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Email:

單位:

心得:

 





過去在一座深山裡,住著一隻獼猴,這隻獼猴不但有過人的力量,更有著出眾的智慧,同時心中時時懷著普濟眾生的悲願。

有一天,獼猴爬上樹梢採集果子,遠遠地看到有個獵人被困在深谷之中,並且發出哀號求救的聲音。獼猴聽到了求救聲,便悲傷地流淚說道:「我曾經誓願成佛,就是為了要濟度眾生,今天我如果不救這個人,他必定會因此而死……」。

因此,獼猴就攀著崖壁到了谷底,將獵人一肩背負在身上,沿著草藤叢生的崖壁攀爬上山,踉蹌地移到平緩的坡地,並且慈悲誠懇地規勸說道:「你為了捕殺生靈,不慎跌入山谷,今日好不容易才獲救;希望你能藉此得到教訓,改過自新,切莫再造業捕殺動物、屠害生靈了。」

飢寒交迫的獵人躺在草地上喘氣休息,卻完全不顧獼猴苦口婆心的一番勸言,心裡頭不停地盤算著:「先前在山谷底當中,因為沒有食物而快要餓死;而如今枯躺在這片草皮上,也還是只有餓死的份。倒不如,一股作氣將獼猴殺來吃,就可以保全住自己的性命」。剎時,恩將仇報的獵人早已拿起石頭,往獼猴的頭頂砸了過去!

獼猴對此突如其來的攻擊毫無防備,血流遍地、驚嚇欲起,但卻不支倒地;此時,受到突擊的獼猴,心中雖有著萬分的驚訝,卻毫無悔恨,反倒更加慈悲地憐憫獵人如此心懷惡行、不知悔改的舉動,並為他感到悲傷難過。於是,獼猴便說道:「我今日無緣度化此人,但願他來世能時時蒙受佛菩薩的慈光加被,信受佛法而得度。」   

在此篇故事當中的獼猴,就是佛陀在修菩薩道時的前生,而山谷中的獵人就是提婆達多。

典故摘自:《六度集經.卷第五(四七)》

 

省思

一個慈悲有智慧的修行人在遇到任何事情時,總是站在利益他人的角度,希望眾生能夠改惡向善、離諸煩惱;然而一個愚痴的人,凡事卻往往只想到自己,甚至為了自身的利益,不顧他人的性命安危、造諸惡業。

佛陀歷劫修行,時時刻刻都只為了利益眾生,縱使遇到別人的加害、辱罵、毀謗,都忍可於心,甚而擔心一切眾生未來能否值遇佛法,修解脫道。

反思時下世人,是否常在芝麻綠豆的事情上,爭得面紅耳赤?是否凡事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是否一直因為自己的貪瞋痴而枉受輪迴?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