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染著名为少欲
图/传徇










 
姓名:




Email:




单位:




心得:




   
 
 
 


过去有一位受持五戒的优婆塞,他的亲友很认同婆罗门的修行方法,对于婆罗门穿着破旧的衣服、以火烧身等苦行,以及平时都是吃简陋的粗食、睡在粪秽当中,由此种种,对于这样的苦行十分信服。

一日,他对优婆塞说:“你看看这位婆罗门的行谊多令人崇敬!你曾经见过比他的修行更高超、少欲知足的行者吗?”优婆塞说:“这种所谓高超的修行,只是在欺骗你罢了!”于是,优婆塞和他的亲友便一起问这位婆罗门:“你如此修苦行,是为了求什么呢?”婆罗问回答:“我修苦行是想求未来能当国王。”

优婆塞对亲友说:“这个人的苦行,只是为了求取国王的名利,想要拥有全国各地的奇珍异宝。他会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宰杀众生,会因爱好美色而有众多宫女侍奉在侧,也会过着以种种音乐自娱的五欲生活。这位婆罗门并不满足作一位拥有诸多财宝的大臣长者,而是希望全世界各地的珍贵宝物都归属于自己,如何能说是个少欲的人呢?你只看到他身行苦行,就认为他是个少欲的人,殊不知他的内心是贪求无厌的!”

优婆塞接着以偈阐述:

  “所谓少欲者,非必恶衣食,
   无诸资生具,以之为少欲。
   此人于今者,心如大河海,
   贪求无厌足,云何名少欲?
   今修此苦行,贪渴五欲故,
   此人实虚伪,诈现少欲相,
   为贪故自苦,实非少欲者。”

优婆塞又说:“这个人的行为具足贪欲、瞋恚和愚痴,没有任何一点是真正修行者的作为。你应当要知道,少欲的人并不妨碍拥有钱财等诸多宝物,怎么说呢?譬如频婆娑罗王拥有国土、象马和各种珍宝,但仍可以称为少欲者,因为他虽拥有无数珍贵的财宝,但心当中却不贪着,反而乐于布施供养,乐于追求自在解脱的圣道。由此可知,虽是个富贵的人,如果他的心中没有欲求,就是少欲。而那些没有财富的人,心当中如果只知贪求五欲、珍宝,就不可名为少欲知足了。”

接着,优婆塞进一步阐述:“没有衣食、裸形外道等种种劳苦身体的作为,如果可以称为苦行,饿鬼、畜生及贫穷苦痛者所遭遇的艰难困境,更应该称为苦行。这位婆罗门的作为也只是徒自疲劳,虽然外相上是在修苦行,但心中却贪求无厌,这样的人不可名为少欲。虽然拥有许多资身之物,但心无染着,踏实修行且乐于追求圣道,才可以称为少欲。”

“譬如农夫以谷种田,却贪求丰收的果实,不可名为少欲。这个身体就如恶脓疮,必须使用某些适合的工具将恶疮除去,如果是为了求道而使用这些工具,可以名为少欲。为了治疗这个恶脓疮,而使用能资助活命的必须品,用了以后心当中没有贪着,就真正可以说是少欲了。没有谄曲的心,也不求名利,虽然拥有资生之具,但因有实实在在的德行而为人所赞叹,这样的行者才是真正的少欲。”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二(五)》


省思


物质生活有限,而人的妄想与欲望却无有穷尽。《佛遗教经》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多欲的人为了追求五欲而汲汲营营,求不得时苦,求到了怕失去还是苦,始终在得与失当中苦苦恼恼,不得安稳。

欲望的多少,不在拥有财富与否,即便拥有,能够不贪着而广行布施,才是真正少欲的人。少欲之人,满足于所拥有的,不作物欲的奴隶。清净心本自具足,不须向外求取,不断向内返照自心,放下欲望的包袱,就能见到自家珍宝,安详而自在。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