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本期主题:随缘作主生智慧 心无所求归自性







古德云:「于非法法应无所求,于是法中无求而求。」
菩萨行者,不求世俗烦恼之法,离诸贪染;
了达诸法如幻,而不住空,以大悲心建立缘起,
随缘尽分,广行佛事,求与无求皆无碍,销归自性心地明。


心无所求 处众无畏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三年级 星愿法师


  世间、出世间法皆由学习而得,然过往薰修深浅有别,人人长短处不一,或许有些事物学习起来会格外艰难。对自己来说,学习「领众」、「处众」是自己需要突破的课题。

谛观无我 解脱自在

  犹记得学习历程中,每遇表演、演讲、报告时,腹痛、心跳加速、脸色惨白、缺氧晕眩等,都是常见的状况。经常思惟,为什么自己的心没办法作主呢?对于困境不解其来由,更不知如何改善。直至尔后听经闻法,听闻「苦」是由自心烦恼所生,因而开始反观自照,将烦恼层层剥落,终于看见原来是因为心有所求,所以被「求不得苦」所缚。

  于是问自己,求什么呢?求他人看见完美的我。

  那么,「我」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圆觉经》中,佛陀教令行者如是谛观此身──身中发、毛、爪、齿、皮、肉等,属地大;唾、涕、脓、血、津、液等,属水大;暖气属火大;动转属风大。以慧眼观之,「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此后每当这样的烦恼现前,便修析空观对治,思惟身中四大,还归地水火风,「我」都不存在了,成败、名利、他人的眼光,又何须劳虑呢?如理思惟,挣脱我执牢笼,泯灭求不得苦,终得解脱自在。

  再问自己,是否还求什么呢?求好表现。

  但是,为什么心心念念都只想到自己?一次全院晚课,负责小蒙山施食,于众人前紧张得坐立难安。当下便发了一个愿,愿以虔敬、谦卑之心,为三宝奉献自己,尽执事的本分,惠利众生;愿以报众生恩之心,供养六道群灵,因彼等皆是生生世世长养自己身命的父母,谨以佛法甘露报深恩于万一。愿心一发,患得患失的妄想霎时停歇,心中一片安稳寂静。当时深刻体会到,发起利他的菩提心,便能超越目光如豆、营求己利的小格局,与菩萨慈悲喜舍之广大心境相应,因无我而欢喜自在。

追溯心源 以愿导行

  最终问自己,究竟为什么求呢?

  薰修日增,返照渐深,看清烦恼根源是对佛性之理不够肯定。佛初成道时已然揭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四祖道信大师亦云:「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佛性人人本具,就是能听法的这念心,本自具足、清净、不生不灭。道理听闻无数次,却因没有真正深信,而始终向外驰求。应当将信心建立在不生不灭的佛性上,了知即使事上还有许多不圆满处,而能够继续学习的这念心,就是佛性之作用;在大众中,以觉性立身行道,方能清净无求地发心,无所畏惧,不卑不亢。《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对修道人而言,佛性、觉性就是安身立命之本,若能依之而行,一切福德、禅定、智慧皆在其中,夫复何求!

  昔日,白云守端禅师参杨岐方会禅师,守端禅师自信诵读一偈后,方会禅师却大笑而去。守端禅师愕然,彻夜思索未眠。隔日请示原由时,方会禅师却说他有一事不如打驱傩之人,原因是「渠爱人笑,汝怕人笑」,守端禅师于言下大悟。反观同样是怕人笑、畏惧处众的自己,幸得法药降伏烦恼,以谛观无我、发大乘心、肯定佛性之理来突破困境。

  经云:「我是世尊使,处众无所畏,我当善说法,愿佛安隐住。」愿成为处众无畏的佛子,透过自己的身、口、意住持佛法,荷担如来家业,统理大众,为人天师范。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