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羅長者斥退天魔
圖/傳欽










 
姓名:




Email:




單位:




心得:




   
 
 
 


佛世時,有一位首羅長者,以性情慳悋而聞名,舍利弗尊者等諸位比丘多次登門化緣,並以偈頌開導他:

  「惡道深如海,亂心如濁水,
   為慳流所漂,言則稱無物,
   嫉妬之大河,邪見魚鼈眾,
   充滿如是處,漂流不止息,
   今當拔慳根,成就施果報,
   大悲之世尊,無畏之釋子,
   見諸沒苦厄,我等應救濟。」

但是,長者聽了仍不為所動。

有一天,迦葉尊者清早起身,著衣持缽,行腳至首羅長者的住處,向他開示布施的功德利益。然而,長者心裏卻有如以矛刺心般的不歡喜,於是對尊者說:「你來是為受請?亦或乞食?」迦葉尊者回答:「沙門以托缽乞食為生。」長者又說:「你若要乞食,應把握時間,快到別處化緣吧!」迦葉尊者見因緣未成熟,便默默地轉身離去。

之後,舍利弗、目連等諸大弟子亦嘗試與之化緣,同樣未受到尊重與接待。於是世尊親自前往首羅長者家,並說:「今天來拜訪,希望勸您修習五大布施。」

長者一聽,心中大為愁憂瞋煩,思惟:「我連小布施都不願意做,更何況是五種大布施?如來難道沒有其他法門了嗎?他的弟子教我布施,世尊也是教我布施!」於是他對世尊說:「我連布施一點點小東西都不願意,更別說是五大布施了!」

佛陀告訴長者:「我所說的大布施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及不飲酒,是為五種大布施。」長者聽後,心大歡喜,心想:「做這五件事,不用花費一分一毫,就能得到大布施的美名,何樂而不為呢?」想到這兒,他對世尊深深地生起信敬、歡喜之心,說道:「佛陀果然是調御丈夫!若非世尊,誰能如此善巧的說法?誰又能違抗、不順從如此妙法呢?」便以偈頌揚:

  「色貌無等倫,才辯非世有,
   世尊知時說,梵音辭美妙,
   所說終不虛,聞者盡獲果。」

歡喜之餘,長者召喚僕人從庫房取出二張細軟的上等毛料,想要供養世尊,但又有些躊躇:「好像多給了一張?」隨即又覺得:「只給一張好像太小氣了,還是供養二張吧!」

佛陀覺知他的心念,便開示道:「行布施抑或爭名逐利,決定於當下的心念;不貪好名利,保持真誠、無私之心,是大丈夫所為。隨著自己的心念,無住布施或爭名奪利,自然感招竭然不同的果報。」

首羅長者聽聞開示,知道如來智慧廣大,悉能明了他的起心動念,歡喜之餘,頓時破除了慳貪執著的煩惱,恭敬的以氎布供養佛。佛陀知道長者至心歡喜,便為他開示法要,長者聞法後,豁然破除二十億見惑煩惱,證得須陀洹果。

恭送世尊返回精舍後,首羅長者心中法喜充滿,慶幸今生有緣值遇大善知識慈悲化導。這時魔王得知長者歡喜向佛之心,憂心忡忡地想著:「我得趕快去首羅長者那兒,趁他道念未堅,擾亂、破壞他的善心。」於是剎那化作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來到長者家中,以偈自讚:

  「身如淨金山,圓光極熾盛,
   自在化變現,庠步如象王,
   來入首羅門,如日入白雲,
   覩者無厭足,明如百千日。」

當光明照進首羅長者家中,長者好不驚訝,不知是何方賢聖?亦以偈說:

  「如融真金聚,充滿我家中,
   猶日從地出,其光倍常明。」

他心中極為歡喜,有如以甘露水遍灑其身,說道:「我真有福報,如來今天再次來到我家。世尊常以慈悲心濟度有情,再度來到這裡也不奇怪吧!因為世尊常行慈悲、濟度有情,所作所為自然有其深意。」」

長者又以偈讚頌:

  「頭如摩陀果,膚如淨真金,
   眉間白毫相,其目淨脩廣,
   如開敷青蓮,寂定上調伏,
   無畏徐庠步,容貌殊特妙,
   圓光滿一尋,如用自莊嚴,
   勇猛自唱言,我今真是佛。」

此時魔王儼然以莊嚴之貌站在長者面前,說道:「我曾說五受陰苦乃是由習染所生,修習八正道法,可以滅除五受陰,這些說法是邪說!」首羅長者聽了之後,覺得非常疑惑:「眼前之人相貌似佛,但是所說並非佛法,是我在作夢,還是自己心生顛倒?他的言語中,充滿了貪著、嫉妒,不知是何方惡人化作佛的形像,好像躲在花叢中的黑毒蛇。我今審思覺察,他必定是專門擾亂行者的天魔,好比賣針小販來到製針大師家,想要賣針給大師,真是不自量力!」

長者於是以偈訶斥魔王波旬說:

  「鵝翅扇須彌,尚可令傾動,
   欲令見諦心,傾動隨汝者,
   終無有是處,汝可惑肉眼,
   不能惑法眼,佛知此事故,
   而作如是說,肉眼甚微劣,
   不能別真偽,若得法眼者,
   即見牟尼尊,我得法眼淨,
   見於滅結者,終不隨汝語,
   汝徒自疲勞,不能見惑亂,
   吾今諦知汝,實是惡波旬,
   見四真諦人,終不可移動,
   如以金塗錢,欲誑賣金家,
   此事亦難成,外現其金相,
   其內實是銅,猶如以虎皮,
   用覆於驢上,形色惑肉眼,
   出言知汝虛,如火有冷相,
   風相恒常住,假使日光闇,
   月可作熱相,不能使見諦,
   而有動轉心,設使滿世界,
   草木及瓦石,糜鹿禽狩等,
   悉皆作佛像,不能動我意,
   令有變異相,況汝一魔身,
   而能動搖我,首羅種種說,
   苦切責波旬,猶如勇健人,
   入陣擊儜者,時魔即恐怖,
   速疾還天宮,師子王住處,
   象到尋突走,波旬亦如是,
   見諦所住處,諸魔不敢停。」

首羅長者的一番慷慨陳詞,苦口婆心的教誡,當下令魔王驚懼怖畏,立刻逃回天宮。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卷第八(四十八)》

省思

馬鳴菩薩於《大莊嚴論經》中說:「得見諦者,不為天魔諸外道等之所欺誑,是故應勤方便必求見諦。」所謂「應勤方便」,即廣集福慧資糧,勤修戒定慧,由戒生定、因定發慧。佛陀以持守五戒接引首羅長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費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故知佛門之勸化布施,並不在於財物的多寡,而是令人藉由布施之行,捨除慳貪煩惱,進而具足正知,安住正念,如說修行,如此便能如著鎧入陣,於世間中,雖遇五欲大賊,不為所害,最終能破滅眾魔,而得道果,這才是佛陀教人布施的深意。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