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證阿羅漢果的尸婆羅尊者回到舍衛國,深受眾人恭敬,得衣被、飲食、臥具、醫藥等四事供養。此時尊者想:「國內極為煩鬧,應該前往他處遊化。」
於是尊者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然後回到居所,收拾坐具離開祇桓精舍,五百比丘隨著尊者,同到各處遊化。所到之處,都受到眾人供養衣被、飲食、臥具、醫藥等物。這時,有位天人告訴各村人民:「今有尊者尸婆羅,已證阿羅漢,福德第一,率領五百比丘在人間遊化。諸位賢者可前往供養,如果錯過將有後悔之憾。」
由於前來恭敬供養者眾,尊者心想:「現在對於供養感到疲竭,應當避於何處,使人不知呢?」於是,尊者決定避入深山中。此時,諸天在各村告訴村人:「尸婆羅尊者今在此山中,你們可前往供養;如果不去將後悔無益。」村人們便荷負食物前往尊者住所,說道:「祈願尊者留住,受我等供養!」
不久後,尊者開始到處遊化,五百大比丘也跟著隨行,他們來到羅閱城的迦蘭陀竹林精舍,同樣得到大眾發心的四事供養。尊者心想:「我應該至何處結夏安居,使人不知我的居處呢?」繼而又想:「應當在耆闍山的東邊,廣普山的西邊,在那裡結夏安居。」於是,尸婆羅帶領五百比丘,往彼山中結夏安居。
此時,天帝釋提桓因知道尊者的心念,就在山中化一塔寺,園林、果樹、浴池皆具備,又化有五百座高臺、五百床座、五百個小床座、五百繩床,並以天人甘露供養結夏安居的尸婆羅與五百比丘食用。
夏安居後,尊者想:「今已結夏完畢,當去覲見世尊。」於是帶領五百比丘,前往舍衛城。那時氣候正值酷熱,比丘眾皆汗流浹背。尊者於是心想:「大眾身感酷熱,若能有少許雲在上空,又落一些細雨,或是有個小浴池及解渴的漿水,該是多好的事!」才生此念,空中隨即有一大片雲,並落下細雨,眼前正巧有浴池,有四位天人負載著甘美的瓊漿,到尊者面前說:「我們受多聞天王遣派來此,唯願尊者納受甘漿,同時請諸位比丘僧接受供養。」尊者接受瓊漿,與比丘眾一同飲用。因為尊者打算今晚留宿,當釋提桓因知道尊者的心念,就在路旁化現五百房舍,床褥、臥具皆全,供尊者與五百比丘眾使用。大眾休息之後,諸天奉上飲食,尊者食畢,即起座離去。
尊者有一叔父居住在舍衛城內,富饒多財、珍寶無缺;卻慳貪成性不肯布施,不信三寶,更遑論造福積德。這時,親戚族人對他說:「長者!你儲存這麼多資產財富是為了什麼?怎麼不存功德法財作為後世資糧呢?」長者聽了以後,就在一天之內布施百千兩金給外道梵志,卻沒有供養三寶。聽說了叔父的布施所行,此時尊者正前往祇洹精舍,頂禮世尊後在一旁坐下。世尊向尸婆羅演說微妙之法,尊者聽聞如來開示後,起座頂禮佛足,右繞三匝後離去。
就在當天,尊者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緩步走向叔父家,在門外默然而立。叔父見尊者在門外,就說:「你昨日為何不來?昨日我已用百千兩金惠施,當時我可以布施一張㲲毯給你。」尊者回答:「我今天不是為㲲毯而來,只是為乞食而已。」長者說:「我昨日已經惠施百千兩金,不能再布施了。」這時,尊者為了度化叔父,飛身於空中,身出水火,或坐臥或經行,隨其心意自在變化。叔父見尊者的示現後,說道:「請來舍下就坐,我當布施。」
於是尊者從空中而下,坐定之後,富饒的叔父卻用弊惡粗糙的飲食供養。尊者出生於豪貴之家,向來都飲食豐美,但是為了度化叔父而接受了弊惡之食。尊者食畢,即返回居所。當天夜裡,虛空神天以偈告訴叔父:「善施極大施,乃與尸婆羅,無欲以解脫,愛斷以無疑。」又在半夜及拂曉時分同樣宣說此偈語,提醒著尊者的叔父。
叔父心想:「我昨日以百千兩金施與外道,卻沒有感得虛空天神的讚歎;今日我僅以弊惡粗食施與尸婆羅,卻有此應!等天明以後,我將以百千兩金施與尸婆羅。」於是叔父持家中百千兩金價值者,往尊者居所。見到尊者立即頭面禮足,奉上百千兩金說:「唯願受此百千兩金。」
尊者祝願叔父:「長者當受福無窮,自然長壽;然而,如來不聽許比丘受百千兩金供養。」長者因此前往世尊居所,頂禮佛足,在一旁坐下。長者稟白世尊:「唯願世尊允許尸婆羅比丘受我百千兩金的供養,令我因此蒙受福報。」於是世尊告訴一位比丘:「你前往尸婆羅比丘的居所,說我找他來此。」
比丘從佛受教,即往尸婆羅居所,轉達如來囑咐。尊者隨即往見世尊,頭面禮足後,坐在一旁。這時,世尊向尸婆羅說:「汝可受此長者百千兩金供養,使長者蒙受其福,此是宿世之緣。」尸婆羅回答:「是的,世尊!」
當時,尊者接受供養,即時祝願長者:「施衣及餘物,欲求其福德,往至天世人,五樂自娛樂。從天至人中,度有無疑難,涅槃無為處,諸佛之所樂。施惠無難者,蒙此獲福祐,當起慈惠心,作福無有懈。」
接著對長者說:「可將此百千兩金,送至我房中。」長者受尊者所教,將百千兩金送至尊者房中。於是尊者告訴比丘們:「若有任何缺乏,或是需要衣被、飲食、床敷臥具、醫藥等物,可至我處取用,不再向他處求取了!並請輾轉相告,使大眾知道此事。」(待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五王品第三十三(二)》
省思
尸婆羅尊者為度化叔父捨棄慳貪,用善巧方便示現神通,令其生起正信,在布施中捨貪心之煩惱,得聞佛法,趣解脫道。修布施就好比種福田,對於三寶、父母師長,恭敬供養,是「敬田」;以感恩、報恩心,上報四恩,是為「恩田」。見人困病,起悲心救濟,此為「悲田」。能夠耕耘這三種福田,就可以得到大福報。進一步,修善不執著善,銷歸自性,不僅成就無上功德福報,亦成就無上菩提道果。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