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本期主题:报恩精进益群生







古德云:「欲报深恩者,必须精修道业,
日夜忘疲,心开意解,即行度脱,是真报恩。」
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皆有深恩。
是故精进奋迅,如说修行,令同获法益,离苦得乐,
是名真报恩!


感恩──善法修行中的万有引力

文/澳洲宝林禅寺住持 见舫法师


  昔日,阿难尊者虔诚祈请佛陀慈悲开示,让众生能明了本具的灵明妙觉,了悟真心。佛陀慈悲应允,开示微妙法门,使阿难尊者悟得本具的妙明真心,并因此深感喜悦,遂以偈颂赞谢世尊:「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这偈颂表达了阿难尊者发心求道、弘道利生的菩提心,誓愿以此报答世尊慈悲教化之恩。

了达缘起 广利有情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怀,由心而感念一切对己有恩之人。「恩」这个字,包含了「心、口、大」,象征着由心感念十方诸佛菩萨的慈悲护念,并启发每个人内心本具的清净心、良知良能,进而无限延展,达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境界。

  进一步说,从知恩、感恩到报恩,是对一切诸法缘起的理解与体悟:一切事物皆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没有任何事物能独自单因存在。于缘起法中,一切诸法须具足众多因缘,内因外缘和合,方能成就诸善功德。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同样离不开他人的劳动与付出。正如英国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所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No man is an island.)」,人皆非孤立存在,彼此相互关联。这样的理解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启发众生清净本性,并促使我们更加珍惜与利益他人。因为感恩,我们学会谦和,培养慈悲与智慧,放下我执得失,广利有情,以报答一切恩泽。这样的感恩之心,成为修行的动力,促使我们自我提升,广修善法,以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

念报师恩 精进不退

  人际互动中,尤其在团体生活里,感恩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善缘联系,更有助于促进彼此间的信任与合作,进一步巩固与深化「众生本具佛性」的信心。在出坡作务、法会活动中,两人以上的合作共事,难免会有种种磨合、甚至误会。有些人暗自调适,有些人则在佛菩萨或导师法相前倾诉心中的苦楚。每当看见那慈悲安详的笑容,只要回归初心,思及自己在佛法中所获的利益,感念开山祖师一生无尽的悲心愿力,便能立刻转化烦恼为愿心,继续发心共同成就法缘。因为回到利益众生的初心,在出坡发心的过程中,亲见四众和合,无不尽己所能,布施欢喜成就法筵,愿大众法喜充满。当下,各自心中成见自然化解,彼此的菩萨清净心得以显现。

  感恩,是一种自发的、由内心而出的欢喜之心。在佛教道场,法师或学员居士于佛法分享后,皆双手合十,以「感恩大众布施慈悲欢喜」作为结尾。因为从他人的付出中获益,心生感恩;更将感恩化为布施,去利益、护念他人。因为感恩一切慈悲有情,予己欢喜,所以同样以慈悲之心布施,令他人欢喜。感恩源于清净的慈悲心,是一种予乐拔苦的慈悲情怀,由感恩进而欢喜布施的报恩之行,绝非以恩情为筹码,要求他人回报或顺从自己的意愿。

  心怀感恩,因蒙佛慈悲出世,令一切有情获得无量利益,于法中明悟自心、离苦得乐,故以报恩之心,启发自觉,利乐有情。因感恩,行者在善法中精进不懈,更能拥有坚韧的菩提心,在逆境中找到意义,面对困难时保持菩萨初心,永不退转。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