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本期主題:減法人生







佛經云:「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當我們不再向外追求,而是向內返照自心,
息滅煩惱、執著,本具的清淨心朗朗現前,
人生安樂富足盡在其中。


活出真實人生

文/美國佛寶寺住持 見眼法師


  在物資充斥的今天,許多人沉迷於物質追逐,身心逐漸疲累不堪;於此同時,也有些人開始覺醒,選擇透過減少不必要的物品和干擾,實現更為簡約有序的生活。

  狄德羅效應正好說明了追逐物質帶來的惡性循環:十八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朋友送他一件做工精緻的長袍,他就把自己的舊長袍丟了,穿上華貴的長袍在家中踱步。愈走愈覺得家中的擺設破舊不堪,與長袍不配。於是開始換書桌、地毯、沙發、椅子、雕像……,最後驚覺自己竟然是被一件長袍脅迫了,丟掉舊長袍,換上新長袍,結果給他帶來更多的煩惱。

當正念遠離諸幻

  凡夫的心其實是被根塵境界脅迫了。《百喻經》中有一譬喻,有位旅人很渴,正好看到路旁有個盛滿水的木桶,他立即開口大喝。喝夠了,就對木桶說,你的水可以不要再流出來了!但水依然在流,旅人就生氣了。有位智者看到這一景,就告訴他,你自己離開就是了,何必對木桶生氣呢?迷人面對外境有取捨分別,心不能安;而智者知道離一切相,安心自在。

  《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離幻就是覺悟,不執著虛妄境界就是,堅住正念就好,何須刻意做減法?但凡夫心在迷,一時無法離幻。普眼菩薩便請如來開示漸修法門。佛說,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堅持禁戒,修止觀法門。當觀此身是四大假合,虛妄不實,「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說:「這念心什麼都要放下、什麼都不執著,到最後,所有幻化不實的境界統統沒有了,本具的心性自然就現前。」放下,就是減法。

  仰山慧寂禪師請示中邑洪恩禪師:「如何得見佛性義?」洪恩禪師回答,譬如在一間有六個窗戶的房屋裡,有一隻獼猴蹦跳不停;窗外有獮猴從東邊叫牠,牠就回應;「如是六窗,俱喚俱應。」六個窗戶代表六根,窗外的獼猴象徵六塵,窗內的猴子是我人的識心。根塵相對,識生其中。一念不覺,識心便隨塵境起舞,迷失真性,雖有佛性而不自見。

明心地不增不減

  經典譬喻,我們這念心就像摩尼寶珠,本來含藏一切功德。愚迷之人見到摩尼寶珠映現出的五種顏色,執為實有,受樂受苦。事實上摩尼寶珠沒有任何顏色,只因它真空剔透,所以能映於五色。凡夫所見的花花綠綠景象,都是虛妄不實的。凡夫的心迷惑於外境,所以要做減法,目的是離相。然而,本具的這念心不離一切相,並不需要刻意離開色聲香味觸法,不即不離即是。

  佛法的減法是息滅貪瞋癡,更是離苦得樂的妙方。如《雜阿含經》中佛陀指出,當六根對六塵時,若能觸物起照,觀察萬物變異無常、緣起緣滅,不生眷戀與顧念,心不為貪欲所繫縛,就能息滅貪愛;貪愛一息滅,執取也會息滅;執取一滅,就不會再有來生;沒有了來生,就不再經歷老、病、死,以及各種憂、悲、惱、苦。如是,則一切眾苦便能消滅。

  行菩薩道,不僅僅是做減法,也要做加法。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菩薩行要做加法,廣學多聞,成就辯才,修六波羅蜜,廣積福德資糧;做減法,要放下對根塵境的執著,斷一切惡,無惡不斷,除惡務盡,遠離顛倒夢想,清淨身口意三業。當加法與減法都做得熟練時,必能「無為而無不為」,不會被物質和感官所束縛,也沒有妄念和煩惱,能夠隨順覺性,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行者身處紅塵之中,於根境相對、應對進退之間,「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這念心隨時覺察覺照,保持清楚明白,做加法累積福德,做減法息滅貪瞋癡,時時作主,如如不動,恰如摩尼寶珠在握,自利利他,運用自如,活出不增不減的真實人生。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