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
 
本期主題:親近善友 進道不退







《賢愚經》云:「親近善友則善日隆,親附惡友則惡增長。」
善友能令善法增長,是成就學業、事業、道業不可或缺的助緣。
慎擇善友,見賢思齊,人生必能步步光明。


善友助道菩薩行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庶法師


  俗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每個人在人生的各階段都會有好朋友,影響著我們的學業、品格、事業乃至道業,尤其是患難與共的情誼,最為世人所稱道。

擇良朋 遠惡友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張超為曹操所攻,情勢危急,張超很有信心,認為曾經受自己提拔的東郡太守臧洪,一定會來相救,對他的徒眾們說:「臧洪是天下有義氣的人,終不背本,必定會來相救。」果真臧洪一聽到張超受困,立刻跣足號泣,向主公袁紹請求帶兵去救張超,但不僅未獲同意,還因此雙方交惡,最後竟被袁紹所殺。這般情義,令人印象深刻。

  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能夠跟正直、信實、博學多聞者為友,必能增長知識,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反之,若和習於逢迎獻媚、巧辯無實者往來,可能自己在無形中道德開始敗壞仍不自知。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在警惕我們要慎選身邊朝夕相處的人。

  不但世間人重視擇友,修行人為了在菩提道上能夠有所成就,同行善知識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展轉相諫,展轉相教,是良師,更是益友。《溈山警策》當中也提醒我們:「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於未聞。」又說:「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就是告訴我們,出入進止能有善友互相提攜,必能成善德於無形。千萬注意不要親近惡友,增長錯誤知見,曉夕造惡而不自知;直到惡報現前,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後悔莫及。

善依止 道業成

  而益友當中,又以能夠啟發我們的善根、助我們成就道業者最為珍貴。記得自己過去因為沒有學佛,在醫院當中每天不斷看著老、病、死苦,而所謂的尖端醫療技術並無法改變什麼,心中充滿疑惑、痛苦而消沉。幸而一位從小念佛的好友,引導自己學習念佛法門,並提示因緣果報之理,自己才解開心結,每日以念佛為定課,法喜充滿。

  佛陀十大弟子當中,舍利弗和目連二位尊者,在未遇佛前即是好友,共同發願要追求人生的真理,並約定誰先遇到大善知識,就要立刻通知對方。後來,舍利弗尊者先遇到威儀庠序的馬勝比丘,聽聞「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知道這就是人生的真理,立刻和目連尊者一起帶著他們的二百五十位弟子,共同隨佛出家。眾人在聽聞四聖諦法後,最後得證聖果。能夠幫助我們成就解脫之道,真正是益友中的最勝益友。

  而交友之道應當如何?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當以四箴行「敬、慈、和、真」,作為朋友間互動的準則,彼此恭敬、慈悲互待,和睦真誠地相處,沒有朝夕相隨的黏膩,看似平淡,卻是歷久彌新、細水長流的情誼。而我們修菩薩行,更要發願成為一切眾生的良師益友,以四攝法來廣結善緣。常行財施,令其四事不虞匱乏;法施,令其於人生真理心開意解;無畏施,救護安慰令離恐怖危難。以愛語善加勸導,令其斷惡修善;與其同事,令其信心成就;最終要能引導使其契入了義佛法,令得最上乘法益,常住寂靜涅槃解脫之樂。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