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75 期 |
|
本期主题:随缘作主生智慧 心无所求归自性 |
|
无求之心 自在光明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二年级 星津法师 在日用中修习善法时,觉察到自己特别容易贪求「时间」。譬如有几次与同学相约,提早到教室开灯、开空调,对方提议一点三十五分到,自己当下便回应:「一点四十分好了!」这样的惯性,让自己在每次发心时,总比他人晚到集合地点。 无益之苦当远离 仔细分析,其实是自己对「色」的贪着,希望能有多一些时间,让色身休息;更是对「名」的贪着,希望能有多一些时间完成自己的事,如作业、背经、内务等。这样虽然可以做好学僧的本分事、跟上进度,却在发心之时,有许多分别、计较的心念,因而不得自在。达磨祖师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实实在在体会到,追求肯定与赞叹,乃至期待所遇到的人事物皆能顺从己意,这般有所求的心,是轮回受苦的开始,唯有这念心无求,才能远离无益之苦,令心自在安乐。 忆起开山祖师,从灵泉到中台建设期间,经常凌晨两三点才结束行程,回到山上后,早上六点便又开始巡视全山。草创时期,在台湾从南到北、乃至到世界各地,从未停下弘法的步履,为芸芸众生建设人间净土。每当有人问及师父:「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师父总是回答:「这是大众的功德。」从中提醒了自己,在求不得苦之中,要学习放下,更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练习行一切善法时,最后都要销归自性。 克己守道真供养 首先,学习诸佛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心量,时时将他人的事放在自己之前,以对方的方便为优先考量,设身处地为其着想,练习放下个人想做的事,布施体力与时间,劳己之力,安他人之念。 再者,学习「功德归三宝,好事给他人,坏事自己检讨」。思惟修善所获得的肯定,皆来自于师长的教导、同参道友的鼓励与启发,更是在三宝的护持下,才得以修行学佛、向上提升。不顺己意时,要反求诸己,向内返照,练习不向外分别自己做了多少、别人有没有做,而是踏踏实实地安住在每个当下,好好发心。 进而学习感恩一切的受用,皆来自每一个人的发心,因而提醒自己,要「知恩、感恩、报恩」,不计较花了多少时间服务大众,而是把握每一个可以发心的因缘,随喜一切微毫之善。 开山祖师更提醒我们:「做任何事都提得起、放得下,心始终是平静、光明,如《金刚经》所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修一切善法,修了以后不执着,才能与般若相应,通达佛的智慧。」因而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作为自己行菩萨道的目标,朝成就般若智慧而努力。 在布施时,从有求之心,到无所求行,如同子路的志向:「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以及颜渊所云:「愿无伐善,无施劳。」更要向孔子学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心量,发愿于修行路上不求、不取,时时反观自照,不起贪心、瞋心、痴心,安住在每个当下,以清净心供养诸佛菩萨,令光明遍照十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