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本期主题:慧观离瞋向光明







经云:「劫功德贼,无过瞋恚。」
一切法缘起性空,因缘无常生灭,瞋心亦是虚妄不实。
时时以正观智慧如理思惟,以佛法的智慧化解瞋恼,
不落憎爱两边,人生即是光明,当下解脱自在。


转化瞋心得自在

文/普皇精舍研经禅修班学员 传䜩


  以前的我,对瞋心的认知如同一般大众,当碰到逆境、别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又或者自己要做的事被妨碍时……,内心往往会生起强烈的不满和瞋恨。于是情绪混乱,因而失去冷静的判断能力,最终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学佛是修炼自己的心,修行就是修心。瞋恨是菩提心与慈悲心的大敌,故古德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只要起瞋心,业障随即现前,不但害人害己,将来还要受瞋心的业报。瞋恨也是烦恼的根源,是三毒之最;烦恼重者,瞋心重,我执更重。

  「慈悲心」是去除瞋心的最佳良药。面对境界时,我们对待一切众生,要把他们当作是过去的父母,也是未来的诸佛。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要以慈悲心、同理心对待与我有缘、无缘的众生,若能做到冤亲平等,则不会有人我亲疏、你对我错的问题产生。

  「忍辱波罗蜜」也是对治瞋心的法门。烦恼能否转为菩提,端看自己在动怒之际能否察觉。面对外在的境界所带来的烦恼,如果能够忍受,让心静下来,就不会起瞋恚。《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一法是真的。又云:「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修忍辱要真正用得上功,一定要明白空性的般若智慧,要能时时思惟三轮体空的道理。

  修行最重要的是一个忍字,要了解烦恼是因缘和合的假象,当逆缘现前、习气发作时,要知道这个身心是因缘假合、虚妄不实的,「我」其实是不可得的,既然没有一个我,又怎会有因人、因事所产生的烦恼呢?

  万法唯心造,诸相由心生,明白眼前种种虚妄境界皆由自己的妄心所生,若能契悟诸法实相,就不会执着于虚妄不实的境界,即得解脱自在。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