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63 期 |
|
本期主题: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
|
一心顶戴喜受持
文/美国佛门寺住持 见穑法师 常常读到佛典故事中有佛弟子,不论出家、在家,因为虔敬闻佛说法,当下就「烦恼漏尽,得证圣果」或「得法眼净,身心泰然」,总觉得欣慕向往。仔细去观察体会,渐渐发现自己在学习佛法时,如果能具备以下三项:恭敬求法、一心闻法、受持行法,就如同在茫茫旅途有了卫星导航,时时得到指引,方向明确,便能够信心坚定,欢喜踏实地直趋宝所,一生受用无尽。 恭敬求法 伏慢受化 学习佛法首要具足恭敬心。古德言:「慢如高山,法水不住」,将心中满满的我执烦恼降伏下来,把慢心、疑心都空掉,方能纳受教法。如果心中充斥着自以为是、先入为主的想法,即使听到最殊胜的道理,也无法明白其中的真义。因此在课程或法会进行之前,先顶礼问讯合掌,并且诵念「开经偈」作难遭遇想,今生得闻佛法当善自珍惜。如此「敬生于心,恭为敬貌」才能与法相应。同时,要省察自己的因地心是否清净?《瑜珈师地论》中提到菩萨求法「专为求善,非显己德,为欲安立自他善根」,清净的因地心即是菩提心,是为了体解大道、自觉觉他而求法学法,非只为充实个人学识。 过去在佛学院研究所就读时,一度觉得课程艰难,很想放弃。听闻教授法师苦口婆心劝导:「学习大乘法门,最重要的是发大乘心,也就是大慈悲心。」突然醒悟学习佛法因心清净的重要。当依开山祖师开示的三种「善」:真空善、假观善、中道实相善,检视自己闻法的因心是否符合「善」的标准,始终立足觉性。如此「因地心,果地觉」,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就迷失退转。 一心闻法 思惟内化 除了求法的心,听经闻法时最重要的是保持专注。《佛说无常经》云:「佛法如甘露,除热得清凉,一心应善听,能灭诸烦恼。」佛法道理能使我们除去心中热恼,关键在于「一心」,也就是闻法时专心致志,依教观心,正念思惟,内化为自己的知见。对于没听过的名相、道理,先从文字般若去熟悉,把定义了解清楚。对于已经听过的则不断重虑缘真,起观照般若,向内返照,反省自己的作为是否如佛所教。佛法甚深微妙,例如因缘果报、缘起性空等道理,即使听了很多遍,每次认真听,就会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受持行法 落实深化 佛经中,常见佛为大众说法完毕时,「一切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显示听经闻法与落实修行的密切关系。王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真知道必须也要做得到,解行并重。所以佛弟子「顶戴奉行」,敬信忆持教理,于身口意落实,深化修行。 当我们有佛法为依靠,心中就有安定的力量,面对无常变化的外境时,能坚住正念,随顺觉性,时时记得在正确的因上努力,这种心境明朗的喜悦,唯有闻法修行方能体会。《法华经》中有一则譬喻:天降甘霖于大地,雨水滴落在山林旷野、丘陵谷川、花草树木之上。雨水是平等落下,无有拣择,只因万物形类各异,所得水分便随之而有差别。佛法如同平等雨露,随众生根器及领悟、奉行程度不同而各得润泽,不论多少,皆得受益。在海外精舍发心,见证了佛法润泽群生的殊胜,不分种族肤色、语言文化,凡有心者,有缘至道场求法、闻法、行法,皆得法益。 今生有幸得遇开山祖师,得闻正法,发愿生生世世,一心顶戴,欢喜受持,以报答深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