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85 期 |
|
本期主題:眾志成城,功成始於無我 |
|
一切妙行在無我中成就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星寧法師 《華嚴經》云:「勤修清淨波羅蜜,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菩薩發菩提心,以無我之清淨心修習六波羅蜜,在利他當中除去自心煩惱垢,進而成就殊勝妙行。 行無所行 三輪體空 「妙行」為大乘菩薩修行不可思議之行門,廣修六度萬行,行無所行,即是妙行。「無我」指一切法因緣和合而有,因緣散滅歸無,沒有恆常不變的存在。能夠了達一切法因緣假合,如夢幻泡影般虛妄不實,修一切善而不執著一切善,必能成就菩薩殊勝之萬行。 所謂「修善積福」,福德自修善中來。但所得是有漏的福報,還是出世間無漏功德,差別就在是否以無我之心而修。南朝梁武帝問達磨祖師:「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祖師回答:「實無功德。」為何梁武帝修了這麼多善法,達磨祖師卻說沒有功德?因為世間善法是生滅的,若執著所修善法,或希望有所回報,以有求的生滅心修善,則所得只是人天福報。 真正的功德是無漏自性功德,這念心具足一切善法功德,不假外求。菩薩了達一切法緣起性空,能運用緣起積極利他;又能不住緣起,即做即了,故《金剛經》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了善法而不執著,沒有能修善的我、所利益的眾生,以及所修的善法,達到三輪體空,才能契悟無為法,成就無上菩提。 《金剛經》第四分為「妙行無住分」,闡述無住行施才能成就妙行的道理:「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在生活中,當檢視自己修善時是否有所住,例如法會動員,認為在內壇穿海青的組別較好;聽到他人讚歎覺得開心,聽到負評而心生委屈;覺得自己的方法最好,聽不進他人的建議……這些都是有所執著的布施。欲成就無住妙行,須不住六塵,一切無所住,隨順因緣,與人和合共事,以利他之心修萬行而無所行。 空華萬行 寂滅菩提 一場法會的成就,全賴眾緣和合;佛法的興盛,在於僧俗四眾和合,同發上求下化之願弘法利生。無我,方能和合;和合必能眾志成城,成就妙行。修行人當時時觀照這念心,無論領任何執事、做任何事,都能安住其心,不起分別,無愛憎取捨,這念心無我、無人、無眾生,則無入而不自得。 民國二十三年,高齡已九十五歲的虛雲老和尚,重修曹溪祖庭南華寺。老和尚重新規劃南華寺格局,計劃將修復過的部份全部拆除重建。有人問老和尚是否有把握作較佳之重建?老和尚回答:「但事如應為,便當即做,做得一寸是一寸,做得一尺是一尺。蓋事果應為,我縱不能完成,必將有人繼起。」老和尚以不忍聖教衰之悲願重興南華祖庭,完工後交予弟子主持,帶著一衲、一笠、一拂、一鏟、一背架,又往雲門興復大覺禪寺。民國四十八年,虛雲老和尚一百二十歲,手執禪板對弟子說:「一個人做事的時候,就要認真做去。做好之後,就要像這塊竹板一樣,空無所有。」 虛雲老和尚以其一生行誼教導弟子,唯有無我,才能眾緣和合,成就大事。古德云:「修習空華萬行,安坐水月道場,降伏鏡像天魔,證成夢中佛果。」修行人但問耕耘,不須求收穫,認真而不當真,以無我之心成就菩提妙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