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佛在王舍城竹園時,當時舍衛城國王波斯匿王有位大臣須達,家財萬貫,好善樂施,令孤苦無依的老者、貧困之人得到依護,由於他的善行,人人皆稱他為給孤獨長者。
長者有七個兒子,成年後就一一為他們娶妻成家。最小的兒子相貌端正、氣宇非凡,長者特別偏愛他,想要為他尋找容姿端麗的女子為妻,於是召告婆羅門:「誰家有才貌兼備的女子?我將為我兒聘娶為妻。」婆羅門們於是四處尋訪,而來到了王舍城。
城中有一位大臣護彌,財富無數、敬信三寶,婆羅門便登門行乞。當時城中行布施時,皆由家中的少女持物布施,護彌有一相貌端正、容姿煥發的女兒,手持著食物施與婆羅門。婆羅門一見,無比興奮,心想:「這正是我要找的人!」婆羅門問:「妳已有婚配了嗎?」女回答:「沒有。」又問:「妳的父親在家嗎?」女回答:「在家。」婆羅門更問:「可以請他出來嗎?我有事情要和他談談。」女即進屋回報父親。護彌走出來,婆羅門先向他問候,說:「您認識舍衛城大臣須達嗎?」護彌說:「不曾見過,但久聞大名。」婆羅門說:「須達長者在舍衛城中富貴第一,而您在此城也是富貴第一。長者有一位相貌端正、足智多謀的兒子,想聘娶您的女兒為妻,不知您意下如何?」護彌說:「當然好!」婆羅門即寫了一紙書信,具陳事情原委,託一商人帶回舍衛城給須達長者。長者萬分歡躍,立刻向波斯匿王請假,得國王應許後,攜帶了大批珍寶到王舍城的護彌家為兒娶妻,沿途並大行布施,賑濟孤貧。
護彌歡樂地迎接他,安置了臥具,讓須達住宿。當晚護彌家非常忙碌,準備了許多豐盛的食物。他想:「護彌長者,今晚親自盛重地準備種種美味飲食及坐臥之具,不知要做什麼?是要宴請國王、太子、大臣、長者居士還是親戚好友?」左思又想,想不出個所以然,便問護彌,護彌說:「是為了供養佛及眾僧。」須達聽聞佛僧名,頓時毛孔竪立、若有所得,心情愉悅地問:「什麼是佛?希望您為我解說意義。」護彌說:「您不曾聽過嗎?淨飯王之子悉達多太子出生之時,天上出現三十二種祥瑞之相,諸天善神環繞守護著,太子隨即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身現黃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金輪王,能統治四大洲。太子親見老病死苦而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最後在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得一切智、斷盡煩惱成就佛果。降伏十八億萬魔眾,號為能仁,具十力無畏、十八不共、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等功德,光明照耀遍一切處,所以稱為佛。」
須達又問:「什麼是僧?」護彌回答:「佛成道後,梵天勸請轉妙法輪,佛便到波羅㮈鹿野苑中,為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諦法輪,五人斷盡煩惱,成為沙門,具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熟練平等意、別時意、別義意、眾生樂欲意四意、七覺支、八正道諸法,能上升虛空;八萬天人得須陀洹,無量天人發無上正真道意。接著佛度化了欝卑迦葉兄弟等千人,煩惱斷盡、心開意解如憍陳如等五人;又度舍利弗、目連徒眾五百人,皆得阿羅漢。像這些比丘,神足自在,能為眾生作無上福田,所以稱為僧。」
須達聽聞如此微妙之事,歡欣雀躍、感念信敬,企盼天亮可以去見佛。一看見地面有些光線,即往羅閱城門。城門後夜才開啟,須達中夜就出門,路旁看見祭祠天神處便進去禮拜,一時忘了憶念佛,忽然生起反悔心,想到:「現在夜色這麼暗,如果我繼續往前走,可能被惡鬼猛獸所害,還是先回城吧!」於是決定等待天亮再前往。當時長者的親友,命終後生天,看到他反悔想要回城,於是現身在他面前說:「居士!不要後悔!您前去見佛,能得無量利益,縱使現在得到百車珍寶,都不如回轉一步前往趣近世尊。居士!您繼續往前去見佛,不要後悔!縱使現在得到白象珍寶、閻浮提滿中珍寶、四天下滿中珍寶,都不如舉足一步到世尊處,所得到的利益,超過前面所說的珍寶百千萬倍。」須達聽到天人所說倍增欣喜,敬心念佛恐懼立即消失,於是尋著路前往佛所。
