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本期主題:病苦心不苦







古德云:「病是吾輩良藥,消盡塵寰妄想」,
觀自他病緣,體悟一切幻化苦空,
堅住正念,做自心的主人,
超越苦難、自在解脫,人生何處不光明!


勤修福慧 化除病苦

文/普印精舍研經禪修班學員 傳念


  自己在醫院工作二十多年,照顧無數患者,看到大部分的患者,會怨天尤人或者消極悲觀。但有學佛的病患,佛法的正知見會幫助患者有正面的思惟,正面的思考可以轉化疾病帶來的恐懼與悲傷。

  雖然大多數人的心會隨逆境轉,但只要對佛法有信心,這念心也能轉逆境。所謂「修行要帶三分病」,當我們生病了才知道色身的脆弱、無常,才會體會健康的重要性,也會同理別人的病苦。

  記得弟弟有一次在國定長期假日膽結石發作,膽結石塞住胰管造成胰臟炎。小醫院因休假期間,沒有人力可以緊急做逆行性膽胰管攝影,因此轉到台北榮總,在等待的過程中,胰臟酵素不斷地爬升,我擔心弟弟的胰臟炎會併發休克,除了拜託醫護人員幫忙緊急安排檢查外,也幫弟弟點燈供佛和立牌位,心中不停地默念佛號。手術結果十分順利,在醫護團隊的照護下,弟弟也逐漸恢復健康。

  當病苦來臨時,除了積極配合醫療外,佛法還教導我們以觀行的方式面對病痛。運用佛法的智慧,透過觀察和體驗病痛的無常和空性,來超越患病時的執著和怨懟。佛法告訴我們,疾病是生命中無法避免的一部分,它是無常的、空性的,因此我們應該用開放、接納的心態來面對它。當我們能夠正確理解病痛的本質時,就能夠減少對疾病的抗拒和恐懼,從而使心境更加平靜和安詳。

  另外,勤修福慧是化除病苦、憂慮和恐懼的重要途徑,透過行善積德和增長智慧,就能增強心靈的力量和光明。行善積德可以幫助我們累積福報資糧,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到精舍上禪修課,聽聞佛法可以幫助我們增長智慧,理解疾病的本質,從而減少對病的恐懼和苦楚。透過勤修福慧,我們可以使心境更加寧靜,超越煩惱和執著,乃至達到病苦心不苦的境界。

  總的來說,積極配合醫療和實踐佛法的智慧,透過觀行面對病痛,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疾病帶來的煩惱和苦楚,使心境更加寧靜和平和。願我們在面對疾病時,能夠以開放、接納的心態來面對,以智慧和勇氣來克服,從而實現身心的平靜與安寧。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