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75 期 |
|
本期主题:随缘作主生智慧 心无所求归自性 |
|
求而无求 真菩萨行──惟觉安公老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人生在世,求不到的事情很多,例如面对学业、事业怀抱很大的期望,当期望达不到时,就感苦。世间上的人求名、求利、求财、求色……什么都求;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有了十万想要一百万,有了一百万想要一千万,乃至有了财富还不算,希望要成家;成家还不算,希望买一栋房子;买一栋房子还不算,还希望买两栋、三栋……这些名利财色的追求,愈求愈烦恼,得不到自己希求的,苦就现前了。 随缘尽分 智慧清明 有些人不了解,认为既然求不得是苦,那干脆什么都不要了,对于人生种种产生放弃的想法,这样的观念也不正确。 佛法讲「种善因,得善果」,如果什么都不要了,没有在因中努力,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要的就要,不应该要的就不要。在正当的方向努力,因缘成熟了,不论是名、是利,是我们本分上应得的,就当仁不让。所谓「公事门中好修行」,本分应得的果报,是我们过去种的因,今生只要努力,自然而然就唾手可得,有了名、有了位,进一步广修善法,就可以做更多利益大众的事情。 行菩萨道,发愿建设道场、度化众生,这也是有所求,但求而无求。我们有了这个希望就去努力,做好多算好多,做了心不执着,就是求而无求。相反地,假使心中连希望都没有,就失去了行菩萨道的宗旨、方向。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却说自己没有说一句佛法;虽然如此,仍然席不暇暖,从东至西、从南到北,不断在宣说佛法。所以行菩萨道做了善事、说了佛法、度了众生、建了道场而不执着,并不是不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有所求;进一步,要上求佛道归于无所求,下化众生归于无所化。 自己静坐、用功,这是自利。想要普度众生,就要藉种种因缘,因缘和合方能成就万法。世间上的一切都是因缘,离开因缘自己也没办法修行、弘扬佛法。《华严经》云:「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随着世间上各种因缘,行菩萨行,不管善人、恶人都要度化,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无幽不照;但是不能随着因缘就落入世俗,那就堕落、染污了,所以还要做到「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随着种种因缘,这念心始终要保持如如不动、保持作主。 随顺因缘,知进知退。该进的就进,该退的就退,该取的就取,该舍的就舍;要看清楚、要有智慧。要「触事无心」,无心不碍有心用,有心用时亦无心。面对境界的时候,这一念心清楚明白,人在哪里,心在哪里,做每件事都全心全意,随缘尽分,事情完成之后,不居功、不诿过,心不起执着。这一念心像一面镜子,汉来汉现,胡来胡现;事过境迁之后,心上不留一点痕迹,如雁过寒潭不留影。如《金刚经》所言:「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了一切善法如同没有修一样,这一念心具足了般若智慧,才是真正的菩萨行者。 悟到了这个道理,佛法不离开世间法,运用佛法无我、无人、无众生的精神,来成就世间上的一切功德,成就了功德又不执着功德,归于无我、无人、无众生,这念心始终安住正念、安住定慧,这是最重要的。 无求而求 求而无求 无所求,是指一切有关烦恼的事情不要去求。假使不了解这些道理,就会产生疑惑,觉得很矛盾,认为佛法告诉我们要修善法、度众生、上求佛道,又告诉我们要无所求,究竟是有所求还是无所求? 修行求解脱,什么都不要,什么都放下,什么都无所求。例如打坐的时候,什么都不求,一下感觉身心都很平静、很安详、自在,无言胜有言,无求胜有求,就找到一个定点、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自己定慧就成就了。这个时候再运用自己的定慧,来成就一切世间上的功德、成就一切佛法,「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这就是菩萨行。 所以修行先养成无所求的习惯,把名利财色统统看破,看破了以后,我们的心平静、宁静了,得到定慧,得到解脱,这时不妨碍有求。有求就是要从因上去求,求自己时时刻刻起善念,不断地精进,发大愿心,修一切善、断一切恶、度一切众生。无求,这念心也是宁静,有求时,这念心也是清净;有求、无求都不离当念。无所求做到了,也不妨碍有所求,有所求又归于无所求,这就是大乘的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