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本期主題:待人處事之道──四箴行







古德云:「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
開山祖師親擬的「中台四箴行」,言近旨遠,近為立身之方,遠為成佛之基,
攝化眾生、淨除心垢,日用之間,盡是自利利他菩薩行處。


四箴行,處世妙方

文/普親精舍護法會諮詢委員 傳寂


  在家居士在世間修行,常會遇到許多境界,有時是外來的,有時是內心而起的煩惱,正是因為這樣,更需要佛法指引我們離苦得樂之道。六祖大師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博大精深的佛法,從做人處事的道理開始。

  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用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作為佛弟子做人處事的方針。皈依老和尚已逾二十年,有了中台四箴行,讓我可以隨時檢視自己做人處事的態度,無論在工作與生活中遇到何種境界,始終不離開這個原則,隨時察覺自己是否有所偏離,從而回到中台四箴行的軌道上。

常行恭敬 慈悲一切

  中台四箴行,傳寂覺得其重點在當中的恭敬心、慈悲心、和睦心、真誠心。

  「對上以敬」,不只是對待家中長輩要恭敬,「上」所指的亦可是上司主管。在職場中,如果不認同上司的作法,我們可以檢討事情怎麼做會更好,然後提出解決方案,如果在背後批評上司主管,就不是恭敬的行為。此外,「上」所指的不只是長輩或上司,當我們發覺他人身上有自己所沒有的優點,哪怕他的年齡比我幼小、或職級比我低,只要發現到他的優點,都是值得我們恭敬、尊重的對象。

  「對下以慈」,字義上所指的是對待晚輩要有慈悲心。廣義來說,不只是年紀比自己幼小的人,乃至處境比自己艱困的人,我們都要以慈悲心、平等心來對待,切勿生出輕視、我慢之心。記得師父說過,每個人都有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因此不論是上或下、長或幼,肯定人人本具佛性,就能生起慈悲心。

和合待人 真誠利他

  「對人以和」,則是待人要和善、和顏悅色。當我們被別人用不好的臉色或口氣對待時,負向情緒隨之產生。既然如此,我們為何要將負向情緒加諸他人呢?同樣的話有好多種說法,用一種比較正面的方式說出來,展現的不但是細心、同理心、慈悲心,也呈現出個人的修養和心量。此外,人與人的情緒是會相互影響的,當我們周遭的人有比較多正向的心念,社會就能產生正向的氛圍。

  「對事以真」,所指的是做事要認真負責,真正把事情做好,事情就能有所成就。傳寂覺得不只是認真負責做好而已,還要直指事情的核心來完成。然而,人們對事情的看法往往是相對的,遇到事情應該用什麼態度、何種方法來完成,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認為是對的、好的作法,從他人的角度來看,不見得是對的、或是好的。因此要更細心觀察每件事情對每個人的影響,儘可能有益於更多人,這樣就能找到好方法,實實在在需要用智慧來判斷。

  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是老和尚勉勵四眾弟子做人處事之道。身為佛弟子的我們,更應該時時刻刻惕勵自省,思惟其不同層次的意義,讓我們在工作與生活間,待人處事都能夠有所依循。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