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传导、传允
  

 
姓名:




Email:




单位:




心得:




   
 
 
 


佛陀净住王舍城时,提婆达多常以诸多诡计杀害佛陀,但始终不能成功。有一次,南天竺国来了一位婆罗门,他精通咒术及配制毒药。提婆达多来到婆罗门的住处,请他配制了毒药,并将毒药洒在佛将路过的上空。结果,风一吹,毒药反而吹到自己头上,因而中毒昏厥在地。生命垂危之际,即使遍寻名医都无法医治。阿难将这件事情禀告佛陀:“世尊,提婆达多,被毒欲死。”佛心生怜悯说:“我成佛已来,于提婆达多,常生慈悲,无恶心者,提婆达多,毒自当灭。”话一说完,提婆达多身上的剧毒便消失了。

在场的比丘们请问佛陀:“希有难得的世尊啊!提婆达多常以恶心加害于您,为何您还要救他呢?”

佛陀说:“提婆达多不是只有现在想要害我,早在过去世就如此了。”

比丘们便问:“过去还有哪些事呢?”

佛陀说:“过去世,在迦尸国的波罗奈城中,有两位辅相,一位名为斯那,一位名为恶意。斯那为人正直,所言所行都如法如律。但恶意常常做坏事,性情诡媾奸诈。

一次,恶意对国王进谗:‘斯纳想要叛变。’国王就把斯那囚禁起来。这时,空中传来诸天善神的声音:‘斯那是贤人,没有过失与罪恶,为何要将他囚禁呢?’同时,护法龙天、文武百官及人民也说了同样的话,国王便释放了斯那。”

“又有一次,恶意盗取国王金库中的宝藏,暗中藏在斯那的家中,随后向国王告密。国王这次不相信恶意了,并且告诉他:‘你因为嫉妒斯那,所以才经常想要害他吧!’国王下达命令:‘把恶意抓起来,交给斯那,任凭斯那处置他吧!’然而,慈悲的斯那不但没有杀害恶意,还教恶意向国王忏悔。

恶意虽然知道自己有罪,不但不悔改,还想要报复。他来到毗提醯王的住处,做了一个名贵的宝箧,里面藏了两只毒蛇,并让毗提醯王派遣使者,将宝箧送给国王和斯那。

使者传话说:‘只有国王与斯那可以一起打开宝箧,千万不可让其他人看到。’国王看到如此珍贵精致的宝箧,非常欢喜,便传唤斯那一起来看。睿智的斯那向国王说:‘远方送来的宝物,不应该独自欣赏;远方送来的果食,不应该立即食用,为什么呢?因为心怀恶意的人,能利用这样的机会伤害他人。’国王听不进谏言,说:‘我一定要看!’斯那恳切地再三劝阻,国王却不理会。

使者也向国王说:‘不要听信斯那的话,国王您自己欣赏,不要让其他大臣看到。’国王打开宝箧,一看之后眼睛就失明了。斯那哀痛忧苦,悲伤欲绝,担忧地派人远到他国寻找良药。最后,终于找到了可以治病的良药,把国王的眼睛治好了。当时的国王,就是舍利弗的前世,斯那就是我,恶意则是提婆达多。”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三 (三十四)》


省思


《四十二章经》云:“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心中充满恶意,乃至陷害他人的人,不但无法得逞,往往会自食恶果,将自己推向绝路。佛法告诉我们,“万法唯心”,心起一念慈悲,整个世界便充满祥和,十方诸天恒拥护,随所住处常安乐。

即便遇到逆境恶缘,常怀报冤行想,逢苦不忧,甘心甘受,便能消除旧业、化解是非,将恶缘转为善缘。

慈悲心是成佛的正因,觉悟的行者应常怀慈悲,利乐有情,于利他中完成自利。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