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75 期 |
|
本期主題:隨緣作主生智慧 心無所求歸自性 |
|
心無所求 處眾無畏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三年級 星願法師 世間、出世間法皆由學習而得,然過往薰修深淺有別,人人長短處不一,或許有些事物學習起來會格外艱難。對自己來說,學習「領眾」、「處眾」是自己需要突破的課題。 諦觀無我 解脫自在 猶記得學習歷程中,每遇表演、演講、報告時,腹痛、心跳加速、臉色慘白、缺氧暈眩等,都是常見的狀況。經常思惟,為什麼自己的心沒辦法作主呢?對於困境不解其來由,更不知如何改善。直至爾後聽經聞法,聽聞「苦」是由自心煩惱所生,因而開始反觀自照,將煩惱層層剝落,終於看見原來是因為心有所求,所以被「求不得苦」所縛。 於是問自己,求什麼呢?求他人看見完美的我。 那麼,「我」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圓覺經》中,佛陀教令行者如是諦觀此身──身中髮、毛、爪、齒、皮、肉等,屬地大;唾、涕、膿、血、津、液等,屬水大;暖氣屬火大;動轉屬風大。以慧眼觀之,「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此後每當這樣的煩惱現前,便修析空觀對治,思惟身中四大,還歸地水火風,「我」都不存在了,成敗、名利、他人的眼光,又何須勞慮呢?如理思惟,掙脫我執牢籠,泯滅求不得苦,終得解脫自在。 再問自己,是否還求什麼呢?求好表現。 但是,為什麼心心念念都只想到自己?一次全院晚課,負責小蒙山施食,於眾人前緊張得坐立難安。當下便發了一個願,願以虔敬、謙卑之心,為三寶奉獻自己,盡執事的本分,惠利眾生;願以報眾生恩之心,供養六道群靈,因彼等皆是生生世世長養自己身命的父母,謹以佛法甘露報深恩於萬一。願心一發,患得患失的妄想霎時停歇,心中一片安穩寂靜。當時深刻體會到,發起利他的菩提心,便能超越目光如豆、營求己利的小格局,與菩薩慈悲喜捨之廣大心境相應,因無我而歡喜自在。 追溯心源 以願導行 最終問自己,究竟為什麼求呢? 薰修日增,返照漸深,看清煩惱根源是對佛性之理不夠肯定。佛初成道時已然揭示,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四祖道信大師亦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佛性人人本具,就是能聽法的這念心,本自具足、清淨、不生不滅。道理聽聞無數次,卻因沒有真正深信,而始終向外馳求。應當將信心建立在不生不滅的佛性上,了知即使事上還有許多不圓滿處,而能夠繼續學習的這念心,就是佛性之作用;在大眾中,以覺性立身行道,方能清淨無求地發心,無所畏懼,不卑不亢。《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對修道人而言,佛性、覺性就是安身立命之本,若能依之而行,一切福德、禪定、智慧皆在其中,夫復何求! 昔日,白雲守端禪師參楊岐方會禪師,守端禪師自信誦讀一偈後,方會禪師卻大笑而去。守端禪師愕然,徹夜思索未眠。隔日請示原由時,方會禪師卻說他有一事不如打驅儺之人,原因是「渠愛人笑,汝怕人笑」,守端禪師於言下大悟。反觀同樣是怕人笑、畏懼處眾的自己,幸得法藥降伏煩惱,以諦觀無我、發大乘心、肯定佛性之理來突破困境。 經云:「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我當善說法,願佛安隱住。」願成為處眾無畏的佛子,透過自己的身、口、意住持佛法,荷擔如來家業,統理大眾,為人天師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