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72 期 |
|
科技與生活 |
文/普圓精舍中級禪修班學員、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 郭承翔(法聖)
一場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對產業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為適應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產業被迫調整策略方向,數位轉型成為必然趨勢。愈是提早進行數位轉型的企業,不但愈有面對疫情衝擊的能力,更能創造正面的效益。本文以台灣醫療業為例,分享資通訊科技為醫療帶來的轉型應用,以及後疫新常態的數位轉型布局。 建構「以人為本」的數位轉型核心 在疫情衝擊下,全球產業面臨嚴峻的考驗,位居第一線的醫療更是首當其衝,除了大量仰賴醫護人力與醫療系統外,零接觸醫療已成為後疫新常態,根據麥肯錫(McKinsey)報告指出,遠距醫療使用量比疫情爆發前提高38倍。面對疫情,讓台灣醫療體系有更多的新舊挑戰,從溝通方式、醫療行為、病患照護到醫療生態,皆產生相當大的變化與衝擊。而我們的確看到,有些醫療院所因提早布局數位轉型,透過數位科技迅速因應疫情危機。 在多家大型醫療體系導入數位轉型的經驗裡,成功的數位轉型是建構在「以人為本」的核心基礎上。以病患為主的檢測、監控等數據資訊流,透過私有雲即時溝通協作平台,可即時傳遞訊息,並能確保病患個資隱私;院內溝通與行政管理的巨量訊息流,透過系統串接與資安控管,更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在面對疫情的衝擊下,還能高效地維持營運與管理效果。 落實智慧醫療的創新應用 行動化的智慧醫療不但翻轉病患和醫生及醫院間的互動關係,也同時帶給醫療產業革命性的改變,以下說明醫療院所導入即時溝通協作平台的創新應用與情境: 1.院內行政管理行動即時化:由於平台與院內各系統串接,將每日近萬則醫療訊息、公告等即時化與行動化,有效提升醫療團隊溝通效能。據國內一大型醫院指出,導入後半年即減少18萬則簡訊發送量,過往院內以電話、簡訊的溝通模式逐漸被平台取代,截至目前已撙節70%的簡訊費用,大幅降低醫療維運成本。資訊主管更表示,使用後由於資料、訊息透明化,讓管理更發揮了力量。 2.串接HIS系統,病患處置更即時:透過協作平台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介面)串接HIS(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醫療資訊系統)(如下圖),改變過往定點照護與訊息被動接收的模式,系統主動推播細菌通報、腫瘤病理科通報及備血通報等,建構主動且即時的行動化協作平台,此為醫生們最肯定且認為最重要的應用。疫情期間更成立防疫監控管理團隊,串接發燒監控、住院監控等多項情報通知,透過單向通報或雙向訊息回覆,協助醫護快速判斷,給與病患最即時的照護。
3.「以病患為中心」的醫病即時互動:導入協作平台的院方還串接「床邊照護服務系統」,讓住院病患或家屬利用病房內的平板電腦與主治醫生或護理人員傳訊互動。醫生透過手機APP可立即回覆並做出處置,在防疫期間強化醫病的行動即時互動,同時減輕醫護量能。未來還可規劃利用視訊進行遠距關懷或問診等服務,進而建立一站式智慧醫療。 4.「跨科會診通報」有效縮減病患等候時間:當醫師透過手機APP傳送「跨科別會診通報」給需要會診科別的醫生,醫生收到訊息後,可儘速回應,會診後還能於平台上即時討論病患處置。院方表示,不僅改善過往繁瑣的跨科通報與行政流程,甚至大幅縮減病患25%的等待時間,掌握時效,提升醫治效果;此外,利用此平台進行的「急診會診通報」機制,還協助院方達到醫院評鑑中「重度級緊急會診需於30分鐘內提供照會」的準則。 5.整合通訊錄與交換機,平台化身行動分機:透過平台整合通訊錄,可於手機APP直接查找跨科別、跨分院甚至醫學院的人員,取代過往內網查找或打電話到護理站找人的方式;此外,整合數位交換機後,醫護人員的手機化身為行動分機,不但可以分機共震,還能電話轉接、多方通話,一鍵找到想聯絡的人。 6.私有雲封閉式架構,保障病患個資隱私:由於「資訊安全管理法」已納入醫院評鑑的評量準則,醫院對於病患的個資保護更加重視,病患個資、病歷與病情等資料的傳送與保存,都能在封閉式私有雲架構裡進行,讓病患資料管理更加安全有保障。 疫情催生智慧醫療新時代 在後疫情時代,數位轉型愈趨重要,對防疫第一線的醫療界更是刻不容緩。藉由即時訊息溝通與醫務流程線上與線下整合,打造一站式智慧行動醫療管理協作平台,突破空間與時間限制,提升醫院管理效能、強化醫療服務品質及降低醫療服務成本,同時提高醫療質量和資訊安全,成為醫療產業及長照體系的助力。 在因應疫情與環境的快速變革時,資通訊科技結合5G、大數據、物聯網、AI等成為醫療轉型的最強後盾,將有助於台灣醫療產業數位轉型,朝智慧醫療國家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