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本期主題:做情緒的主人







能覺知妄心無常、境界虛幻,
則不被喜怒哀樂的情緒牽制,
時時覺性現前,有智慧地隨緣應物,
自能身心安然,隨處自在。


和合無諍法界安

文/普善精舍中級禪修班學員 法依


  常常有同事覺得我不太會生氣,或是脾氣很好,但其實自己只是刻意壓抑情緒不發洩出來,認為發洩情緒對自己或別人都沒好處。未學佛前,無法清楚地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起了瞋心,即便嘗試許多排解的方式,但總是無法回歸真正的平靜,一旦失去覺性,便很容易再度起瞋心,火燒功德林。

  在家中排行最小的我,常會與兄姐因意見不同起爭執,自小個性內向,也較不會表達情緒,身處人群中,會習慣地隱藏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卻也因自己個性內向,而有了想尋找人生真理的動力。只是看遍了書店的佛教書籍,發現自己仍然在黑暗中打轉,找不到答案。

  出了社會,自己在工作方面雖然駕輕就熟,但人與人的相處之道,仍然是一門難修的課題。彼此往往因為工作上意見不合起爭執,或是覺得自己受到不平等待遇,而讓情緒起伏不定。

  疫情期間,因同事介紹而加入精舍的線上課程,看到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平實的道理,卻可以作為一輩子的修行目標。透過敬、慈、和、真的落實,讓自己的心念不散亂,而聆聽住持法師的佛法開示,也讓自己一直無法理解的問題,豁然明朗,原來,佛法也可以這麼簡單地運用在生活上,如同「千年暗室,一燈即破」。自己的人生,像是原本在茫茫大海中迷失的船隻,找到了正確的前進方向。

  上了禪修班之後,知道時時覺察覺照這一念心。靜坐時聆聽住持法師的開示,學習運用數息觀,將紛亂的心念沉澱,同時也在每週的禪修課程裡,學習到一切皆是假相的道理,《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每天為了小事爭吵並無意義;相反地,每天安排一些時間靜坐、反省檢討,清楚每個因緣,並無絕對的對或錯。當境界來時,面對周遭的人事物,能夠暫時遠離境界,或是心不隨境轉。心念時時保持和合無諍,自然也會感召周遭和諧無諍的法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