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64 期 |
|
本期主题:威仪具足 身心自在 |
|
具足威仪 自利利他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二年级 见罗法师 在《增壹阿含经》中,佛赞马胜比丘「威容端正,行步庠序」,是声闻中第一比丘。马胜比丘之威仪,据《佛本行集经》记载:「于其城中,次第乞食,威仪庠序,进止有方……巧摄诸根,安心视外,思惟诸法,正念直行。」如此之威仪,把佛法的体用一如,在日常行止间体现无遗,也因此摄受当时仍修习外道的舍利弗尊者,一见之下恭敬心油然而生,从此弃外道法随佛修行。 具足威仪 能令三宝不断 由此,自己深受启发,体悟为何经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能令三宝不断。」一、佛者,觉也。具足威仪是觉性的彰显,故能令佛宝不断。二、法者,正也。具足威仪必定正念摄心,故能令法宝不断。三、僧者,净也。具足威仪亦能清净自心,故能令僧宝不断。佛法有事有理,透过事相上的威仪,启发自性三宝不断绝,从而有清净之摄受力,使人对佛法生起信心,进一步迈向解脱之路。故知具足威仪是成就自利利他的重要关键。 春秋时期卫国的北宫文子,一次随卫襄公到楚国,见楚国令尹围的言行举止模仿国君,僭越臣子应有的礼仪,便对卫襄公说,其必有非分之思,虽可得志,但不能善终。《诗》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上位者要有威严的仪容,举止言谈要表现出恭敬谨慎,这是人民的法则。令尹围没有这样的威仪,人民就没有准则了。人民所不愿效法的人,却居于上位,就不能得善终。卫襄公问,何谓威仪?北宫文子回答:「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有威严令人敬畏,有仪态令人效仿,是为威仪。《诗经•大雅》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人与人之间相处,若能时时收摄自身,行持具足威仪,则不因「亲近生狎侮」而失去恭敬心。由此可知,具足良好的威仪,亦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环。 行住坐卧 收摄身心 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可以摄受众生;菩萨庄严肃穆,能启发众生善根;而孔子弟子子夏赞叹孔夫子之威仪──「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望之端庄,近之亲和,闻言严正;可见佛法与儒家皆重视威仪。如何成就威仪?佛法讲「四威仪」,凡修道之人,其身心不当放逸,若行、若住、若坐、若卧,皆应收摄其心,常依佛法正念如理而住。透过受持威仪法,收摄身心,制止散乱,不论顺境、逆境,不论快慢、动静,心都能在定中,不慌不乱,从中养成我们的行仪,自然而然能够更深一层地微密观照,心愈收摄,威仪愈显。 威仪,靠平时养成,起居动止皆应观照细行。日用中常存觉性,不向外攀缘,反观自照起心动念,六根无形中自然收摄,不失威仪。例如:行走时,觉察到自己开始匆忙,马上照住妄心,缓下脚步;眼光自然下视,耳根自然不黏着声尘;就座时,手、脚当各安其所,忍心不动,不托腮、不交脚;又于住、卧之时,合于规矩,不使心驰散、身放逸! 修行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工夫,无论动、静,皆要能让形之于身口的言行举止合乎规矩、威仪,做一分、觉性彰显一分。规规矩矩、正正当当,内外一如,身口意三业清净,自然而然产生度众之摄受力。然而要做到,需要靠长期养成。修行要成就,就是要下一番工夫,有真工夫才能了生死、度众生,真正达到身心自在,自利利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