佛知道須達來了就走到外面經行,須達遙見佛猶如金山,相好威容、莊重卓著超過護彌所說的千萬倍,心無比歡悅,不知道如何禮拜而直問佛:「瞿曇!您是否一切安好?」佛即時令他就座。這時首陀會天人遙見須達不知道如何禮佛,便變化為四人,排列來到佛所,頂禮雙足、長跪問訊,接著右遶佛三圈,最後恭敬地坐在一旁。
須達看見天人的動作很驚訝,想想這應該就是恭敬佛的方法,立即離座,學習天人的動作禮敬佛,佛為他說法,解說四諦的微妙、苦空無常,須達聞法歡喜,證得須陀洹果,長跪合掌,問佛:「舍衛城中還有像我一樣,能聽聞佛法得法益的人嗎?」佛說:「沒有!舍衛城的人們大多信奉邪教,很難接受正法。」須達說:「祈願世尊親臨舍衛城,使城中的人民能除邪就正。」佛說:「出家人與世俗人不同,住的地方也不一樣,舍衛城沒有出家人居住的精舍,我們怎麼能去?」須達說:「弟子能建精舍,希望世尊答應前往。」佛默然,表示接受。
須達為兒娶妻後,來向佛告辭並說:「我回到舍衛城就建精舍,但不知道如何著手,希望世尊派遣一位弟子與我共同前往以方便指導。」佛思惟:「舍衛城內的婆羅門信奉邪教、見解顛倒,若是一般人去,恐怕無法辦妥建精舍這件事,只有舍利弗,是婆羅門種,從小聰明,神足兼備,前往一定有所助益。」便令舍利弗和須達前往舍衛城。
須達問:「以世尊的腳程,一日能走幾里?」舍利弗回答:「世尊如轉輪王的腳程,一日可半由旬。」於是須達在沿途每隔二十里建一客舍,雇了僕役,飲食、臥具具足,以備佛及僧眾半路停歇。到達舍衛城須達的家後,長者和舍利弗到處尋找平坦廣大的地方,但都沒有滿意的,只有太子祇陀的園林,地面平正、樹木茂盛、距離城市遠近適當,是建精舍最好的地方。舍利弗告訴須達:「這園林最適合蓋精舍,離城市太遠,乞食會有困難;離城市太近,混亂喧鬧會妨礙修道。」
須達很高興地去見祇陀,說:「我要為世尊建精舍,太子的園林最適合,我想買下來。」祇陀笑著說:「我不缺錢,這園林茂盛,是我自由自在遊玩、散步的地方。」須達再三懇切地請求,祇陀貪惜園林,故意刁難地說:「如果你能以黃金鋪滿所有地面,我就賣給你。」須達說:「好!」祇陀馬上反悔說:「我是開玩笑的。」須達說:「您是太子,不應該妄語,若妄語欺詐,將來如何繼承王位,安撫體恤人民?」就和祇陀找人訴訟裁決。
首陀會天人希望須達能為佛蓋精舍,擔心若興訟,大臣們會偏袒祇陀,就化作一人來評斷是非,說:「身為太子不應該妄語,已答應的價格不應該反悔。」裁決祇陀應履行承諾。須達歡喜地令僕人帶大象擔負著黃金,不久八十頃的園林布滿黃金,只剩下一小地方,須達正在思惟不知道還需要多少黃金才足夠?祇陀問:「嫌太貴嗎?可以取消交易。」須達回答:「不是,我只是在計算還需要多少黃金來補滿這一處。」祇陀心想佛必然具有大德,才能使須達如此看輕財寶,就說:「你不需要再補黃金了,林園的地是你的,樹木是我的,我要親自供養佛,和你共同建精舍。」須達愉快地答應,立即回家請人設計施工。
精舍建造後,佛及眾僧來到舍衛城。佛告訴阿難:「今天這林園的地是須達所供養,林樹花菓是屬於祇陀所供養,二人同心設立精舍,應名為太子祇樹給孤獨園,以此名稱流布,傳示後世。」
阿難及四眾弟子,聞佛所說,頂戴奉行。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10.四八.須達起精舍品》
省思
《過去現在因果經》言:「「於諸福田中,佛福田為最;若欲求大果,當供佛福田。」祇陀太子與給孤獨長者共同發心供養精舍,精舍的設立,令佛法更得以落地生根、流布弘揚,不僅利益當時的眾生,更為末法眾生種下出世得度的因緣。供養精舍是修布施的菩薩行,以恭敬心、慈悲心、清淨心為本,不僅化除自己慳貪的煩惱,也利益無量眾生,趣菩提道同得解脫,自利利他悉皆圓滿。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