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本期主题:观无常,勤精进如救头燃








古德云:「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时不可待。」
生死事大,切莫等闲蹉跎光阴,
当善观无常,以悟为期,勤修福慧,
解脱生死,常住安乐。


三界火宅力奔离

文/中台男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二年级 星净法师


  出家前,一日在公司上班时,突然警铃乍响,听到刺耳又急促的铃声,自己与同事立即放下手边的工作,速往出口方向逃离。事后经消防人员检查,才知只是警报器误鸣,虚惊一场。

无常警钟应善察

  面对世事瞬息万变、人的生老病死苦反覆上演,无常警钟不断在身边响起,我们能否警觉生死的逼迫,而急求安身之所,或认为它是误报,而置若罔闻?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经中譬喻三界犹如火宅,世人却在火宅中沉溺玩乐,不觉处境险峻,亦不知勤求出离。古德亦云:「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间不容发。夫人平居燕处,罕以生死祸患为虑。一旦事出不测,方顿足扼腕而救之,终莫能济矣。」

  世人昧于无常之理,原因有二:一者,妄执世间一切万物为「常」,仗恃自己青春健康、富贵才智,便汲汲于功利、欲乐,而不知人命如风中烛,一息不来,即是来世。二者,对无常之理体悟不深,逆境时暂且能感受到世事无常,但顺境来时,却旋知旋忘。有人甚至曲解无常,认为「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殊不知因果丝毫不爽,享乐放逸的后果,自当承受。是故,唯有正念思惟无常迁灭之理,方能洞悉无常,进而发勇猛心,勤修善法,精进道业。

正观无常勤精进

  如何正观无常,发心向道?我们可静心思惟三种无常生灭之理:

  一者,外在的世界,无不经过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所谓沧海桑田,看似坚实的国土江山,实则危脆不堪,瞬间可能变得面目全非。若更详细观察,一切事物不断变异,是相似而相续的假相,如西方谚语所言:“One can never step into the same river twice”,人不能涉足同一条河两次,因为河虽看似同样,实则水流不停,早已不是第一次接触的河水。若能看透尘世的变幻无常,就能放下对五欲的执着,把握因缘,修善积福。

  二者,一切众生皆免不了经历生、老、病、死四个过程,如经云:「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无论是什么身分,在无常杀鬼面前,人人平等,无有幸免。所谓人命在呼吸间,转息即是来生,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无常老病,不与人期,将死之时,亦无可依怙。当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切莫等闲过日、兀兀度时。过去,许多祖师大德因生死心切,日夜精进不懈,故能很快入道、得解脱。修行人应当把握当下,在道业上努力勤修,方能真正离苦得乐。

  三者,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四相。我们的念头刹那生灭,然而多数人却无法察觉。从早到晚,都是活在念头的洪流中,念头一个接着一个,迁流不住,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我?进一步观察,外境的变迁,乃至众生造业受报,皆由这念心的生灭所招感而来。开山祖师曾说:「一个念头就感一世的果报。」这念心无法作主,就只能随业流转,我们岂能无所忧惧?故应勤修「观心无常」,并时时刻刻安住在当下不生不灭的清净心,才能迥脱尘劳,超越生死。

  《杂譬喻经》中记载,佛如良医,法如众药。佛能善用诸法,应病与药。而无常之法犹如妙药,善观无常,能治众生烦恼无明之病。行者但能系念无常,则懈怠心自然不起。当谨记岁月易逝、瞬息难保,心尘易壅、道业难成,故须孜孜不倦,志益日坚,念念尤切,勤行精进,方能奔离三界生死火宅,得究竟解脱安乐。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