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73 期 |
|
本期主題:培福修慧,心為本 |
|
水能載舟 水能覆舟文/普雲精舍研經禪修班學員 傳水 俗諺云:「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生苦樂順逆交替,難免面臨時運不濟、坎坷艱難之時;而諦觀此心,更感受到心的苦樂無常。佛法教導我們,苦實非苦,樂實非樂,苦樂並非永恆不變的實體,而是虛妄不實的相對境界。境由心造,物隨心轉,所有煩惱皆由心生,若執著於一念煩惱,將受困於煩惱;一念放下,就能隨心自在。所以順境與逆境,成功與失敗,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寶鏡蒙塵 水能覆舟 近年來,由於新冠疫情肆虐,使世界各國人心惶惶,全人類的生命遭受極大的威脅。追本溯源,外面的天災、疫情等災難,都是由人心的煩惱與妄想招感而來。心中的貪、瞋、癡等煩惱就像是塵垢,使這念心寶鏡蒙塵,不僅無法彰顯本具的清淨智慧,還會招感種種不如意的苦果。 《地藏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過去,一般人認為大環境的事與己無關,天天追求物質享受,欲念熾盛。殊不知一個念頭就是一個果報,善因得善報,惡因感惡果。如今,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看到種種報導,更能體會佛陀所說的苦諦──人生如苦海,八苦交煎。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就是指我們的心水,成菩薩、成魔是這一念心;生淨土、到地獄也是這一念心。在社會中,人人本當相互依存,彼此合作;然而,有些人觀念錯誤,心中沒有善念、沒有正念,為了追求功利,人與人之間反而彼此障礙,互相利用,從而引發諸多糾紛與危難,這就是「水能覆舟」。 安住正念 水能載舟 正本清源之道,即是「止」。練習克制自己身、口、意的貪欲,不再追求物欲。所謂的「不貪」,並非什麼都不要,而是取用本分該得的,譬如每月的薪水是辛勤努力所得,屬於分內之財;相反地,巧取豪奪分外之財就是貪,即使得到了,將來也會從其他地方失去。 佛法云,因果通三世,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因此,希望得到富貴的果報,一定要從因上努力,多惜福、多修福,知足知福,知止能止,止惡從善,便能廣積福德資糧。若事業有所成就,乃至富貴、一帆風順,須知一切皆是眾緣和合,大眾互助合作,成就彼此的事業、功德,所以要知恩、感恩、報恩;如是思惟,心中有正念、智慧,知因識果,人生處處都是光明,就是「水能載舟」。 在疫情肆虐的此刻,更要反求諸己,去除心中的貪、瞋、癡三毒煩惱,積極斷惡修善、利益眾生,方能轉「疫」為「益」。如是落實修行、安住身心、站穩自己的腳步,並堅守防疫規定,相信就會有福報,於疫情中安然度過。體悟到這一念心,時時安住正念、善念,就是一條光明的路。依此而行,人生便能愈來愈有福報與智慧,身體也會愈來愈健康。 「道」就在我們當前這一念心中,就在日用舉手投足中。世事無常,人生苦短,一定要把握每分每秒精進修道,積極斷惡修善,人生就會充滿希望,愈走愈光明,無論到哪裡,都能消災免難,吉祥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