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造塔供養勝緣
圖/傳樺


 
姓名:

Email:

單位:

心得: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覲見優波崛多尊者,告知國王即將率眾前去請法。尊者聽到消息後思惟,如果阿育王浩浩蕩蕩率眾前來,勞師動眾對國力便有所損減。於是,尊者告知使者:「我會親自拜訪阿育王,請大王不須前來。」接獲消息後,阿育王立刻造船迎接尊者,並於全國各地修整道路。為了攝受阿育王,尊者帶領了一萬八千位阿羅漢抵達摩偷羅國。」

當阿育王一聽到眾聖僧們已經踏上國土,生大歡喜,立刻取下價值千萬的瓔珞準備供養尊者。阿育王於是率領大臣與眷屬們前往尊者之處,五體投地做最敬禮,並長跪合掌說道:「比起本王統理閻浮提,都沒有今日見到尊者這樣地歡喜!看到如來的弟子尊者您,就如同親睹佛陀一樣!」當時,阿育王恭請尊者一行入城,備妥座位恭請尊者入坐,隨行的羅漢僧眾們則先前往鷄雀精舍。阿育王對尊者說:「尊者相貌端正,威儀莊嚴,身體柔軟,反觀本王卻是皮膚粗澀,長相醜陋啊!」尊者於是為大王說此偈子:「我行布施時,淨心好財物,不如王行施,以沙施於佛。」

此時阿育王告訴大臣們:「我過去生捧一沙土供養佛陀,就能獲得今生為王的果報,你們為何還不對世尊生起恭敬之心呢?阿育王於是請求尊者:「懇請尊者引領我朝禮佛陀曾經說法弘化之處,本王當前往供養禮拜。」於是,阿育王率領四兵軍眾,帶著種種香花、幡幢、伎樂等供養具,在優波崛多尊者的帶領下,前往朝禮聖地。

當一行人抵達藍毘尼園時,尊者說:「這是如來出生的地方。」阿育王立刻五體投地供養禮拜,並下令在此處建造佛塔。接著朝禮菩薩六年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乳糜之處。一行又來到菩提伽耶佛陀成道的菩提樹下,尊者告訴阿育王:「這裡就是菩薩以慈悲三昧之力降伏眾魔的擾亂,最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聖地。」阿育王即以無量珍寶供養,並在此處建造宏偉的塔廟。

後來,尊者帶領阿育王抵達拘尸那竭國,說道:「如來弘法度眾圓滿後,就是在此處示寂,入無餘涅槃。」聽聞此語後,阿育王頓時憂惱迷悶仆倒在地,啼泣淚流。於是決定在此地供養種種寶物,並建築莊嚴的塔寺。當時,阿育王再度祈請尊者:「我非常希望能夠見到佛陀,而世尊的諸大弟子們皆為其所授記,也希望供養諸大弟子們的舍利,請尊者引領我參禮。」尊者讚歎阿育王:「善哉!大王能夠發起如此殊妙之心,真是太好了!」

於是尊者繼續帶領阿育王來到舍衛國的祇桓精舍,指著前方的塔說:「這是舍利弗尊者之舍利塔,大王應當供養。」阿育王問道:「舍利弗尊者有什麼功德?」尊者回答:「舍利弗尊者是如來座下的第二法王,常隨如來大轉法輪。」阿育王生大歡喜心,布施十萬兩珍寶供養舍利弗尊者的舍利塔。

接著來到大目犍連尊者的舍利塔前,尊者說道:「大王應當供養這座舍利塔。」阿育王請問:「大目犍連尊者有何功德?」尊者答覆:「大目犍連尊者是如來座下神足第一的弟子,他用腳觸地,地即震動上達天宮,此外,尊者還曾經降伏難陀龍王和跋難陀龍王。」阿育王隨即布施十萬兩珍寶,供養大目犍連尊者的舍利塔。

緊接著參禮大迦葉尊者的舍利塔,尊者說:「此處是大迦葉尊者用功的禪窟,大王應當恭敬供養。」王問:「大迦葉尊者有何殊勝功德?」尊者答:「大迦葉尊者少欲知足,是修苦行頭陀第一的弟子,如來曾經分半座禮遇尊者,並將衣缽傳授予尊者,尊者愍念眾生,於如來滅後住持正法。」阿育王即刻布施十萬兩珍寶,供養大迦葉尊者的舍利塔。

接下來朝禮薄拘羅尊者的舍利塔,尊者說:「此處是薄拘羅尊者的舍利塔,大王應該供養。」王問:「薄拘羅尊者有何功德?」尊者答:「薄拘羅尊者是佛陀無病第一的弟子,他一生寂默無言,甚至不曾為人說過一句佛法。」阿育王一聽,只供養此舍利塔一錢銀子。隨行大臣請示阿育王:「諸位尊者都是如來座下的大弟子,功德一樣殊勝,為何大王只供養薄拘羅尊者舍利塔一錢銀子呢?」

阿育王以偈回答:「雖除無明癡,智慧能鑑察,雖有薄拘羅,於世何所益?」阿育王話聲方落,剛才供養薄拘羅尊者的一錢銀子竟然從舍利塔中飛出來,回到阿育王身邊。眾人見狀,紛紛異口同聲讚歎:「此事稀有!薄拘羅尊者真是少欲知足,連一錢銀子都不需要。」 最後,一行人來到阿難尊者的舍利塔前。尊者說:「此處是阿難尊者的舍利塔,大王應當至誠供養。」王請問:「阿難尊者有何功德?」尊者答:「阿難尊者是佛陀的侍者,也是佛座下多聞第一的弟子,佛滅度後,尊者於首次經典結集中誦出經藏。」阿育王立即布施百億兩珍寶供養此塔。大臣們又好奇地問阿育王:「請問大王為何供養阿難尊者,勝過前面幾位尊者呢?」

阿育王以偈回答:「如來之體身,法身性清淨,彼悉能奉持,是故供養勝。法燈常存世,滅此愚癡冥,皆由從彼來,是故供養勝。」

 

典故摘自:《阿育王經.卷第二》、《釋迦譜卷五.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記.第三十一(三)》



省思

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佛塔或右繞、或禮拜、或供養者,當得授記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一切宿障、一切罪業,悉皆消滅。」導師 覺大和尚亦曾開示:「如果是以恭敬心、清淨心、虔誠心、平等心來布施、供養,就是最大的功德。」行者當把握因緣,廣修布施,或造塔、或供養、或禮拜,皆植下眾善之根,成就生生世世成佛的勝因。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