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本期主题:常念知足 安隐无忧







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
心有所求,则为欲望所牵,终日攀缘驰逐,不得自在。
安住此心,则知一切现成,自能知足感恩,无入而不自得。


取舍有度 乐在自足

文/日本普东禅寺中级禅修班学员 法灯


  《佛说八大人觉经》云:「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知足常乐」乃是千古箴言,对我而言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佛法除了教导我要少欲知足,更要进一步学习菩萨以利他、度众生为业。

  有些人对物质总是取之无度,用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苦苦追寻,而有些人则可以取舍有度,从容达观。取舍有度并不是意味着对待生活、学习、工作得过且过,而是指对于永无休止的贪婪,有即时停止的魄力。物极必反,过度地贪婪索取,只会让人在欲望的沼泽中愈陷愈深而不自知,导致生活中出现诸多不如意,更甚者还会因为欲望失控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要做个知足的人,须先了解幸福快乐是来自心灵的富足。唐代诗人刘禹锡所着〈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作者先以山水起兴,借由赞美陋室抒写自己的志行高洁、安贫乐道。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是只要品德高尚、德行美好,往来之间都是饱学之士,抚琴读经、修身养性,不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又有何简陋之处呢?

  透过禅修课,从《佛说八大人觉经》、《金刚经》等佛教经典中学习到「少欲知足」的道理,也学习到在面对顺逆境界时,如果起了贪瞋痴等烦恼,要提醒自己「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一切事物皆是生灭、无常,因此对于外在的一切财色名利,都要看淡、放下。在生活中,该争取的要努力去争取,不该争取的就不去贪着、攀缘,也不强求。虽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习气,但我相信人人本具佛性,只要坚持上禅修课,在教授法师的引导下,建立正确的知见观念,并时时刻刻保持觉性存在,当觉察到心念有所偏差时,赶紧返照自心,也给自己多一点鼓励,相信只要精进不懈,努力坚持下去,总会如滴水穿石般,最终去心垢染,回复清净自性。

  少欲知足,让我保持心的安定与清明,能够从容面对日常的一切人事物,从取舍有度中体达平淡自足之乐。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