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以敬信心齋僧
圖/傳珍


 
姓名:

Email:

單位:

心得:

   
 
 
 

佛滅度後約百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為佛教的大護法,不僅施行仁政,亦供養三寶,護持正法,令得流布。一日,阿育王於佛成道的菩提樹前受持八關齋戒,並準備種種寶蓋、幢幡、上好飲食……,欲供養佛陀的成道弟子,感三十萬比丘雲集至此,其中十萬比丘已證阿羅漢,更感賓頭盧尊者及無量阿羅漢次第入座。阿育王歡喜踴躍,請問賓頭盧尊者佛陀在世時之種種言行教化後,以千瓷香湯灌浴菩提樹,使之倍復嚴好,生長茂盛。

當時有位上座比丘,名為耶奢,是大阿羅漢,具足六神通。耶奢比丘告訴阿育王說:「大王,今天有眾多比丘僧聚集於此處,當發至誠恭敬之心,為作供養。」阿育王聽到後,誠心受教,於是從上座比丘起至每位僧眾,皆親手供養妙饌佳餚。

當時有二位沙彌自阿育王手中接得食物後,各以眾多食材和合而成的歡喜丸互相投擲。阿育王看見了,笑而說道:「這二位沙彌在玩小孩子的遊戲呢!」一一供養完後,隨即回到上座比丘面前。

耶奢比丘告訴阿育王:「大王,千萬不要起不敬信心。」阿育王回答:「我沒有生不敬信心,只是見二位沙彌以歡喜丸相互丟擲,好像世間的孩子般,以泥團互擲。」耶奢比丘說:「這二位沙彌是已解脫生死的阿羅漢,他們正互相供養對方食物。」阿育王聽了大增信心,心想:「現在這二位沙彌能輾轉相施,我亦當發心布施絹及木綿,供養一切僧眾。」

二位沙彌知阿育王心中所思,對彼此說:「我們應令大王倍增敬信。」於是,一位沙彌拿個鍋子給阿育王,另一位則帶來了染草。阿育王問二位沙彌:「給我鍋子和染草,作何用途?」二位沙彌說:「大王因我們的緣故,發心施與眾僧絹及木綿,我們為助大王染成袈裟的顏色,方便供養眾僧。」

阿育王歡喜不已,心想:「我只是起心動念,尚未說出口,這二位通達之士即以他心通得知。」由此信心倍增,以無比恭敬之心,頂禮現前僧眾,並說道:「我孔雀之族姓,所有內外眷屬皆因此惠施因緣,獲大利益。今日值遇此大好福田,當善加把握因緣,歡喜布施供養。」

於是阿育王告訴二位沙彌說:「我因二位得以布施僧衣;施僧衣後,更發願以三衣和四億萬兩珍寶供養一切僧眾;供養後,更以四十億萬兩珍寶,贖取閻浮提一切宮人、婇女、太子及群臣。」

阿育王以敬信心,發心布施,所作功德,無可計量。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二十三》


省思

敬信佛法,是一切福德之本。吾人可自思忖:於平日供養三寶、布施道場,乃至發心救貧濟弱時,是否心存恭敬?當效法阿育王之精神,不論是上奉諸佛菩薩,下濟一切眾生,布施的心唯有敬信。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