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88 期 |
|
本期主題:自心是佛莫遠求 |
|
覺悟的心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三年級 星堅法師 宋朝極力推崇佛法的孝宗皇帝曾問瞎堂禪師:「眾生遇到困難時,心中都求觀音菩薩來聞聲救苦。請問禪師,觀音菩薩手上拿著念珠,又念什麼呢?」禪師回答:「也念觀音。」孝宗皇帝不明白,便接著問:「這是什麼原因?」禪師說:「求人不如求己。」修行學佛即是向佛學習,學習佛菩薩覺悟自心、解脫煩惱。然而過去的我們卻始終向外追求,自己的生活、定位、價值觀始終依附於他人的感受、認同,而不曾返觀自照,從心上檢討反省,這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嗎?在追求的過程中,我們又丟失、付出多少的代價? 念念外求煩惱纏 汾陽善昭禪師云:「眾生少信自心佛,不肯承當多受屈,妄想貪瞋煩惱纏,都緣為愛無明窟。」尚未覺悟而在迷惑當中的我們,在滿足了當下欲望的同時,更增長了下一次無明的浪頭,只因煩惱的積聚不但永遠無法填滿,更衍生無止盡的追求。卻不曾發覺向外追求的心也是生滅不停,清淨本具的自心佛不曾顯發其光輝,只因我們從始至終都在貪瞋癡的洞窟中流浪生死、受盡委屈。 能夠始終不離當念,平常心就是道,心就是佛。假使沒有觀心返照,不知令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但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本具的清淨心、覺性,委屈了自己,也委屈了自心佛。要解脫煩惱、了脫生死,始終必須靠自己去努力,而初初開始尚未站穩腳跟的我們,便須靠環境、善知識來養成作主的能力。 就像在道場用齋時為何要過堂?為何要食存五觀?即是透過種種方式幫助自己攝心用功。六祖惠能大師云:「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吃到喜歡的口味,乃至不合自己喜好的食物時,心中都能馬上提起覺性,在境界當中覺察覺照,如此則同樣的境界非但不增長無明,更處處是用功的機緣,「防心離過,貪等為宗」便是這樣的用功。雖然做不到止心不動,但是知道方法對治,化除心中的貪念。 返照自心光明覺 「佛者,覺也」,修行即是從每個境界、因緣中反省檢討自己的身口意。正如《六祖壇經》云:「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雖說初初開始修行總使不上力,看不到明顯的改變,然而當我們一步一步培養出化解煩惱、處處作主的能力,習氣煩惱就能一次比一次減少。乃至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境時,自己更能控制惡念、情緒,不再因同樣的困境而心生煩惱、執著,此時便能體會到覺悟的喜悅。 開山祖師開示:「要徹底認識這一念心、承當這一念心。認識了這一念心,就要在日常生活上磨鍊,把煩惱、習氣、執著化掉,在行住坐臥當中,始終不離開這念心。這念心站得住、站得長,便是如來住世,光明常在。」覺悟的心方是真正的佛菩薩,更是人人與生俱來最珍貴的財富,能幫助自己跨越菩提道上種種難關。自己覺悟了光明大道,亦成就利益眾生的種種功德善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