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92 期 |
|
本期主题:做情绪的主人 |
|
面对情绪,不再生死相许文/美国普德精舍住持 见昙法师 佛陀所开示的种种道理,如四圣谛──苦集灭道,对众生心情波涛,揭示了超越烦恼生死的解脱之道。在无常的世间,凡夫因多生累劫的烦恼习气微细流注,因此苦恼无法避免。但圣者则不然,可以用殊胜的知见,以智慧来转化自心。 识得家贼不为冤 一般人认为情绪乃人之常情,即便知道自己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的起伏,仍认为这是合理正当的心理反应。若从清明的心来返照,情绪乃众多心念与业识种子交杂的身心反应。若能培养禅定,起觉察之力、反省检讨之功,则能从向外攀缘转而向内观照;从认为情绪实有,到观察情绪的真相,自能了解我们并不需要被情绪牵着走,进而能做情绪的主人。 曾有一位园头和尚问梁山缘观祖师:「家贼难防时如何?」祖师回答:「识得不为冤。」情绪是我们日日深信不疑的合理合法之心理状态,却常让我们漏失功德法财,所以是家贼。而要处理情绪失控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觉察自己已经和境界相应,起了迷惑执着,落到与情绪共舞的众生法界。认识了以后,再以智慧观照,从达磨祖师的《二入四行观》,找出灵丹妙药。从因缘果报的角度,遇到逆境时,先接受所处的情境,然后反省过去的过失与业障,进而强化自己的善念,坦然面对;而在顺境时,则观照福报生起的缘由,使自己不起贪着,不造新殃。有了观照的智慧,就不一定完全听由情绪指挥摆布,作主不再遥远,乃至能完全驾驭自己的心念。 古德云:「只贵汝知见,不贵汝行履。」佛法教导我们十法界归乎一心,而一心所起的知见则决定我们落在什么法界。虽然我们目前在人道的法界,但若知见不正确,则可能当下堕入恶道的痛苦境界。对喜乐顺境产生过度贪着,会招感水灾;对与我执期待不同的逆境,产生瞋恨,则可招致火灾。强化这些心念,将使自己与地狱、饿鬼、畜生道相应。因此能否净化与提升自己的正知见,对于处理情绪有决定性的影响。凡夫众生在知见上,常误以人道为究竟,认为娑婆世间为安身立命之处,以致本想藉修习善法提升超越,却多仍在人道缠缚。若能以圣者的解脱知见观照,则更能够从情绪的纠结中跳出。 和光同尘菩萨行 若练习从声闻的知见来看周遭的人事物,当要起情绪时,无常、苦、空、无我就可以是过滤心念的筛子;而从缘觉的角度,不能作主之触、受、爱、取、有的流转之苦就成为返照的明镜;若以菩萨的视野来观照,《八大人觉经》告诉我们:「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慈悲护念的心念将可更有效地转化负面情绪,使我们不再用情绪来惩罚自己或伤害别人。菩萨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则又不妨示现世俗的情绪以和光同尘,进而以柔软爱语引导众生走向解脱。 永嘉玄觉禅师有言:「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借由返照自心,契悟本具觉性,就可以从站稳觉性之地再出发,时时刻刻安住本心,不随境转。进而了知一切外相都是虚妄不实,三界境相都是因我们的心造作而起。同时,情绪只是生灭变化的念头,本不实在,而能起情绪的主人才是我们要返照安住之处。所谓「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心中颠倒时,我们为自己产生的情绪所迷所困,一旦心念清明,烦恼生死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乃至管理情绪作为我们行菩萨道落实俗谛的方便,帮助众生从奴隶到主人,从生死到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