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以方便利眾生
文/見應法師
宋朝可遵禪師云:「禪庭誰立石龍頭,龍口湯泉沸不休,直待眾生塵垢盡,我方清冷混常流。」這首詩道盡菩薩不辭勞苦、恆以眾生為先的深心悲願。而佛法中,最令人受用的法要之一,便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的「恆順眾生」。
澆瓜之惠結善緣
如果能從利他的角度,以對方的立場考量,許多事或許就有不同的結果。西漢劉向所著《新序‧雜事四》提到:古時梁國與楚國為鄰,百姓都種瓜,楚國人疏於澆灌,瓜又醜又小;梁國人則勤於澆灌除草,果實遠遠超過楚國。楚國人起惡心,趁著夜黑偷偷把梁國的瓜藤拔斷。隔天,梁國人看到瓜果全都焦乾枯死,向梁國縣令宋就報告,希望以牙還牙。但宋就卻平靜地說:「冤冤相報何時了,這就是災禍的由來啊!如果是我,會要你們趁著夜晚,暗中為對方的瓜田澆水。」梁國人依照縣令的方法去做。楚國人發現自己的瓜愈來愈飽滿甜美,察知是梁國人暗中澆水;於是楚國縣令稟報楚王,楚王聽後大為慚愧:自己的百姓破壞他人瓜田,對方反而為他們澆灌瓜田!所以馬上備了重禮,向梁王表示交好,並時時向人稱揚此事。一場國家之爭,就在宋就利他的智慧當中,轉危為安,使二國交好。可見無私無我、恆思利他,即無紛擾。每件事若能念念是善念,以無我為出發點,必能福慧雙修,廣結善緣。
慈悲喜捨恆利他
如何在生活中落實「恆順眾生,利他即自利」?可由三方面著手,一、平等心,二、無我心,三、耐心。以此三心作為履踐的方向。
一、平等心:要以平等心來恆順一切眾生,去除人我之間的對立與分別執著。因為吾人與眾生本來沒有冤親之分,只是由於一念分別,乃至於善緣變成惡緣。所以必須心不起分別揀擇,平等視眾生;若因是熟人我就幫助他,不熟的人就不護念他,如此便稱不上是恆順「一切眾生」了。
二、無我心:可由三方面來落實。
(一)放下自我優先的思考──我們常口說菩薩道,卻在眾生需要時不願伸出援手,用種種藉口,假託太忙或「應該有人會幫忙他」……為由搪塞,這還是出於「我執」作崇。放下自我優先,就能在利他中去除我執、成就自利。
(二)以他人所需為考量──幫助別人時,是以慈悲真誠為出發點。故應以對方的立場來思考,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來發心,才能真正契合因緣,因勢利導眾生。
(三)做了以後不執著──我們常在幫助眾生後希求回饋、計較得失,無法脫離「我執」、「我愛」的煩惱。因此應時時練習付出不求回報,沒有「我相」存在,感召的法界才會圓融無礙,回饋也會不求自來。煩惱銷融,本具的清淨心才能現前;因為無我,就沒有相對的紛爭、對立等雜染之念。
三、耐心:要時時思惟眾生就是未來佛,供養眾生就是供養未來十方諸佛。能夠如此思惟,持之以恆,耐心地一次次付出,菩薩行才能一步步向前邁進。在生活中落實履踐,便是在重慮緣真正確知見,也才可洗滌久遠劫來厚重的我執塵垢。
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平時要具足信心,以恆順眾生的願力不斷去實踐,熟練到像穿衣吃飯一樣自然,六根對六塵時,覺照力時時現前。這時心當中才能平等無我,也表示自己的菩薩行逐漸禁得起考驗。動靜中皆恆思利他,以自他不二來檢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能如此踏實,佛階決定可成。因為「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視眾生如視佛在眼前,恆順眾生必定做起來自然,不假絲毫勉強,最終能成就佛果的福慧莊嚴!