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75 期 |
|
本期主題:隨緣作主生智慧 心無所求歸自性 |
|
求而無求 真菩薩行──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人生在世,求不到的事情很多,例如面對學業、事業懷抱很大的期望,當期望達不到時,就感苦。世間上的人求名、求利、求財、求色……什麼都求;人的欲望是沒有窮盡的,有了十萬想要一百萬,有了一百萬想要一千萬,乃至有了財富還不算,希望要成家;成家還不算,希望買一棟房子;買一棟房子還不算,還希望買兩棟、三棟……這些名利財色的追求,愈求愈煩惱,得不到自己希求的,苦就現前了。 隨緣盡分 智慧清明 有些人不了解,認為既然求不得是苦,那乾脆什麼都不要了,對於人生種種產生放棄的想法,這樣的觀念也不正確。 佛法講「種善因,得善果」,如果什麼都不要了,沒有在因中努力,也不會有好的結果。所以我們應該要的就要,不應該要的就不要。在正當的方向努力,因緣成熟了,不論是名、是利,是我們本分上應得的,就當仁不讓。所謂「公事門中好修行」,本分應得的果報,是我們過去種的因,今生只要努力,自然而然就垂手可得,有了名、有了位,進一步廣修善法,就可以做更多利益大眾的事情。 行菩薩道,發願建設道場、度化眾生,這也是有所求,但求而無求。我們有了這個希望就去努力,做好多算好多,做了心不執著,就是求而無求。相反地,假使心中連希望都沒有,就失去了行菩薩道的宗旨、方向。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卻說自己沒有說一句佛法;雖然如此,仍然席不暇暖,從東至西、從南到北,不斷在宣說佛法。所以行菩薩道做了善事、說了佛法、度了眾生、建了道場而不執著,並不是不做。「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有所求;進一步,要上求佛道歸於無所求,下化眾生歸於無所化。 自己靜坐、用功,這是自利。想要普度眾生,就要藉種種因緣,因緣和合方能成就萬法。世間上的一切都是因緣,離開因緣自己也沒辦法修行、弘揚佛法。《華嚴經》云:「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隨著世間上各種因緣,行菩薩行,不管善人、惡人都要度化,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樣,無幽不照;但是不能隨著因緣就落入世俗,那就墮落、染污了,所以還要做到「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隨著種種因緣,這念心始終要保持如如不動、保持作主。 隨順因緣,知進知退。該進的就進,該退的就退,該取的就取,該捨的就捨;要看清楚、要有智慧。要「觸事無心」,無心不礙有心用,有心用時亦無心。面對境界的時候,這一念心清楚明白,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做每件事都全心全意,隨緣盡分,事情完成之後,不居功、不諉過,心不起執著。這一念心像一面鏡子,漢來漢現,胡來胡現;事過境遷之後,心上不留一點痕跡,如雁過寒潭不留影。如《金剛經》所言:「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修了一切善法如同沒有修一樣,這一念心具足了般若智慧,才是真正的菩薩行者。 悟到了這個道理,佛法不離開世間法,運用佛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的精神,來成就世間上的一切功德,成就了功德又不執著功德,歸於無我、無人、無眾生,這念心始終安住正念、安住定慧,這是最重要的。 無求而求 求而無求 無所求,是指一切有關煩惱的事情不要去求。假使不了解這些道理,就會產生疑惑,覺得很矛盾,認為佛法告訴我們要修善法、度眾生、上求佛道,又告訴我們要無所求,究竟是有所求還是無所求? 修行求解脫,什麼都不要,什麼都放下,什麼都無所求。例如打坐的時候,什麼都不求,一下感覺身心都很平靜、很安詳、自在,無言勝有言,無求勝有求,就找到一個定點、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自己定慧就成就了。這個時候再運用自己的定慧,來成就一切世間上的功德、成就一切佛法,「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這就是菩薩行。 所以修行先養成無所求的習慣,把名利財色統統看破,看破了以後,我們的心平靜、寧靜了,得到定慧,得到解脫,這時不妨礙有求。有求就是要從因上去求,求自己時時刻刻起善念,不斷地精進,發大願心,修一切善、斷一切惡、度一切眾生。無求,這念心也是寧靜,有求時,這念心也是清淨;有求、無求都不離當念。無所求做到了,也不妨礙有所求,有所求又歸於無所求,這就是大乘的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