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67 期 |
|
本期主題:善於安忍,處處是光明 |
|
依教觀心 圓滿人生
文/普田精舍大乘解行研經班學員 傳德 民國九十二年,在同修的邀約下來到精舍,想要一探禪修的奧妙,這個決定,成為我人生的轉捩點。當時,由於身兼多重角色,既是妻子,同時也身為母親及媳婦,一直沒有機會修行,而在聽同修分享修行的好處後,萌生了不妨一試的念頭,於是開啟了修行學佛之路。 反躬自省解心結 初初學佛,除了參加禪修班聽經聞法外,也參與精舍安排的出坡作務等活動,對我而言,這些都是全新的體驗。而聽聞住持法師開示祖師大德的公案,每每觸動傳德內心,每則公案都反映出自己心中打不開的結。 課後,透過反覆思惟,了解到痛苦的癥結,原來是過去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會不斷地觀察別人的反應,因而影響了自己的抉擇。又在這樣的境界中一味地強忍,凡事裹足不前,卻依然找不到適當的解決方法。於是心中煩惱不斷,夜不能寐,身體也因此發出了警訊。 住持法師在中級禪修班教授「羼提波羅蜜」時提到,忍有五個層次──伏忍、信忍、順忍、無生法忍、寂滅忍,聽後才終於了解到自己的忍,最多僅止於第一個層次,無怪乎內心的委屈及忿怒,始終得不到化解。幸好,佛法讓我明白如何正確地看待世間的萬事萬物,更教導我如何從因上努力耕耘,否則就像石頭壓草,無法斬草除根,遇緣又生煩惱。 於是,我開始依著佛法所教導的方法練習。如《達磨二入四行觀》云:「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明瞭今生受苦,是因為過去所造的惡業成熟了,就要甘心甘受;遇到困境思惟「報冤行」的道理,則心不隨境轉,生活自然無憂無慮。又如,修七周緣慈時,對一切有緣、無緣的眾生普皆回向,如此反覆思惟,用慈悲心轉化瞋恚心,心就能得到平靜。 練習一段時間後,當受到他人的刁難或遇事不順遂時,就不會急著反駁及懊惱,而是去了解問題癥結所在,設法排除及溝通,並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法。當自己放下心中的芥蒂及防衛時,心自然變得柔軟、開闊。 動中磨鍊增信心 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後,發現過去所在乎的事情,根本微不足道,於是更加把握每一次逆境帶給自己磨鍊的機會。生活中,不僅易怒的習氣漸漸改善,人際關係也更加融洽,因此增加了對佛法的信心。在法會發心出坡中,學習指導法師如何有效地安排坡務及執事,如何讓大眾互動協調,圓滿達成任務。將在精舍所學的佛法道理,運用於職場、家庭及生活當中,讓自己在待人處事上更加得心應手,人生也日趨圓滿。 感恩開山祖師創建中台、廣設精舍,讓傳德在這一生當中有因緣修行學佛,除了持續聽經聞法,在八識田中種下正知正見的種子,更要把握因緣在事上磨鍊。 「有佛法就有辦法」,佛法就像可以解開無明煩惱的程式,依著程式步步落實,便會發現佛法所言真實不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大善知識難遇,修行路上,雖然無法掌控外在的境界,但心念的淨化與提升取決於自己,要有信心,透過不斷地反省檢討,積極樂觀面對,任何境界都將成為自我成長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