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61 期 |
|
禅门探微 |
文╱编辑部 图╱传塔 丹霞天然禅师,唐代僧人,石头希迁和尚之法嗣。师少年时原本学习儒家经典,深明唐代官立的九种经典;因遇到一位僧人的启发,乃转而学习佛法。丹霞禅师到南岳参礼石头和尚,于其门下服事二三年,得和尚为其剃度,立名天然。后来于岳寺希律师受具足戒。曾参礼马祖禅师、南阳忠国师、径山国一禅师。师于南阳(今河南南阳)丹霞山开堂弘法,因此人称丹霞禅师。 石头剃度 立名天然 丹霞天然禅师未出家前,曾与庞居士一同前往京城应科举考试,在寄宿旅舍时,忽一夜梦见日光满室,有善占相的人说:「此是悟解空性之祥兆。」后来,在路途中遇到一位行脚僧,僧人问:「大德去何处?」丹霞禅师回答:「求选官去。」僧人说:「可惜如此工夫,何不选佛去?」丹霞禅师说:「佛当到何处选?」那位僧人说:「江西马祖禅师现在住世说法,悟道者不可胜记,是真选佛之处。大德可以前去参礼。」 丹霞禅师与庞居士二人宿世根机猛利,前来参礼马祖禅师时,礼拜过后,马祖禅师说:「这汉来作什么?」师除下头巾,马祖禅师观察机缘而笑说:「你的师父是石头和尚。」师说:「若是如此,请指示石头和尚所在处。」马祖禅师曰:「从这里到南岳七百里,希迁长老在石头,你去那里出家。」(希迁禅师在衡岳南寺东边的石台上结庵而居,时人称为「石头和尚」。) 师当日便出发前去参礼石头和尚。和尚问:「从什么处来?」师回答:「某处来。」和尚说:「来作什么?」师如前一样应对,和尚便点头说:「到槽厂(寺中做杂役处)去。」师于是入行者(依住寺中尚未剃度之修行人)房,担任大寮杂役。经过二三年,石头和尚欲为落发,前一夜年少行者会参时,和尚说:「佛殿前一搭草,明日早粥后铲除。」第二天一早,诸年少行者各个持锹鑺准备除草,唯有丹霞禅师独持刀、水,以水洗头后,于和尚面前跪拜。和尚笑而为他落发剃度。师头顶上如峰突起,和尚按一按说:「天然矣。」落发既毕,师礼谢剃度兼谢赐名,和尚说:「我赐你何名?」师回答:「和尚岂不是说『天然』么?」石头和尚觉得师甚奇特,于是为他略说法要,师便掩耳说:「太多了。」和尚说:「你试作用看。」师遂骑于圣僧像头上,和尚说:「这阿师!他日后打破泥龛塑像去。」古雪哲禅师论此公案云:「你道丹霞见什么道理便掩耳而出,莫是拨无因果么?且喜没交涉。须知此事贵在英灵特达之士,向未举已前荐得。自然如水投水,似空合空,不落理路窠臼,不被知解纠缠……须知本来无事,本来现成,本来平等,本来解脱。只因迷头认影,遂至向外驰求。所以道演若达多失却头,狂心歇却即无事。」 后来,丹霞禅师从岳寺希律师受具足戒。受戒之后,再参礼马祖禅师。马祖禅师问:「从什么处来?」丹霞禅师回答:「从石头来。」马祖禅师说:「石头路滑,有没有滑倒?」丹霞禅师回答:「若滑倒即不来此。」马祖禅师觉得师甚奇特。丹霞禅师后来云游四方,于天台山华顶峰居住三年,又至余杭参礼径山国一禅师;元和初年上龙门香山,与伏牛禅师成为莫逆之交。 丹霞禅师至洛阳,参礼南阳忠国师。第一次,见侍者便问:「和尚还在么?」侍者回答:「在,只是不见客。」师说:「太深远生!」侍者说:「佛眼也看不见。」师说:「龙生龙子,凤生凤儿。」侍者后来向国师说,国师便打侍者二十棒赶出。师听闻此事,说:「不愧为南阳国师。」明日,再前往参礼拜谒。见到国师,便展坐具。国师说:「不用不用。」师退后,国师说:「如是如是。」师却进前,国师说:「不是不是。」师绕国师一匝便出去。国师说:「去圣时遥,人多懈怠。三十年后,觅此汉也难得。」沩山禅师云:「丹霞可谓怀藏至宝,遇智者乃增辉。国师鸿门大启,登堂入室须是奇人。」 师于惠林寺,遇天寒,焚烧木佛以御寒,院主见了呵斥他,师说:「吾荼毗,觅舍利。」院主说:「木头有何舍利?」师说:「若如此,为何责备我?」