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61 期 |
|
本期主题:谛观无我 解脱自在 |
|
生命因佛法而宽广
文/普思精舍大乘解行研经班学员 传恩 在接触佛法之前,遇到各种境界,习惯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去处理。当境界顺己意时,则心生欢喜,产生贪爱、执着;不顺己意时,则起瞋恼心,造种种恶业,生命就在「惑、业、苦」中不断轮转,无有片刻歇息。 后来,透过朋友的介绍,到精舍上禅修班,听闻开示,法师慈悲细心地说明静坐要领、传授各种对治烦恼的法门,点点滴滴都是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觉察、观照心念,落实佛法。随着循序渐进地薰修,体会到学习佛法的好。 由于家庭因素提前退休离开职场,也因此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在精舍发心、学习。然而,初初开始,每当在发心过程中起烦恼时,总认为自己没被体谅,甚至认为在家也没有这么多烦恼。但在师父慈悲包容、不厌其烦地指导下,练习在生起烦恼心或欢喜心时,静坐思惟师父上课开示的各种法门,不断地反观自心、觉察念头,坦然面对自己心的状态,并不断地问自己: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渐渐明白,所有的烦恼都不是别人给的,皆是由自己的贪瞋痴、执着所产生。 觉察到自己因执着而受苦,于是提醒自己:为免生死轮回之苦,平日一定要做定课、静坐,并时时觉察、觉照,看看自己觉察烦恼的时间是否缩短、起烦恼的程度是否减弱、次数是否减少。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承担、用心,但不要执着。渐渐明白过去习以为常、误认为真实的感受,都是虚妄不实,并不值得耽溺、执着。借由转念思惟,体会到只要有佛法就有办法;佛法是灵活的、活泼的、积极正向的。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法都是仗因托缘而生,因缘而生,因缘而灭,虚幻不实。既然如此,为何要执着这些生灭虚幻的假相?修行学佛,最终目的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要达到这个目的,平时就要在因地上努力:于内,时时用戒行来规范自己、反省自己,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于外,在生活中落实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广结善缘。 自己的人生,因佛法而更加宽广,心因佛法而有所依归。知恩、感恩、报恩中,更时时提醒自己,要一步一脚印坚持下去。祈愿尽己之力,劝发他人也来听经闻法,将佛法的真实道理跟大众分享,让更多人也能够明白生命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