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本期主題:靜氣平心 臨事不驚







心經常保持平靜,如一潭止水一般,
動也如是、靜也如是,
遇事能靜觀種種因緣,明取捨知進退,
動靜閒忙,不失方寸,成就應物智慧,做生命的主人。


遇境不動 隨處作主──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修行,一個是心、一個是境,心境能夠調和,修行就能有所成就。心、境的關係如同主和賓,我們這念心是主,外面的境界是賓。外境雖然有很多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我們能夠把這個心掌握住、心能作主,就有能力把外面的境界轉過來,就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個心如果迷迷糊糊,遇到事情時先亂了方寸,就會被境界所轉。被境界所轉,自己就會跟著入到境界當中,入到壞的境界,就要受苦受難;入到好的境界,最後仍不免樂極生悲。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睹境不動」,心不動,就能產生智慧,有了智慧,自然而然就能轉境。

  外面的境界歸納起來,有「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八種,稱為八風。所謂「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八種境界現前時,我們的心都要如如不動。如如不動不是傻瓜、不是迷糊,而是要有定力,定當中才能產生智慧,有了智慧,才能化戾氣為祥和。相反地,如果我們聽見風馬上就是雨,盲從、附會,自己先亂了方寸,這樣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除了保持定力,進一步要知道心、境本來就是一個,一切都不離這念心。禪宗所謂的「悟」,就是悟到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的這念心。如果我們的心清淨、安定,如如不動,沒有貪瞋癡,外面的境界就會轉化成淨土。要達到這個境界,平時就要薰習禪定,要契悟本心。

定心淨心勤施功

  古德云:「菩薩從來不離身,自家昧了不相親,若能靜坐回光照,便見生前舊主人。」我們想要見佛、見菩薩,菩薩在哪裡?佛菩薩就是我們這念清淨心,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這個心糊塗了、愚癡了、昏沉了,所以無法見到。如果我們靜坐休歇片刻,心靜下來,一回光返照,馬上就能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見到這念清淨心。

  古德云:「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千江有水千江月」,我們每個人的心就像江裡的水一樣,江水澄清,就可以映照天上的月亮;如同我們這個心清淨了,就能照物,能夠產生出智慧。假使這個心昏沉、不平靜、不清淨,就像寶鏡蒙塵,什麼都照不出來,哪裡能產生智慧呢?「萬里無雲萬里天」,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青天,可是被雲所遮,雲就是煩惱、無明,如同佛法所說,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遮蔽了我們的自性光明;如果萬里無雲,煩惱、執著沒有了,我們本具的清淨自性就會顯現。

  凡夫眾生不知不覺,從早到晚都在起心動念,善念很少,惡念、雜念、妄念很多。學佛以後,了解這些道理了,就要在這念心上去用功、實踐。靜坐時,告訴自己,這念心不要動。就像澄清一杯渾水,先要靜止不動,水不動,慢慢就沒有波浪了,水中的沙石、渣滓就會逐漸沉澱下來。我們坐在這裡不起心、不動念,保持這念心不動,心中的妄想慢慢沉澱下來,這念心就寧靜了。要在這個地方來認識自己、淨化自己。

動靜作主真不動

  修行,一個是悟道,一個是修道。悟到這念心很重要,悟了這念心,知道起雜念、起惡念、起邪見……起心動念都是不對的,明白無念、無為、無住,空寂、靈知靈覺這念心才是真正的自己,在這念心上淨化、沉澱,就把路頭找到了;找到這條路,還要繼續不斷地精進修道。進一步,要把沉澱在杯底的渣滓統統化掉,怎麼化?定慧功深就能化掉。我們心裡的無明煩惱是本具的,這些無明煩惱就像是不定時炸彈,遇到外面不好的因緣,這個炸彈就爆炸了。所以不要得少為足,要繼續用功,靜中養成,動中磨鍊,不論動、靜,都要在這念心上用功。

  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大寮裡面,一方面做事,一方面這念心要保持清清楚楚;穿衣、吃飯、睡覺,這念心也要清清楚楚,不為外境所動,最低限度要做到八風吹不動,要這樣來練心。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一念心,時時刻刻都要能作主宰,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行住坐臥,始終不離當前這一念心。

  修行就是要達到不動的境界。打坐是在靜中養成,使我們的心能夠定下來、能夠安住,站得住、站得長。靜中把工夫養成了,就可以帶到動中去磨鍊;由於有了動中的磨鍊,靜中的工夫就會愈來愈深;靜中的工夫愈深,動中就不會失去方寸,做任何事情都有主張,進退有據,都能拿捏得很好,最後銷歸自性、歸於自心,動也動得,靜也靜得,這就是真正的佛法。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