礼昔日的理发师。与会大众莫不同声赞叹,此后僧团序列次第有了明确的法则,皆遵循佛所教敕:以先学者为兄、后学者为弟,佛门中如法行仪,先后有序,和合无诤。

典故摘自:《释迦谱卷第一.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五》

 

省思

所谓“四姓出家,同称释氏”,释尊贵为太子出身,出家成道,阐扬佛性本自具足的真理,广开度众之门,打破印度深锢的种姓制度。不论任何种姓,出家后若能精进修行,皆能成就道业,解脱生死苦轮。证明“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佛性人人本具,修行人若能信受奉行佛法,去除妄想执着,必能体证道果,进一步以身行道,在自利利他的菩萨道上广利一切有情。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