院主向前,眉毛一时堕落。有人以此问真觉大师:「丹霞烧木佛,上座有何过?」真觉大师说:「上座只见佛。」进而又问:「丹霞又如何?」真觉大师说:「丹霞烧木头。」 丹霞禅师曾作〈翫珠吟〉:「识得衣中宝,无明醉自惺。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知境浑非体,寻珠不见形。悟即三身佛,迷疑万卷经……演教非为教,闻名不认名。二边俱不立,中道不须行。见月休看指,归家罢问程。识心岂测佛,何佛更堪成?」 元和三年(公元808),丹霞禅师有一日在洛阳天津桥上横卧。正好驻守大臣郑公出外巡视,随行者看到便加以呵斥,丹霞禅师亦不起身,有官员问师原因,师仰望并徐徐地说:「无事僧。」郑公视其言行不凡,为有道之人,于是供养一束绢帛及两套衣,并每日供养米、面。洛阳城一带的人,都随而归向崇信。 丹霞开堂 青山渌水不相似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春,丹霞禅师对门人说:「吾思归隐山林。」当时,门人令齐静于是在邓州(今河南邓州)南阳丹霞山择地建庵以奉事。三年之间,来参学者达三百人。大众云集,遂建成大院。 师初开堂时,有人问:「如何语话即得不堕门风?」师说:「一任语话,即不堕门风。」僧说:「便请和尚语话。」师说:「青山渌水不相似。」 师上堂曰:「阿尔浑家切须保护一灵之物,不是尔造作名貌得,更说什么荐与不荐?吾往日见石头和尚,亦只教切须自保护。此事不是尔谭话得。阿尔浑家各有一坐具地,更疑什么?禅可是尔解底物,岂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闻。阿尔自看,善巧方便、慈悲喜舍,不从外得,不着方寸。善巧是文殊、方便是普贤,尔更拟趁逐什么物?不用经、不落空去。今时学者纷纷扰扰,皆是参禅问道。吾此间无道可修,无法可证。一饮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虑,在在处处有恁么底,若识得,释迦即者凡夫是。阿尔须自看取,莫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夜里暗,双陆赛彩,若为生?无事珍重。」 有一位禅师从远方来问道,山下遇见丹霞禅师,于是问:「丹霞山在什么处?」丹霞禅师指山说:「青青黤黤底是。」那位禅师说:「莫只这个便是否?」丹霞禅师说:「真师子儿,一拨便转。」 丹霞禅师勘验僧人:「什么处来?」僧人回答:「山下来。」师又问:「吃饭也未?」回答说:「吃饭了。」师说:「拿饭给你吃的人,还具眼也无?」僧人无法回答。有人以此语问沩山禅师,沩山禅师说:「有。」进而问:「眼在什么处?」沩山禅师说:「眼在顶上。」又有人以此语问洞山禅师,洞山禅师说:「若不是沩山,争解与么道?」僧便问:「如何是在顶上的眼?」洞山禅师说:「不昧向上。」 真歇清了禅师参礼丹霞禅师。丹霞禅师问:「如何是空劫以前自己?」清了禅师正准备答话,丹霞禅师就说:「你闹在,且去。」一日,清了禅师登钵盂峰,豁然契悟,归来向丹霞禅师说。丹霞禅师与一掌说:「将谓你知有。」清了禅师便礼拜。 戴笠持杖 垂一足示寂 师于长庆三年(公元823)癸卯岁六月二十三日,告诉门人备热水,沐浴完说:「吾将行矣。」于是戴上笠子、手持杖、脚穿鞋,垂一足尚未至地即化去,世寿八十六。敕諡智通禅师,塔号妙觉,膳部员外郎刘轲撰碑文记述其德行。师有〈孤寂吟〉、〈骊龙珠吟〉、〈弄珠吟〉、〈如意颂〉等传世。 师法嗣有七人,据《传法正宗记》卷第七记载,为京兆翠微无学、丹霞义安、吉州性空、本童和尚、米仓和尚、扬州六合大隐、丹霞慧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