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74 期 |
|
禅门探微 |
文╱编辑部 图╱传塔 永明延寿智觉禅师,宋代僧,余杭(浙江杭州)人,俗姓王,依翠岩参公披剃出家,后参法眼宗德韶禅师,承嗣其法。师禅净俱弘,为法眼宗之传人,亦被尊为净土宗之祖师。 向道心坚 习定得法 师自幼敬重佛法,二十岁时即不茹荤腥,每日仅食一餐,显示向道之决心。师天资聪颖,慧根深厚,持《法华经》能同时读七行,六十天便背诵完全,感得羊群跪听。二十八岁时为华亭镇将,见渔船后方鱼群垂死之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便悉数买下投江放生。而后,师依翠岩参公学习佛法,吴越文穆王知师志向,便准许出家,师遂于龙册寺翠岩禅师座下披剃,并受具足戒。自此粗衣淡饭,精进向道,于执劳作务间,身心俱忘,从无懈倦。 师后游方参学,于天台山天柱峰修习禅定,经九十日,有鸟雀筑巢于衣袍中。出定后,前往天台山参见德韶国师,国师深为器重,密授玄旨,并告师言:「汝与元帅有缘,他日大作佛事,惜吾不及见耳!」 永明妙旨 理事圆融 师初住雪窦山,学法之人荟集,上堂说法言:「雪窦这里,迅瀑千寻,不停纤粟;奇岩万仞,无立足处。汝等诸人向什么处进步?」时有僧问:「雪窦一径如何履践?」师答:「步步寒华结,言言彻底冰。」 建隆元年,忠懿王钱俶请师住持灵隐山新寺,翌年再请师住持永明寺,徒众达二千人,法席盛化,如遇参问请法,则扫荡执着,直指问处,令学人返究自心。 有僧问:「如何是永明妙旨?」师答:「更添香着。」僧言:「谢师指示。」师言:「且喜勿交涉。」并以偈示言:「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 问:「学人久在永明,为什么不会永明家风?」师答:「不会处会取。」僧再问:「不会处如何会?」师答:「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红尘。」 问:「成佛成祖亦出不得,六道轮回亦出不得,未审出个什么不得?」师答:「出汝问处不得。」 问:「承教有言,一切诸佛及佛法皆从此经出。如何是此经?」师答:「长时转不停,非义亦非声。」僧再问:「如何受持?」师答:「若欲受持者,应须用眼听。」 问:「如何是大圆镜?」师曰:「破砂盆。」 师博览群经,融会诸宗;禅净兼弘,事理无碍。常以著作寄言教化,曾集方等经六十部、西天东土圣贤之语三百家,「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而成《宗镜录》一百卷,以心宗要旨,融通天台、华严、法相宗之义理。 所着《万善同归集》则开宗明义言:「夫众善所归,皆宗实相。如空包纳,似地发生;是以但契一如,自含众德。然不动真际,万行常兴;不坏缘生,法界恒现……是以万法唯心,应须广行诸度,不可守愚空坐以滞真修。若欲万行齐兴,毕竟须依理事;理事无阂,其道在中。」并示唯心念佛:「佛实不来,心亦不去,感应道交,唯心自见。」 百八佛事 悲心无穷 师居永明道场十五载,度弟子一千七百人。开宝七年,入天台山度僧传戒约万余人,并常与七众受菩萨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诸生类,不可称算。六时散华供养,行道之余,诵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每日昼夜中间,共行一百零八件佛事,如《智觉禅师自行录》所载: 第一,一生随处常建法华堂,庄严净土。 第二,常昼夜六时,普为一切法界众生,代修法华忏。 第三,常修安养净业。所有毫善,悉皆念念普为一切法界有情,同回向往生。 第四,或时坐禅,普愿一切法界众生,同入禅智法明妙性。 第五,每夜上堂说法,普为十方禅众法界有情,同悟心宗一乘妙旨。 第六,每日常念妙法莲华经一部七卷逐品,上报四重深恩,下为一切法界二十五有含识,愿证二十五种三昧,垂形十界,同化有情。 第七,每日常诵般若心经八卷,普为法界八苦众生,离苦解脱。 第八,每日常读大方广佛华严净行品,依文发一百四十大愿,普令一切法界众生,见闻之中,皆得入道。 第九,常六时诵千手千眼大悲陀罗尼,普为一切法界众生,忏六根所造一切障。 第十,常六时诵加句佛顶尊胜陀罗尼,普为法界一切众生,忏六根所作一切罪。 开宝八年十二月,师示疾病,于二十六日辰时,焚香告众,跏趺而逝,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二,起塔于大慈山,太宗皇帝赐额曰「寿宁禅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